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青茶語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為什麼有的人學語言比較快?

青茶語
·
·

相信這個問題在每個學習語言的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浮現過,有時候並不是不想去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是很容易就被一個「常規」的字眼給帶過: 天分。 然後就默默的接受自己在學習語言上「先天條件」不足,“比別人更努力”的想法就因此油然而生。又或者既然輸在起跑點,就乾脆不跑了,直接換「跑道」。其實這是很可惜的,畢竟我們都有能力學會母語,但是學習第二外語的經驗往往來自外界給予的既定觀念,久而久之根深蒂固的觀念,變得難以自拔,更在後知後覺間用錯學習方法,輕則浪費金錢,重則浪費青春歲月。青茶在往後的學習過程中,漸漸意會到「天分」說是個假議題,太多的例證與反證可以讓此說變得支離破碎。天分,這兩個字在你成功學習一門語言的因素裡面,佔的比例其實不高。母語就是最好的證明,又有什麼能夠解釋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自己的母語?

說到底 「學習語言靠的是本能,而不是天分。

好幾年前留學期間,認識了母語同為中文的女同學,當時班級為數不多,班上很多都是國際學生,大多到校不到一年,有的甚至剛抵達,大家幾乎都為了能夠上當地的高中,而努力將英語學習好。當時老師一直告誡我們,如果要查字典,就用英英字典,正值青少年的我,哪懂什麼「語學觀念」。旁邊的同學立馬湊上來咬耳朵:「英文都讀不好了,何況用英文讀英文」。我下意識使了個英雄所見略同的眼神,順便比了一個讚回應他,現在想想有點無知,不過這也沒辦法,當時對於語言學習所知甚少。

後來跟這名女同學及國際學生相處期間,漸漸我發現,比起其他人,女同學的英文能力表達很好,印象中她總能讓對話流暢進行(好幾年前的事,記憶有點模糊),雖然並非所有字眼都可以對答如流,但也無傷大雅。反觀我自己,學習語言的方式比較偏向留學前國內學校帶給我的觀念: 「讀文法、背單字、大量閱讀」。現在看來,當時其實只要做一件事就好了,畢竟人都在國外了,就是「開口說」


跟女同學往來久後,漸漸我發現她花在讀英文這件事上,比我想像的少很多。這又更讓我納悶了,我的學習時間不亞於她,為什麼我們兩個在母語人士面前,她總能侃侃而談,我卻「話在心裡,口難開」,相較之下,我當時讀英文的時間雖不致於懸梁刺骨,但肯定比她多很多。恐怖的是,我和她的差距,卻沒有隨著時間趨近同一水平。她每天過的「非常開心」,而我總讀的苦哈哈。 但對語學觀念全無概念的我,只得相信照以往出國前,學校教導的這樣讀下去,總會進步。

故事的結尾是什麼呢?她的英文表達能力越來越好,而我,還是有所進步,學會了很多單字,也懂了許多文法,但講不太好,時常也聽不懂,值得欣慰的是,做題目我有稍微比較厲害,但寫文章就沒那麼得意了。

很多語言學習者,大概都有這種經驗,明明在語言下的功夫不會比別人少,為什麼成效連預期的一半都不到,學習方法與成效的關係變的難以捉摸,到底要不要用功都成了一個問題。關於這點,有興趣的讀友,可以參考「語言是一項技能,不是知識的學習。」可以看出有些端倪。

後來,這位女同學的學習現象,在我心裡塵封了很久,輾轉過了許多年,因緣際會碰到了一個答案,但在那之前我走過的彎路都可以畫地圖了.....(心酸啊)

那就是,學語言重點在於「聽」,特別是初學。

每個人在跟他人交談時,都是用聲音在做溝通,不管什麼語言(不含肢體語言和手語),都是透過發出該語言的特別聲音,與他人交流。仔細想想,與他人談話時,腦中不太可能在發音的同時,一字一句的浮現文字,大多是透過聲音間的差異擷取意思。

聲音間不同的變化,造就出意思。

但很可惜的是,許多語言的學習者,在初學時購買了許多書面教材,隨著老師上課,學會了發音,開始接觸大量單字和句子,慢慢熟習各種發音,然後突然間就覺得,只要有文字、音標就會發音了,結果可能忽略了一件事,就是他們並沒有真正去注意到母語人士是怎麼發音的,甚至進而下意識會產生一種是錯覺:教材上的文字,是會發出聲音的。


這到底是什麼現象,想想我們在學母語時,其實一開始都是接觸聲音,藉由爸媽教導我們,如何說話發音,慢慢的培養對這個語言的音感。可是在學第二外語時,我們卻往往先從書籍入手,學習音標發音,並沒有一開始就去仔細聆聽,母語人士是怎麼樣發音的,在這個前提之下,閱讀的教材越多,做的題目越多,就下意識的覺得文字, 其實是會發出聲音的。也因為太依賴文字的關係,心想只要看到文字和音標,就會發音了,並不太需要知道母語人士是怎麼發音。加上受到來自傳統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英文科目化」的氛圍,合理化了「以讀書、筆記、畫重點的形式處理英文」的這件事,就很容易認為將其他科目的學習方式,套用在學習語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結果,有形的文字受到重視,忽略聲音是語言的本質,而文字不過是聲音的代號。

