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的視角洞見了什麼——真實

GYAML
·
(修改过)
·
IPFS
·

佛教看來:」無我「是不從特定視角察看世間萬物,萬物為一。例如,父母不比周圍一花一木更為重要。它們是平等的。無論是何種視角,動物或是或植物或人類,都帶有偏見。神奇在於,自然選擇具有特定的利己視角。像我們總是下意識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和他人講述一個不那麼光彩的故事。只需對參與者的描述充斥多彩的負面詞,再多描述一兩次,這人人的感官印象便產生。接下來再多作講述,自我印象也不會比這個他人更差。

We born to be like this ,but we could choose not to be like this. To tell the honor and honest story. It is about the way of how you narrative the life you have been lived.

我們最常看見並陷入的敘事視角是:」人一定要成功,包括但不限於有車有樓有貌美的男、女朋友。「我身邊的人都在聲色並茂、眉飛色舞或是兩眼猙獰、激動萬分地講述這個「人有這個視角」是多麼的理所當然。這是可能是燈紅酒綠世界中的唯一一種真實,但不是所有人的真實。

真相這個詞不是由一人口述便得出來,是由數個、數十個人大相徑庭的講述視角中,抽絲剝繭,還原出來的。一言堂只是一個調了味的故事,那是一個充滿漏洞的角落,無妨聽的看的人得到快樂。

佛教的視角難道能看到真相嗎?不,真相對佛教不重要。佛教看重真實,一件事的是或者非都是真實的。同樣一個iPhone 12 max Pro的價格 對一部分人是便宜,對一部分人很昂貴,部分人覺得價格還好,能接受,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是真實的。真相在」無我者「眼中是已經化解的固執,是人生不再需要正答的flow。以上帝愛護萬物、一視同仁的視角,消解在恆常中。這便是他們的真實。

這麼說來,社交平台上各種激烈的爭論都是極與極之間的鬥爭。一方的真實與另一方的真實交纏,誓要分出你對我錯,總是要對方低頭認錯;也像是固執與固執的兩面牆雙雙堵在兩方城市交流的入口上,鞏固了雙方的真實。這裡面有對錯嗎?也沒有。

這時候向上有個系統會走出來說,大家需要開闢一個口子交流。於是雙方都認可系統所說的話,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這很不佛教。我認為佛教中的系統是自己,不需要某種默許而參透某種真實的人開闢的通道才會越來越大。因為只要那個系統忽然改變注意說「關門」,那道固執的厚牆大概會封起來,重開遙遙無期。

「無我」這個系統是不具目的的,它滲透在萬物之中,與它們共生共滅。不論對方的觀點如何,皆是真實,既是真實便接納,過程沒有任何自我掙扎、矛盾、或是自我認知的分裂。大千世界,真實同樣有千千萬萬種。儘管,人活一生只得一世,單人視線所見之處十分有限,可容納的心仍舊可以是無限的。

我寫這篇文章的視角是我。佛教里的無我是不是我?我的答案是:不是我。既是『無我』,我就不再是我。當然『無我是不是我?』這個問題,也一同置於不重要的地位。既是無我,「我還是不是我?」或者說「我是誰」這個哲學大問題並不重要。無我是萬物,萬物是我。

不管是哪種情況,「無源之見」或許都是對佛教開悟最精辟的描述:不帶任何自私偏見的洞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根本不是任何特定人類的視角,抑或是其他任何物種的視角。這種洞察切實藐視了自然選擇的權威,因為自然選擇全都在於特定的視角。自然選擇就是要創造許許多多種不同的視角,每一種的成形從根本上講都遵從一種原則:它比與之相抵觸的視角更真實,沒有另一種視角天然具備對這種真相的意識,而對其荒謬性的意識則更淡漠。佛教開悟就是要超越所有視角。

超越所有視覺是洞察,是洞見,是開悟,也是鈍感力,是無我。一切皆是真實。最終所有類似的概念走到極致,不可避免的是萬物相通。


這本書《洞見》的作者是羅伯特·賴特,我剛注意到它的英文名:《Why Buddhism is True?》(為什麼佛教是真實的?)這個筆記的題目也和真實有關,有種冥冥之中還是相遇了的感覺。


Ps:我為什麼不用「真相」這個詞呢。因為正如名偵探柯南常常說的名台詞:「真相只有一個!」我們都同意「真相」是唯一隻有的,但真實是可以有無數個。所以我認為用「真實」更合適。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