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反駁的技術》你是高梯度還是低梯度?

閱讀筆耕
·
·
IPFS
·
以為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吵架」的書⋯⋯整體看下來,其實不然;除了「What you think」也更看重「How you think」,讓我們架穩梯子,一齊爬得高一點。

作者:納森.宇天達爾(Nathan Uyttendaele)
譯者:陳映竹
繪者:雅德俐娜.庫瑪珈諾娃(Adelina Kulmakhanova)
出版社:時報出版

《優雅反駁的技術》

優雅反駁的技術》是一本短小精煉的書,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的出版,為「改善溝通品質」一事盡份心力。上半部介紹「格雷厄姆之靶」,依序(由外而內)討論每個環;下半部列舉七種常見的溝通雜訊。



■ 格雷厄姆之靶

這個靶起源自 2008 年 3 月,電腦科學家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在他的部落格發表一篇名為「How to Disagree」的文章。他根據金字塔的層次結構,對表達不同意見的各種方式(依使用頻率高低)劃分了層級,俏皮的網友把它翻譯做「嘴砲金字塔」。

由於形狀的呈現會讓人以為下層是支撐上層的基礎,陸續有人提出改良,用靶的形式來呈現就是其中一種現代化改造。

格雷厄姆之靶|圖片來源:《優雅反駁的技術》書中插圖


■ 高梯度 vs 低梯度

似乎和不久前聽到《All-In-Podcast》中 Tim Urban 的演說有異曲同工,他剖析一場(政治)討論究竟出了什麼問題?認為癥結點都推給左右——意見光譜的兩端——壓根兒是劃錯重點。應當在原先只關注「What you think」的情境下(X軸),新增一道「How you think」的軸面(Y軸)

高梯度 vs 低梯度|圖片來源:《All-In-Podcast》

而「How you think」又可以簡單分為高梯度(High rungs)與低梯度(Low rungs),正好呼應書中那張「感謝你針對這個主題跟我討論」流程圖。

在高梯度討論中,儘管雙方立場不一樣,但他們願意遵守共同的規則,以達到「追求真相」的共同目標。好像在組裝樂高積木,過程中如果發現我方論證有錯,樂於拔除這塊材料,能接受對手在某個點確實有理,然後取用,修正自己的構建。

而在低梯度的世界,這時應該不能稱之為「討論」了,變成「說教」各自表述。把主張當成一種不可割捨的寶貝,彷彿是聖潔無瑕的嬰兒似的,陣營(triple)比原則(principal)重要。更白話說,就是「以人廢言」或「以人舉言」吧!

triple vs principal|圖片來源:《All-In-Podcast》


初時見到書名,會以為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吵架」的書,畢竟「反駁」一詞太吸睛,在我心裡激起好大一陣漣漪。整體看下來,倒是改觀,給我的感覺是偏向在科普一套好的「議事規則」,有哪些 DOs 和 DON’Ts

除了「What you think」也更看重「How you think」,讓我們架穩梯子,一齊爬得高一點。



閱讀筆耕的簽名檔
🌱 加入中書神經系統圍爐 👇
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TwitterLiker SocialMattersMediumvocus 】
🌱 我的教學文與邀請連結 👇
≣ 註冊 noise.cash一起成為「噪咖」體驗社交金融
≣ 註冊 Presearch |一舉三得的 search to earn 使用心得
≣ 註冊 MEXC抹茶交易所走跳,兌現 OSMO 與擼羊毛
≣ 註冊 Potato從 Potato Media 學到三件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卡片盒筆記 ze3|如何處理「引述」,讓永久筆記真正幫助知識內化?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1|貝佐斯談工作生產力、「中文 YT 第一人」李子柒回來了!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作者、譯者、編輯、出版社上上下下全是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