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开影视公司的中国姑娘:我想搞艺术,穷点没关系|100个不上班的人

林安
·
·
IPFS
在立子看来,艺术家拥有足够的收入维持生活就好。与其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赚更多钱,不如沉下心来专心创作。消费低、艺术环境相对包容的曼谷,终于让立子在“艺术创作”和“维持收入”中找到了平衡。

立子在北京当导演时,每每跟身边人说起“我要搞艺术”,得来的总是他人的不解:“你有病吧?搞什么艺术?”

她理解在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想活下来,就得接商业项目。没有金钱,谈何艺术创作?

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逃离大环境。于是她从北京“逃”到了曼谷,一住就是5年。在泰国,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诉别人:“我搞创作怎么了?我开心。”

在立子看来,艺术家拥有足够的收入维持生活就好。与其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赚更多钱,不如沉下心来专心创作。

消费低、艺术环境相对包容的曼谷,终于让立子在“艺术创作”和“维持收入”中找到了平衡。

100个不上班的人 NO.43

姓名:立子

职业:短片导演/剪辑师

城市:曼谷

一句话简介:

用视觉说话

贫穷的学生时代

立子的整个青春期是贫穷的。

当初陪朋友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的艺考,却意外地以考区第一的成绩被选中,搬到了北京,读了电影系。那时,作为一个从矿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她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600元,常常到了月中就捉襟见肘。

 “就好难啊,虽然一直没啥钱,但也并不知道怎么省钱。”吃饭要钱,拍作业要钱,请剧组吃饭也要钱,缺钱的日子压得她喘不过气。

与此同时,她的同学出门逛街买件T恤,就花掉了她一个月的生活费。强烈的对比之下,她越发觉得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并不契合。

等到大学毕业时,她终于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获取收入了,创作的片子也曾给大众带去一些娱乐和思考,但渐渐地,她发现在这个网络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影片给人们带去的思考始终是短暂的。

“一切都很好,但核心的意义却是缺失的。”这种意义的缺失让她逐渐进入抑郁的状态。

工作时的立子

“每个人都很愤怒,但也知道愤怒的对象不一定是对方。”在以高压闻名的影视行业,立子变得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虽然在北京工作的几年也有不少快乐时光,但立子心中始终有一块“灰色地带”:

“有一个画面是我每天要骑摩托穿过整个北京城上下班,从西三环到东五环,从很城乡的地方到CBD,雾霾严重的晚上,所有地方都灰蒙蒙的,整个人有一种溺水的感觉。”

立子的摄影作品 场景篇
立子的摄影作品 场景篇

其实按照世俗的标准来看,那时的立子有一份前途无量的工作,常年四处奔波去全国各地拍摄,偶尔也能接到一些国际性的商业项目。如果继续做下去,也许可以经手一些几百几千万的大项目。

但是她并不开心。

在片场时,她浑身都透露着一股凶劲儿,这导致很多人怕她。我初次与她视频聊天时,也觉得这姑娘声音听上去充满笑意,眼神却像一把锋利的刀。

她自己也说不清这种“凶”究竟是“行业造成”还是“焦虑作祟”。

工作状态的立子

如果回到立子小时候,你会发现矮小瘦弱的她有过一段被欺凌的经历。她内心深处一直有一团火叫“凭什么”,这团火将她很好地保护起来,于是她变成了高中时期的“问题少女”,总想跟谁打一架。 

整个学生时代,立子的生活都处在流动之中。

从农村到县城,再从县城到城市,最后到首都北京,看上去她一直在往更宽阔的世界走,但这其中个人意志的主导只起小部分作用,更多还是命运的安排。

在北京工作的第四年,她渐渐从过去那种“茫然”的状态中醒了过来:那年她26岁,不想再过意义感缺失的生活了。

“想要体验更大的世界,去看看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年轻人是怎样生活的;想知道自己的生活除了被国内的大小家长安排得井井有条外,还能怎么走;也想看一下自己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

那时,立子已有抑郁倾向,她告诉自己:再不换个环境,可能真的会想死。

于是她辞去了工作,决定回南方老家重新开始。却没想到一次泰国旅行让她改变了心意。

“我在曼谷遇到了后来的男友,他说既然你已经离开北京了,家里的工作也还没开始。为什么不让辛苦了那么久的自己休息一下?”

于是,立子留在了曼谷的一家国际学校,当起了中英文老师。

曼谷透明人

立子喜欢自称“透明人”,她说自己无论在哪种文化里都能很好地融入。既不被对方影响,也不失去自己身体里最核心的部分。

在曼谷,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热带城市的阳光慢慢治愈着她,她觉得自己正在慢慢好起来。

有朋友问她:“不是要出去看世界吗?为什么在泰国就停下了?”

