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察學》讀後感

AlexKCC
·
·
IPFS
·
「只是當初大家並沒想到,數位資料現在能告訴我們人類如何爭鬥、如何相愛、如何變老、如何改變,以及點出我們真正的模樣。」《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察學》- 克里斯汀·魯德

一本用數據實證咗男人都好專一嘅書,「在這裏,我們會將人性簡化成數字,而不是簡化成種種小故事。」作者係美國交友網站OkCupid嘅共同創辦人,佢從2009年開始拎app嘅資料分析再放上blog,證實咗一啲大家都會用口講但從來冇數據證明嘅嘢,當然都有啲估唔到嘅發現。本書就係佢喺blog嘅分享再加喺其它公開網站,例如Google FB會揾到嘅資料觀察整合。
本書主要分三篇:第一篇就係從睇人因咩互相吸引,第二篇係睇人因咩而有距離,第三篇就係講人與人之間點喺網絡交往。

目錄一
目錄二

開頭見到中文同英文名完全唔同有啲唔明點解要咁搞,之後先知英文名係玩字,中文名似係本書嘅意譯:

「在我的所有資料裏,都有雙方「行動者和接受者」。在這裏我們會認為雙方平等,冇優劣之別,這點其實是新的概念。本書英文書名,除了想玩玩「data」(資料)和「Cataclysm 」(災難,大變動)的雙關外,如果要說字根「-clysm」(清理,清洗)真的對資料這件事有什麼意義,我想就在於帶來了這種新觀念。從這本書裏,我們看到的是雙方互動的完整體驗,而不只是我們在某個時間注意到的某一方而已。」

本書第一篇由最花生嘅開始,例如:
異性戀男人同女人點睇異性個樣?男人評女人樣係會出返正態分佈(normal distribution)但女人睇男人大多都係畀低分;

紅為女評男;灰為男評女

樣衰嘅係咪要收埋個樣?又唔係喎,反而洛洛大方比人睇喺數字上反而會有一班死忠識覺得係你優點;

「因為每個人都一定有缺陷,真諦就是:勇敢做自己就對了。一心想融入大眾,只會適得其反。」

男女人偏好異性嘅年紀就證實咗男人真係專情於廿歲出頭嘅女人但最後都會面對現實而女人中意嘅就大約跟返自己年齡;

面對現實

覆私訊嘅字數同時間得到嘅回覆可以見到太長太短都冇咩用;人同人之間嘅社交圖,係證實到六度分隔理論,99.6%嘅FB帳戶都可以六度內連結;
OkCupid試過暫時移除大家張相,結果大家嘅私訊都多好多,唔睇相就約咗出嚟嘅一萬人對約會嘅滿意度同雙方嘅樣都冇好大嘅直接關係,原來網上大家都好揀擇但係出到嚟外表就冇咁重要。不過個人覺得係因為嗰班人本來就唔睇樣先會仲咁花心機,所以我覺得今轉嘅資料有偏見。

第二篇就慢慢去到敏感啲嘅話題,因為佢啲資料同以往嘅心理學實驗最唔同嘅就係冇咗社會期望篇誤(social desirability bias)。因為冇人畀份問卷你填啲敏感話題而你可能因為想「扮」或者真心地喺人前戴住道德光環答一啲大家都覺好聽嘅嘢,而你用個app只會真心真意咁填佢問卷,所以推論堆資料係絕對真心嘅,例如:
大家揀異性嘅種族偏好真係黑人相對較少,喺OkCupid, Match.com , DateHookup嘅資料顯示男同女自己又會因自己本來嘅種族對唔同嘅種族評分偏好差好遠,例如男女亞裔只偏好亞裔同白人、女黑人只偏好黑人而男黑人又偏好亞裔等等

