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
很多人在談做自己。有朋友就說:
「如果做自己,反而沒人喜歡,這樣的做自己又能夠堅持多久呢?你喜歡那個沒人喜歡的自己嗎?你怎麼做那個只有自己喜歡的自己?」
我只是在想,我們有任何一刻,不是在做自己嗎?
每個人都同時有很多面向,比如嘴饞的時候,想吃炸雞,但又想要有好身材,但要維持好身材就要少吃炸物,於是出現了魚與熊掌只能擇其一的狀況,那該怎麼辦呢?
想吃炸雞的慾望是「自己」,想保持好身材的企圖心也是「自己」。最終必須做出「選擇」。
每一個選擇都有代價跟專屬的果實,有的先甘後苦,比如吃炸雞,有的先苦後甘,比如飲食控制加上健身。端看你比較想要做哪一種「自己」,願意為了做這樣的自己,付出多少相應的「代價」。
也許有人會說,「吃炸雞」或「保持好身材」,是自己「有辦法」選擇的,但有很多事,是自己沒辦法「選擇」的。
比如不上班就沒有收入,不交際應酬就拿不到訂單,不禮貌問好就沒有人緣,不會說話就沒朋友,不裸露自拍臉書/IG 就沒有人點讚,不維持身材打理外貌就交不到男女朋友,不自己照顧小孩就沒人照顧。
有太多事,我們去做,不是因為我們做自己,而是無可奈何、身不由己,不這麼做不行。
是嗎?
我可不可以說,比起讓自己「不再身不由己」,你更想要透過付出某種「身不由己」作為代價,去拿到一旦這麼做之後,能夠得到的成果或好處?
比如說,一定得要去上班嗎?你也可以選擇不去。你真的可以這麼選擇,只是作為「代價」,你會失去收入,繳不起房貸/房租,露宿街頭,但這不表示自己不可以做這個選擇,街上的流浪漢示範了有些人做了這個選擇的後果是什麼。
但將自己所做選擇「付出代價」的部份,解釋為「無可奈何、身不由己」、「沒有做自己」,是很奇怪的事。畢竟,因為不想「失去收入」所以去「上班」,這是你為了「得到收入」付出的「代價」。如果自己的條件是不上班就沒收入,那選擇上班,你只是選擇了做「有收入的自己」,而不是選擇做「不上班的自己」。
上班或不上班,你其實都是在「做自己」。
沒有人可以真正地逼迫我們做選擇,只有你自己真正渴望、想要的東西,可以驅使你選擇「做某種自己」來得到它。當你在抱怨自己「身不由己」,其實你是在抱怨「某種做自己」的選擇必須付出的「代價」。
於是,回到最一開始的問題,如果做自己,沒有人喜歡,你怎麼做那個只有自己喜歡的自己?
我可不可以同時想要有人喜歡?也想要做一些沒有人喜歡的事,展現一種沒人喜歡但我自己高興的模樣?為什麼不可以?
做自己時,我可不可以偶爾討人喜歡,偶爾只有我自己喜歡。我可不可以這樣「通吃」?
我可不可以偶爾去追求團體的認同,在人前說些好聽的話,因為我希望有人因為我說的話感到開心、或者偶爾我也想體貼別人。但我同時也想表達自己真正對某些人的感受,所以我偷偷在當事人背後,跟親密的好友抒發自己的真心話,「他真的是好笨噢!」
這樣一來,不論哪一種「自己」,我都沒有「壓抑」、我都「做到了」、我都「沒有身不由己」。
這裡面「沒有」身不由己,只有我在那個當下想要什麼,我就去做那個當下可以拿到「想要事物」的自己。
即便是別人交付的「責任」,那也是我「選擇」接下來的。
因為是我「選擇」的,所以我理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生命中遇到所有的事,都是因爲我選擇怎樣去「做自己」才發生的。如果你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管發生什麼事,你都不會抱怨,因為你清楚那都是你選的,你創造的,如果你承認並接受這個事實,你就有辦法「重新選擇、重新創造」,重新選擇「做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好再造自己的人生。
而「抱怨」意味著,「這一切都不是我可以決定或創造的」,這又回到了一個「做自己」的問題,你是想要做一個「被決定的自己」,還是做一個「有辦法做決定的自己」?
看到了嗎?我們始終在「做決定、做選擇」,我們其實根本無法「不選擇」、無法「身不由己」,除非你選擇做一個「身不由己的人」,除非你選擇「別人喜歡的自己」你才去做,除非你選擇優先討好別人的、外部的、集體意識的價值觀,這樣你才會「看起來」很像「身不由己」。
噢,抱歉,即使這樣,這還是你「選」的。
這樣說起來,人不管怎麼做,都是在「做自己」了,那有沒有一個「自己」是「真正的自己」?
如果,就人類而言,真正的自己,就是自己的靈魂,而靈魂真正的樣子,就是對所有活著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心,所有的事他都想嘗試看看,都想體驗,都想經歷,就像電影「靈魂急轉彎」22靈魂初進入肉身來到人世間,每一物每一刻對她而言,都是激情、都是精彩、都是感動。
如果,有一個「這種版本的自己」,像靈魂的本質一樣,激情地活在每一個「當下」,所有的一切,無一不是熱情,這裡面沒有痛苦、沒有身不由己、沒有抱怨、沒有代價,沒有不是自己,你會願意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做自己」嗎?
當所有人,選擇相類似的方式來「做自己」,就形塑了「集體意識」,「集體意識」則創造了我們的大環境,你選擇做怎樣的自己,就如同在向怎樣的大環境投下神聖的一票。
你選擇抱怨的自己,你向值得抱怨的大環境投下一票。
你選擇恐懼的自己,你向充滿恐懼的大環境投下一票。
你選擇被決定的自己,你向專制管理的大環境投下一票。
你選擇先搶先贏的自己,你向資源稀缺的大環境投下一票(資源豐沛根本不用搶)。
你選擇批判別人的自己,你向許多事都值得批判的大環境投下一票。
你選擇跟別人比較的自己,你向疲於競爭不然得不到好處的大環境投下一票。
你選擇慷慨的自己,你向資源共享的大環境投下一票。
你選擇同理心的自己,你向沒有戰爭的大環境投下一票。
你選擇真誠的自己,你向用心靈交流取代語言文字的大環境投下一票。
你選擇好奇的自己,你向科技神學飛速進化的大環境投下一票。
你選擇幫助別人的自己,你向互相扶持的大環境投下一票。
你選擇教導別人的自己,你向知識共享的大環境投下一票。
你選了怎樣的自己?你喜歡現在所處的環境嗎?如果不喜歡,換個方式做自己,就有機會可以改變環境。
人活著,就是為了在面臨一段又一段的經歷當中,做出選擇,決定如何做自己,表明你是誰,即便你不總是選擇一致,也導致我們的世界總是翻來覆去,這會兒天堂,一會兒地獄。
但就像生病的人一樣,如果有機會可以重新選擇,他會選擇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
我們最終會從那些「不是靈魂」的選擇裡面,回到「靈魂」的選擇。我們最終會從那些「不是愛」的選擇裡面,回到「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