 一开始,她也说不清为什么,但回想起北京雾蒙蒙的天,又冷又硬的风,和下班路上脚步匆匆、疲惫、冷漠的陌生人,她觉得自己在泰国重新找回了与这个世界的连接——更愿意去关心身边的世界在发生什么了。

“我做选择不是说我更喜欢哪里,而是说哪里有我不能接受的东西,比如说我特别不喜欢什么,我就会离开什么。”

为期一年的gap year结束后,立子决定在泰国继续从事影视工作。她入职了西方人开的一家影视公司,重新开启了拍摄生涯。

脱离了国内的工作环境后,她发现外国人的工作节奏与国内反差很大。

在泰国,很多本地人和西方人不仅从不加班,还没有很高的赚钱欲望。也因此,他们在生意往来上没有中国人那么迫切与变通。

“我之前有带很好的国内资源来泰国,可以给泰国人带去很好的收入,但泰国人会觉得‘我不是很了解这个,不太想动脑筋,算了。’

这样推了两三次后,就会觉得好生气。明明你只要往前跨一步,剩下的事情我都帮你做好,你躺着挣钱就可以,连这样的事都不愿意去做。”立子无奈地说。

“但是当我平静下来的时候,就会想泰国不就是这样吗,你在享受它的平和、友善、包容的时候,它的另一方面就是大家没有那么多的上进心,也不会互相拼命竞争,所以他们才能保持自己的心境那么平和。

虽然自诩“透明人”,但在泰国生活五年的立子,不得不承认自己身上的某些细微之处正在发生改变。

她不再给人那么强的压迫感,而是进入了一种沉下来的状态,整个人开阔了很多。

有时她回国,以一个跳出来的视角看待曾经的自己和身边人时,突然发现大家都是扬着的状态:

“所有人都很忙,所有人都很很拼命。但是这样会错过很多东西,不过在国内的那种环境下,很多人是顾不了那么多的。”

立子的摄影作品 场景篇

这个世界上没有事情是非黑即白的,就像立子虽然离开了北京,却并不觉得北京一无是处,虽然留在了曼谷,也并不觉得曼谷没有缺点。

人们只不过是在做选择罢了。拿自己更容易接受的生活去取代完全不能接受的部分。

对立子来说,泰国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创作环境,更包容的空间,更国际化的氛围和更多有趣的人和事,这些就够了。 

至于语言不通、种族歧视、收入不高、饮食不便等问题,都不是生活中的主要矛盾。

毕竟在维持生活所需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去尝试一些实验作品和自我表达,她已经做到了。

一辈子 创作下去

去年11月,在泰国生活五年的立子,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从一个打工者变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板。

之所以做这个决定,是为了让事业更长远地发展下去,不再那么被动。

“我其实是一个性格很散漫的人,几年前就有朋友跟我说,你如果想在泰国长久发展,一定要开一家公司。我当时还说,好麻烦啊,我给别人打工就好了。因为我的核心还是想创作,你给我活我把它做好就行。”

去年,立子曾短暂地在北京出差过几个月,北京的公司希望她留在国内工作,立子却犹豫了,“我好像更愿意待在泰国。”

离开北京之前,她曾经质疑过拍片儿是否是自己一辈子都想做的事情,在泰国Gap Year 一年后,她的心里有了答案。

“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我是真心喜欢拍摄。”

理想生活往往都是在对比中找到的。确定了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后,立子一步步倒推出了实现这种生活的方法:在泰国开一家自己的影视公司。

去年11月,立子的影视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200万泰铢,合伙人是她的泰国男友,正好解决了在泰国开公司必须有一位泰国合伙人的难题。

其余3名员工也都是泰国人,立子的男友充当摄影师和编曲,长期和一位泰国导演Thunska Pansittivoraku合作,片子获过鹿特丹电影节评委团大奖等国际奖项。

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公司成立没多久就遇上了全球疫情爆发,“现在可能是我来泰国以来最穷的几个月了。”

短片拍摄现场

立子调侃,不能拍摄对她来说不只是单纯的赚钱问题,而是生活和表达的问题。

 这种人生中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让她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变数。 

回忆立子人生转折点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充满了“意外”。

“意外”地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意外”地学了电影,“意外”地留在了泰国,又“意外”地开了影视公司。

但其实很多时候,人都是在既定的命运之河里“漂流”。保持一个认真做事的状态,当合适的机会来临时,该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

泰国会是立子探索世界的最后一站吗?不一定。若干年后,如果有去其他国家生活的机会摆在她面前,她不排斥再换一种生活。

——只要那个地方能让她一直拍下去,自由地进行自我表达和艺术创作,就是她的理想之地。

快问快答

林安:外国人在曼谷开公司的流程是怎样的?

