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眾都應該了解的音樂史 (上)

陳子寧 Allen Chen
·
(修改过)
·
IPFS
·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觀展心得

上週到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看了《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原以為只是一個單純的展覽,卻在這個展裡看到了未來科技策展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這個展清楚地表現了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

入場前隨拍(作者拍攝)

展覽內容分為12個展區,由14位引言人陪著你看展,還有111 首歌曲帶你沉浸在音樂的世界,1326件展品,每一件都代表著時代的痕跡,不管你是一般民眾還是相關領域研究者或從業人員,只要你在台灣生活──

這個展絕對不會讓人覺得深奧難解,因為你我的生活裡本就有音樂。

入場前工作人員會給你一副耳機與導覽機,還有一個配有RFID的手環,可以用手環進行「展品尋寶」,在回家後透過手環的編號,連上app查看展品的詳細資訊,而你如果覺得導覽機是各大博物館都會有的那種播放機,那你就錯了,北流的導覽機本身會自動感應你所在的場域,給予正確的場域導覽,也就是說,你不需要手動切換內容,只需要用耳朵慢慢聆聽,聲音內容與其說是導覽,不如說是許多音樂人陪你逛展,親切的口吻搭配生動的描述,還有歌曲當作逛展的背景音樂,這一個半小時你絕對不會捨得把耳機拿下來。

展覽內容在一開始,我們必須了解到──

台灣的流行音樂史與社會變遷是密不可分的,音樂是紀錄創作當下社會景況的文化活化石,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歌曲。

1932年,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伴著同名電影誕生了,該曲由詹天馬作詞,由當時的流行歌手純純演唱,每句七字,一段四句,共十段的工整歌詞,以四句聯式的反覆旋律唱出。

台北圓環展區(作者拍攝)

至此開始,台灣的流行音樂史開始書寫,在展覽裡,帶大家回顧從〈桃花泣血記〉以降,1930-1960年代,耳熟能詳的音樂工作者如鄧雨賢、許石、記露霞等人的作品,也是台灣早期流行歌曲的樣貌,包括鄧雨賢的〈雨夜花〉、〈望春風〉;許石的〈南都之夜〉、〈鑼聲若響〉、〈安平追想曲〉等,這些歌曲最大的特色在於,歌曲有很大一部分是從民間歌謠採集或是具有民謠曲式,歌詞反映出當時平民的生活景況和內心的哀愁。

而音樂載體也從原本日治時期開始有的「歌仔本」,到「曲盤」,包括早期(1957年前)只能單面錄製4分鐘的「78轉蟲膠唱片」到1957年,「33轉10吋塑膠唱片」誕生,也就是目前廣泛稱的黑膠唱片(但不一定都是黑色),這時的塑膠唱片一面可以錄17分鐘,兩面加起來可以錄製34分鐘,以一首歌4分鐘來計算,兩面大約可以錄製8首歌,也訂定最早一張專輯含有8首歌的規格,而在1967年後,因音樂產業發展迅速,更大的12吋塑膠唱片引進台灣,也成為市面上最多的塑膠黑膠唱片。

時代電器行(作者拍攝)

再來便從電影歌曲的流行切入1960年代後的音樂歌曲,如〈梅花〉(1976)、〈搭錯車〉(1983)、〈七匹狼〉(1989)等,當中參與的音樂人包括劉家昌、侯德健、李壽全、蘇芮等,電影和流行歌成了密不可分的好兄弟。穿過電影歌曲展區,來到一節區間號火車的車廂內,座位是傳統的靠窗對坐座位(面對面坐著的那種),這時耳機裡傳來羅大佑的聲音,訴說著1980、1990年代年輕人離開家鄉到都市打拼的榮景,當時的歌曲包括羅大佑的〈火車〉、林強的〈向前走〉等都唱出了遊子離家的心境。

火車車廂展區,播放著林強的〈向前走〉和羅大佑的〈火車〉(作者拍攝)

於此同時,1970年代開始,民歌運動也悄悄的開始醞釀、成形,而民歌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許石在1940年代就開始進行「民歌採集」,在1964年,史惟亮和許常惠發起「民歌採集運動」,如同周朝的「采風」、漢代的「樂府」一般,這些當時音樂界的菁英份子走進鄉間尋找民謠,最為人所知的如恆春陳達的〈思想起〉、〈草螟弄雞公〉等,被視為民歌運動的養分。

而當時在中國廣播公司主持節目的主持人陶曉清(馬世芳之母),更被譽為民歌的推手,根據1980年12月27日《晶報》,陶曉清1975年左右因為聽了楊弦的創作與演唱,認為民歌是需要被大眾聽見的音樂,也在那之後,她每天會以一個小時在廣播節目裡播放民歌(民謠),也跑遍許多酒吧、西餐廳,這也才發掘了如吳楚楚、朱介英等民歌手。同時在1970年代,台灣正面臨中美斷交的低迷氛圍,藉此,歌手們紛紛組成小團體要「唱自己的歌」,這句話則是1977年由楊弦、林雙澤陸續喊出,正式宣布民歌時期的到來。

(待續)

《晶報》陶曉清報導(作者拍攝)

※本文章內圖片皆為作者實際走訪拍攝,皆遵守展覽拍攝使用規則,不做商業使用,若轉用請註明展覽資訊,若侵權請來信告知。

如果你也喜歡音樂,歡迎給我個文章一些肯定或互動,一起享受音樂!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