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法高哲》#2 政治是為了公共利益

wenyi
·
·
IPFS
·
「政治是眾人之事?」和「哲人看法」

事先提醒:我沒上過任何有關哲學的課程,這邊寫的東西都是我主觀看法,一切僅供參考!

/////

問題思考:政治是眾人之事嗎?

書中同樣的提出三點來讓讀者思考「必須由最優秀的人來治理」、「人們將自己權力委託出去,來制定法律與管理國家」、「必須讓公民對公共事務感興趣」。

第一點「必須由最優秀的人來治理」這個〝最優秀的人〞是指該政治人物的領導能力、道德等都是最高尚,但這種人存在嗎?當然在選舉前都會透過政見發表等形式來確認該參選人的道德或能力如何,但不會覺得政治人物就應該要完美無缺或道德最高尚。

或許這邊指的「最高尚」是和所有參選人相比,相對高尚的?

總之當我們將自己的權力交給了政治人物,期望他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來治理國家。如果這位政治人物或該政黨、執政黨沒有改善人民的生活,而是利用這些權力來滿足私慾,那人民就必須要有所作為,或平常除了在野黨的監督,人民也要關注政治。從這點來看就非常明顯,政治是眾人之事。

但第三點也提到「必須讓公民對公共事務感興趣」,如果人民生活已夠繁忙,或對國家、國際政治不聞不問沒興趣,那就算我們認為政治是眾人之事也是一點用都沒有。

書中最後提出「必須找到方法提高公民對政治事務的興趣,因為這確實與所有人息息相關」

這問題應該是全球性的。我們都知道政治是眾人之事,但多數人因為之前提到的,現在的政治已經變「政客政治」,沒有人想看那些政治人物吵嘴。

不知道..這問題或許要等全民教育程度起來,大家才會有所認知說「要改善生活環境,就必須關注政治」。比如媒體知道要如何報導新聞,民眾知道怎麼樣選擇政治人物、選擇媒體,而政治人物也不會利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來滿足私慾,或在討論政治議題時能真的在討論政治議題。

但這問題好像也不是這麼簡單說人民、媒體、政治人物三者的問題,或許跟人類的經濟模式有關?

人們忙於賺錢養活自己或家庭,且除了賺錢,人生還有各式各樣要煩惱的事。政治很可能是排到非常後面或根本沒進「需要關注」的排名中。如果人們不用擔心錢,不用煩惱要怎麼賺錢,每個人都相信對方,相信對方在某一個方面會回饋給我,回饋社會,就算他沒有〝工作〞也相信對方,這個時候..這時候的政治其實我們不用關注也可以好好運作喔..?

恩...感覺有點太理想,太烏托邦,又有點共產,太幻想的感覺...

我好像又忘記「要記得人類的黑暗面」這點..

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哲人看法 │ 用三位哲人觀點來看「政治只是權力鬥爭嗎?」這個問題

馬基維利

下面節選《君王論》中部分內容。

「一個君王最好是受人愛戴和令人畏懼,最好是恩威並施,當然這很困難,若需要有所取捨,令人畏懼會比受人愛戴來的好。因為人類忘恩負義、善變、虛偽、躲避危險、利慾虛心。當君王全然信任人民的話語,而沒有任何預防措施,他就會失敗。」

看這段讓我想起好像是2020年的美國襲擊伊拉克巴格達機場,後來川普表示發現一個恐怖分子高層。如果在那個機場放走他,那要再找到這個恐怖份子就相當困難,且暗殺這位恐怖分子高層,可以減少或推遲許多恐怖攻擊,拯救許多人。但必須要在人潮擁擠的機場,勢必會有一些「附帶損害」,比如平民因為這暗殺而受傷或死亡,又或者是美國擅自在其他國家發動攻擊,在該國家、國際、自己國家的聲望或民調下降等。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川普的選擇,且後續就有非常多事件發生,比如伊拉克議會要美軍撤離,美國國會也彈劾川普等。

還想到2019年看的電影《國王》,裡面的亨利五世,雖然是一國之主,卻半個〝朋友〞都沒有,唯一的朋友是以前在酒館認識,且戰死沙場的朋友。到電影最後,他自己認定的朋友,是被侵略國家為了談和而讓自己女兒政治聯婚的法國公主。其他所有人都在想著自己的榮華富貴,都是像《君王論》中講的,相互欺騙、善變、利慾虛心等。

我們都知道人不只這些..負面的特質,但為什麼只要扯上政治,扯上權力,人就會變得這麼...自私呢?

