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Clubhouse佔據的注意力,換到了什麼?
接觸時間不長,只是想趁著感受深刻時記錄一下想法,僅以現階段情況而言。
約莫一週前,我的設計同溫層中開始冒出一個介面極簡的App,初步了解是個邀請制的即時聲音社群軟體,於是我對Clubhouse的第一印象是,貌似不太適合邊緣人如我呢哈哈哈哈,便沒放在心上。
後來開始使用的契機則是同事拿到了邀請,就順手一人拉一人跟上這個風潮,當下也感受到各人同溫層的資訊差異,同事中只有工程師聽到Clubhouse時一臉茫然。而又過了幾天的現在,經過媒體報導與KOL分享,邀請碼都有人在蝦皮上賣了呢(大家不要傻傻去買啊,還附贈自己的手機號碼)。
#介面
初進入App,畫面一如印象中的極簡,對於設計師來說應該會滿喜歡(而同事覺得醜呵呵),不過也可能給初次使用者造成困擾。簡略且沒有說明文字的icon容易令人誤解,特別是在一些關鍵功能上。
例如,我以為「手」就是拍拍手表示鼓勵,殊不知原來代表舉手發言(舉手後房主可以決定是否讓你加入講者行列),在一群大神的房間中不小心舉手,你能感受到我多驚恐嗎?
#內容
Clubhouse的機制是,你可以看到追蹤對象目前所參與的房間,或者利用關鍵字、主題分類搜尋。我板上最常出現的房間主題為社群行銷、科技趨勢、創新創業、設計相關等,大概是因為最早一批加入者多是這些圈子的KOL,我一加入就能看到他們並開始追蹤。
現階段於我,Clubhouse倒是略過了個人的社交連結,而是成為我取得新知、接觸大神的管道。
#感受
第一天我確實有種離不開的感覺(就像熬夜硬撐著不去睡覺那樣),我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某種微妙心態。
是怎樣的心態呢?大概是害怕錯過。
因為即時的聲音交流,你無法暫停也不能回顧,錯過就是錯過了。
房間雖然會訂有主題,但很多房間會持續數小時,期間可能換過數個主持人、講者,談話主題當然也可能隨時流動。當你因為房名而進入時,其實很難立即判斷出是否有值得自己留下的內容,甚至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了解目前談話的脈絡,因為你無從得知前因後果。而當你想離開時,又忍不住冒出「說不定等等就會聊到OO了,那我再等等?」的念頭。
尤其當房間裡有好幾位大神在裡面時感受更深刻,看到這些人名你會有所期待,但你無法預測他們到底會不會發言、什麼時候發言?再者,別說是窺視(聽)到大神之間的互動令人興奮,光是跟他們身處同一個時空(即使是虛擬的)也是件讓人高興的事,這種偽參與感真是毒藥啊。
於是一直在等與不等之間糾結。
#小結
我認為Clubhouse仍是有趣、有意義的產品,只是在花了大量的時間與注意力之後,自覺開始有點抗拒沈浸在其中了。
所以我被Clubhouse佔據的注意力,換到了什麼?
這較為主觀,也與我自己開始使用Clubhouse的期待有關,前面提到,我暫且對其的定位是屬於獲得對自己有益訊息的管道,但同樣的成本是不是有更好的選擇?即時交流較難和文章、Podcast一樣系統性的傳遞資訊,卻也有機會獲得意料之外的收穫,得自行取捨了。
其實所有吸引人注意的事物都是這樣(滑不完的臉書和IG),我覺得無論是收穫知識或者快樂都很好,最怕的是沒有目標的空等,而這主要也是取決於自制力。
總之,我給自己的使用建議是,明確界定當下想聽到的內容,不要硬找個理由留在上面,得之我幸,失之也無妨。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