男對女
女對男

人類對美貌嘅崇拜係誇張嘅,「美貌」係符合地震芮氏等級,等級一二三可能分別都唔大,但八同九個差別已經係幾何咁遠,九同十嘅差別真係紅顏禍水可以毁滅成個城市咁。

之後係女性容貌嘅外表吸引力對面試機會嘅曲線係指數曲線(愈靚愈多機會)、而男性則係線性曲(直)線

Google Trend揾nigger同kkk嘅次數透露咗奧巴馬上台前後美國人嘅接受變化;
推特(或者其它啦)嘅網絡欺凌就好似石刑咁,每人揼一粒都唔係致命傷,集體共犯的罪咎(collective guilt)。但佢同時又可以係武裝衝突嘅預兆,有軟體「Condor」發現如果運動嘅焦點人物用詞正面運動就會變化多端充滿活力但如果佢用字開始負面係咁屌就代表運動落緊下坡;

第三篇就開始拉遠多少少睇吓堆資料仲可以點用,例如:
唔同族群嘅異性戀同性戀男女用最多同埋最少嘅咩字詞形容自己?太大張清單了;
對照返全美搜尋色情內容中有5%係揾「gay porn」,而美國唔同洲唔同同性戀法律同社會氣氛都令唔同洲嘅官方同志人數同5%有出入,由北達科他州只有1.7%肯公開去到紐約願意公開嘅人數佔當地人口比例4%;
「DOLLY計畫」(Digital OnLine Life and You)點用推特嘅推文睇到地震震源;
Klout可以檢查你所有嘅社交媒體帳號再將你嘅影響力評分;
嗰幾間巨型科企已經可以喺你乜都唔使做嘅情況比你更清楚你,由政見性取向甚至智商,不過你都有免費用佢啲服務嘅;
私人公司就拎你啲料嚟賺,美國政府就有稜鏡計畫監控你。

本書主要講美國,會畀到大家新嘅角度去睇「大數據」可以做到嘅事,有好多章節都係用數據證明返一啲大家老生常談或者唔敢面對嘅嘢,之後筆鋒有少少轉變去憂慮但都係蜻蜓點水。睇完本書覺得中文名《我們是誰?》更切合,英文名我會預似係《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 》(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咁沉重但原來唔係,因為《監》都幾抗拒用咁嘅角度睇人類:「這個新觀點的核心在於將人類視為生物,人類就此化為「牠」、「他者」、可統稱為「牠們」的一群生物,是「生物群體中的個體」,萵苣、麋鹿、尺蠖蟲的差別僅在於複雜的程度。」

睇緊《我》嘅時候就記起Black Mirror有集我超中意又難得唔黑暗嘅叫Hang The DJ(兩年前就想講,到依加都未出),完完全全係依本書嘅補充材料,好似《我》作者嘅app咁,相信如果啲Big Tech可以分享哂所有資料溝埋整app,佢命中一定超高,但正如我睇完Hang The DJ後嘅感覺,一擊即中真係一定好咩?人生係咪要一擊即中?引《監》所講:「我們在確定性當中行進,一如智慧機器。為了他人強迫的集體知識,為了他們的保證結果,我們學會捨棄自由。」結婚生育率係為你同伴侶自己定係國家需要嘅社會穩定人口紅利?

話雖如此,我唔係話十分推薦《我》,但都值得一讀,因為睇得出佢同《監》唔同嘅係,《我》係睇緊「大數據」光明嗰一邊,始終依堆數字真係好幫到社會學家心理學家了解「我們是誰?」
最後加多句書中嘅希望:

「抺滅人性的不是數字,而是經過種種算計的決定讓人不再當人。」

中文書名: 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察學
ISBN: 978-986-0767-60-5
英文書名:#Dataclysm - Who We Are When We Think No One’s Looking
作者: Christian Rudder
翻譯: 林俊宏
出版社: #馬可孛羅文化
#讀後感 #圖文並茂 #書 #閲讀報告 #books #書籍介紹 #閲讀 #閲讀筆記 #閲讀筆記 #講讀 #閱讀 #閱讀報告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