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就像是在和陌生人进行一场漫长的聊天

老柚子
·
·
IPFS
写作很容易就变成了自言自语,变成了忽视读者感受的单向的输出。这样写出来的内容,能否顺利阅读下去都是存疑的。内容的价值再高,如果没有人可以读下去、发现它,也就没有意义了。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尬聊”的经历。比如被迫参加集体活动,过程中,忽然大家都去上厕所了,只留下你和第一次见面的某人坐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我常常盯着对面墙壁五分钟,才强行说出,今天很开心啊,这样的话。


最早是在青春期的时候,发现我有这样的“聊天障碍”。面对女同学,注意力会完全被对方的外貌和眼神吸引,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现在,我也只是能够做到平平淡淡地和对面说话。而有些人却能够主导聊天走向,不露痕迹地,这是我无法拥有的才能。


写作其实和这个情况很类似,毕竟写作本质上也是在和人交流。尽管在写作的当下,并没有人坐在对面。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有一种误解,以为写作就是自我表达,就是把脑袋里的东西倒出来。当然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即便写的是日记,也有一个未来的自己作为读者。写作时面对的,不只是空白的屏幕或空白的纸。


一段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聊天”有什么要素呢?


我简单列举一些。首先需说一些话引起对方的注意,让对方从神游中走出来。还需要根据对方的反应,比如一些微表情,判断他的理解程度,然后抛出一些例子加强理解。聊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聊天的用词要考虑对方是否适应。当一个话题慢慢聊完了,还要考虑如何继续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如何换个角度把对话进行下去。


而切换成像写作这样的,非即时的对话,这里面有些事情就难以做到了。比如无法及时得知对方的反应,这只能通过“预测”实现。也完全不知道对方的知识背景,这也只能通过“假想”实现。


所以写作很容易就变成了自言自语,变成了忽视读者感受的单向的输出。这样写出来的内容,能否顺利阅读下去都是存疑的。内容的价值再高,如果没有人可以读下去、发现它,也就没有意义了。


当得不到正向反馈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怀疑自己缺乏写作的“天赋”。然而,真正需要的,很可能只是练习一下,如何进行一场“陌生人聊天”。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