另外,我們在大量閱讀的情況下,容易被有形的文字給限制住,在普遍的學校教育裡,接觸到大量的「讀」跟「寫」,文字和音標成為固定發音的符號,然而真正母語人士的發音有時往往與音標拼湊出的發音,有些許出入,甚至因母語人士來自區域的不同,道地的發音恐非音標可模擬的。

又或者因為聚焦文字過度,往往忘記了「聽」這件事情

如果聽力一直都停滯不前,我建議要回歸本質 ,初學語言就是在記憶聲音,早年學校教育並不普及時,識字率是非常低的 ,很多人大概會講中文,但是不會認字,道理就在這邊 。更不要說我們會講台語,可是不會寫, 因為從小到大我們都是跟著爸爸媽媽在學習台語,偶爾看看鄉土劇,但是你會發現從來就沒有學習讀寫台語這件事。

初學一門語言的核心,就是「要辨識在這門語言範圍內獨特的聲音」

聲音本來在大腦裡面,傳輸速度要比文字快很多,換言之,聲音在大腦裡面會比文字來得更容易記憶,來做個簡單的小實驗。小的時很多人都有背過一些文學名著 ,如果我現在唸: 白日依山盡,並接著要求你把剩下的詩很快就唸完,其實根本小菜一碟,但是你唸完後,有發現腦中有同時浮現文字嗎? (延伸閱讀: 語言學習:會「讀」就會「說」嗎?)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你小的時候有背誦過這首詩,聲音的記憶會比文字的記憶來得牢且快速 ,小的時候是經常以複誦形式背句子,不斷重複,以至於整首詩的聲音被記在腦袋裡,而且比文字記得還久,甚至一輩子。所以,初學一門語言時,絕對要在聲音上下很多的功夫,不斷反覆反覆地去聽,型塑聲音的記憶,有一天你會對這個語言的聲音越來越敏感。 另外,我知道有很多的學習者,在學習一門語言的時候,看到大量的文字,馬上就哈欠連連,所以初學時,從聲音開始著手,絕對會比一開始閱讀大量的文字還要來得有趣。

另外,早年的時候 ,學校教育不是那麼普及,有所謂的文盲,這其實就解釋了一個現象: 「你會讀,不代表你會聽 ,可是你會聽,往往有可能你就會說」。 這裡指的聽,並不是聽力測驗的聽,兩者到底有什麼差異呢? 礙於篇幅,之後再向大家分享。

在這裡要跟大家闡述一個觀念 ,我相信很多人已經知道了,就是語言考試成績好,並不代表語言能力,可是反過來說 ,語言能力好,語言考試成績就一定會好 。所以,在初學一門語言,切勿一直把焦點放在文字上,因為當文字成了焦點, 大腦內並沒有關於這個語言,太多的聲音記憶,所以自然地,在使用這個語言跟他人交談時,就難以聽懂別人在講什麼。背單字也是一樣,藉由重複,單字的發音被強硬地連接中文意思 ,而不是藉由五感接收的資訊來連結,其實到頭來你還是在學中文而已。

不過,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跟某人聊英文的時候,他講了一個單字,你要求他解釋,但他用英文解釋到最後,你懂了,但找不到適當的中文去做解釋,我覺得這個時候,就不要再找中文了,直接以這個英文解釋的概念去記憶這個單字 ,會比較趨近自然習得(類似學母語)的方法,你藉由文意或情境的上下文來去記憶一個單字,會比你單單去記憶中文意思,還要來得有效且牢固,因為你是透過五感學習。當然 馬上知道中文意思,可以秒懂,可是這樣子,你往往記的還是中文。

最後,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學語言就是特別快?」因為他們都是用聲音在學習語言,聲音在大腦裡面,傳輸的速度,絕對會比文字快好幾倍 ,所以當你初學一門語言的時候 ,要首先捨棄掉仰賴文字的學習方式,如此,你會發現這樣的學習方式速度快很多,而且CP值超高的,為什麼?

「聽」這件事情可以在你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可以邊聽邊做。反過來說,藉由文字的學習方式,就必須「坐鎮」在書桌前面,耗費一兩個小時,全神貫注在學習上。可是聲音就不同了,當你在跟他人交談時,你就是在學習,況且跟他人交談的時候,更有趣,話題多元,又可以跟朋友培養感情。甚至可以找一些已經看過影片的聲音檔,利用做事的同時,邊做邊聽,一舉兩得。這樣做的效果,絕對會比你想像中還來得大,所謂CP值高就是在這裡,有機會再為大家分享這個部分。

習慣用聲音來學習語言的人,其實在短時間內,藉由交談或純粹收聽可以一次接收大量的英文句子,換言之,他們藉由聽或是跟他人交談,無時無刻都在學習,反觀是那些習慣用文字學習語言的人,非得坐在書桌前 花個一兩個小時來學習,比起那些無時無刻用聲音在學習的人,還要慢很多。

Youtube: 青茶語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