總之!這段主要是在講「要正視人們的缺點」這件事。


接下來書中提出三個問題,下面是我的想法。

  • 馬基維利在這段文本中提出了「君王」行事之道的建議,他這麼做的目的為何?

如果從過去的歷史來看,所有東西方的最高統治者都是被背叛、欺騙、推翻,或生在一個充滿戰亂的時代。要在這種充滿戰爭,最高權位者沒幾年就換一個,而且最高權位可以獲得的權力和財力又這麼吸引人的狀況下,要得到臣子們的信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是世襲上來又更難我覺得。

而利用恐懼不只是過去,到現代也是簡單好用的工具。不只讓下面的人因恐懼而臣服,也讓他們因恐懼而不敢做多餘的事。

  • 那些是君王需要發展並具備的特質?

領導能力,能帶領個人或整個團隊。這包含溝通、統整、遠見、設立目標和榜樣、耐心、同理心、情緒管理等。但我講這個好像比較是一個公司的管理者?或許「君王」,管理一個國家需要的特質會完全不一樣?

  • 人類的哪些特質,會被政治領袖拿來合理化他們爭議性的手段?

恩...關於這題我目前想不到答案..要再想一下!


譚‧雅克‧盧梭

「政治行動必須以公共普遍利益為目標」

這邊提到「公共意志」和「個別意志」某方面可以是一致,但不可能長久且穩定。因為個別意志更傾向於個人喜好,而公共意志傾向於平等。

比如都市更新。個別意志覺得我住這邊住好好,要搬家也麻煩個半死,都更收到的補償又這麼少,而且都更後房價可能跌到不知道去哪,我幹嘛都更?公共意志的都更就不只是為現階段的居民做思考,而是下一代,下下一代,且除了居民,還包括商業區、工業區等需求,另外也配合其他地區,甚至改善交通環境等,是為了整個社會所做的都更。

當然這是我認為的都更拉,真正的都更我是不知道有沒有做到這種程度。

總之我覺得這邊重點是「公平」這件事,你要如何確定這樣做是真正的公平?讓大多數的人受惠就是公平?或這世界存在公平嗎?


柏拉圖

「需經權力分配來服務公共利益」

下面節選《理想國》〈法律篇〉部分內容。

「政權在此成為了政治競爭的目標,征服者將城邦事務的權力都攬在手上,不留一點權力給被征服者或是其後裔。

任何不是為了城邦的公共利益所制定的法,就也不是公正的法律。當法律是為某些人的利益所制定,我們這些人歸為「派系成員」,而非「公民」,當他們談論權利,等於空談。若我們重視這些論述,這表示在你的城邦中,我們不會因為某人有錢或他的力量、體格或出身等同樣的優勢,我們就會將權力交給他。而是宣布在城邦中,最遵守法律,且最傑出的人,依法賦予職權,我們主張,應該讓他們來為城邦的法律服務。第一名授予最高職務,競賽獲得第二名的給予次要職務,以此類推。那些今日被稱為「統治者」的人,我稱之為「侍法者」,這不是隨意創造的新字眼,而是我認為城邦存亡的問題比其他任何事還來的重要。」

柏拉圖提的這個概念感覺有點像民主制度的選舉?或「公務人員」的職務?因為不管是政治人物還是公務人員,都需要某種形式的競爭。公務人員是考試,政治人物是選舉。但之後分配的職務,好像不是以第一名、第二名這種方式來分配?好像是依照個人能力去分配?

雖然說《理想國》是幾千年前的書,但文中提到「在城邦中最遵守法律,且最傑出的人,依法賦予職權」這點,好像有點..奇怪?當然一個公職需要該人有道德、守法等,但最遵守法律或最傑出,好像不等於這個人適合公職或不代表不會利用公職來滿足個人需求?

恩..這感覺是另一個話題..。


  • 「派系成員」與「公民」的差別何在?

如果照上面節選的內容來說,當某個法律的制定不是為了公民,那制訂這法律的人就是「派系成員」。

  • 在甚麼情形下,柏拉圖可以接受政權作為競爭的目標?

制定的法律是為了人民,不是為了少數為了自己利益或私慾的人所制定的法律。而競爭方式以《理想國》中提到是以最守法律且最傑出的人,並不是看他是否有錢或力量、出身是否高貴等。


我的廢話

這次沒甚麼想說的,最多就是像最一開始講的,因為我沒上過哲學課,所以這邊寫的東西都是我自己主觀的看法,一切僅供參考。

當然歡迎討論或糾正有錯的地方。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wenyi日常 / 心得 / 設計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