立子: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泰国合伙人,这个合伙人占的股份一定超过51%,所以你并不拥有这家公司,这就是一个很很严重的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要么你是找律师帮你随便挂一个泰国人的名,但那个人他会给你签一个协议,当然这个协议是要付钱的,但是事实是你连那个人是什么人都不知道,他手里就握着你超过51%的股份。

然后另一种方式就是找一个泰国男朋友/女朋友,但这也有一个很大的隐患,你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分手了对吧?所以这是个无解项,只能去赌一把,赌你合伙的泰国人不要坑你。

 很多老外在这边开公司,他们都会找一个当地的老婆,然后泰国女孩如果她真的爱你,是很好控制的,而且泰国人比较单纯,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心眼,她可以给你生孩子,然后还爱你,然后以她的身份去帮助你做事,这样子也ok,但是这些都是赌注。

立子摄影作品 人像篇

林安:曼谷影视行业的平均薪酬如何?

立子:泰国人力的价格是非常低的,泰国的最低薪酬是1万泰铢一个月,相当于人民币才2000 出头,一天才300多泰铢。如果是影视行业相关的,可能18,000泰铢就可以招到剪辑师,也就是说才4000人民币不到。

图片来自网络

不同国家的人在泰国拿的薪资也不一样。我当时做老师去面试的时候,校长直接当着我的面说,你拿不到你想要的薪酬,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你是中国人,我当时就懵了。

他说泰国这边就是这样子的,泰国人他们自己的价格是最低的,泰国人往上是菲律宾人,菲律宾人往上是中国人,再往上是日韩人,再往上是欧美人,大概这样子,按照你的国家来划分。

图片来自网络

林安:泰国的影视行业和国内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立子:泰国的影视行业从业人员的英语整体水平是比较高的。因为泰国分两块,一个是创意,创意他们做得非常好,然后另一大强项就是他们的制作,给你做当地的拍摄、制片所有的这一切服务。

泰国可能从60-70年代开始,就已经大量接待好莱坞、欧美成熟剧组,以及包括接了很多台湾、香港的剧组,在中国大陆还没有任何剧组出国拍摄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做这些服务了。

所以整个行业的配套是非常成熟的,包括他们的流程、语言服务,以及他们的车辆、剧组用车、供餐,所有的这些细节其实都非常行业标准化。

包括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泰国都比中国要高。泰国人力是便宜没错,但是专业影视行业的人比中国要贵,中国的人力费用太低了,设备也太便宜了,几百块钱就能随随便便拿。但是在这边稍微好一点的机器都要好几千。

其实还是国内太便宜,所以大家都很难活,压力都很大。

林安:初到泰国时有什么比较震撼的文化差异?

立子:我个人觉得泰国男生实在是太被惯坏了,可能跟人口比例有关,也有跟他们文化背景有关。

女生是占绝对多数的,所以男性在泰国社会处在一个优势地位,他有很多的选择,然后泰国女生真的是漂亮的非常多,各种各样的类型好看的太多了。

但是泰国女生的择偶选择没有那么多,她们要么是喜欢西方人那一挂,但是如果是纯粹在亚洲文化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女孩子,和西方男生的相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很多文化的差别,除非她自己很open minded,愿意接受不同的文化,经常进行对比和反思。

不然的话泰国女生还是会觉得我是女孩子,你要对我很好。如果是穷人家庭的女孩,可能会觉得西方人比我们有钱很多,一定要用金钱来照顾我以及我的整个家庭这样子,所以就会有很多的矛盾,这些都是文化差异导致的。

那种很亚洲风格的泰国女生,她们剩下的选择其实也就是泰国男生了,于是很大一帮泰国女生“围攻”一小群泰国男生,泰国男生就很容易上天。

立子摄影作品

-联系立子-

公众号:春立在泰国

邮箱:chunli.films@gmail.com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林安写字者,长期观察自由职业领域,喜欢一切新鲜、有趣、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活着是为了创造。希望能创作出一部留世作品,它可以是文字、影像或者照片。 大陆已出版《只工作,不上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9岁失聪,一年半攒够下30万手术费的手帐达人|100个不上班的人

从设计师到自由插画师:“辞职4年后, 我找到了理想中的职业状态”

不上班10年,他靠什么定居清迈,提前体验“退休“生活?|100个不上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