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凭有据细数中国奶业“罪状”是否存在 行业平均水准仍任重而道远

夏冰雹
·
·
IPFS

就奶协会发布的通告细数了引起不适的几大罪状,我们有凭有据地来说明这些罪状是否真实存在,从而证明民族奶业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

产品质量不达标

细菌过多的牛奶,即使经超高温杀灭大部分细菌,并在短期内食用,残留于牛奶中的细菌代谢产物,仍会使人产生不良反应,如发热或关节发炎等。

例如,原料奶如果储存条件不佳,会造成嗜冷菌大量繁殖。在对牛奶加热灭菌过程中,嗜冷菌虽能被杀死,但它的代谢产物脂肪酶和蛋白酶仍可耐受高温,会在产品储存期间复活,造成牛奶蛋白质和脂肪被分解,继续影响液体牛奶的质量和品质,使牛奶出现凝块、脂肪上浮或味苦。还有,由于菌群总数的上升,导致后续杀菌时难以杀灭大基数的细菌群。再加上如果奶企不够正规,检验检疫不过关,就会增加不安全的因素。

图|嗜冷菌

有研究人员曾对经过消毒的原料奶和储藏的牛奶进行研究时发现,其中仍有20%的细菌未被发现,甚至有5%的细菌是金黄杆菌属 —— 其中有一种”布氏杆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城镇居民感染这种细菌的的比例从1999年的4.7%上升至2008年的6.5%。

菌落数的增加还会缩短保质时间。以新国家标准下(从原来的50万个菌落/毫升改成了200万个菌落单位/毫升)原奶制出的成品奶,其保存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3。如50万细菌总量原奶制成的巴氏奶保质期是7天、酸奶为14天;而200万细菌总量的原奶制出的巴氏奶保存时间则缩短为原来的1/3。

现在中国人常喝的液态纯牛奶,主要是超高温杀菌的常温奶。这种杀菌方法被国内大型奶企普遍利用,也就超市里常见的利乐包装的牛奶。新国标中的原奶菌落一旦增加,在储藏、运输途中原奶会可能产生毒素,即使通过超高温杀菌也很难完全杀死,不得不提高杀菌温度、延长杀菌时间。

世界上80%国家都会选用低温的巴氏杀菌牛奶,前提是能对原料奶的菌群总量控制在每毫升10万个以内,例如日本明治牛奶要求菌群数量是在5万以下。

除了蛋白质的变性之外,随着过高温杀菌处理时间的增长和温度的升高,又会使得牛奶营养流失严重,包括可溶性钙、维生素、乳糖、叶酸的流失。

例如,牛奶中的钙是一种活性物质,在65℃温度上就开始改变性质,90℃—100℃时是其敏感期,而超过137℃时,钙已经焦化,已没有吸收价值了。以糖味主要成分的碳水化合物,过度的热处理也会导致褐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乳企的解决办法是加入一定量的“奶品护色防褐剂”而至今找不到标准要求奶品护色防褐剂检测。

2

往牛奶里添加化学物质

让我们来看看蒙牛伊利的产品质量是否达标。 

三聚氰胺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不止是三鹿,蒙牛和伊利在当时也被监管部门责令。除了三聚氰胺,后续其他牛奶安全事件也频繁登上了各大媒体。

2007年蒙牛特仑苏还违法添加致癌物质OMP (Osteoblast Milk Protein, 造骨牛奶蛋白)”,有多种致癌风险,被国家质检局责令禁止;2012年光明乳业旗下的宝宝奶酪产品被曝含有乳矿物盐,在全国下架。




3

降低检验标准

蒙牛伊利指定的新国标中,蛋白质和细菌含量标准降低。

一,我国生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不低于2.95g/100g降到了2.8克/100克。

比较美国农业部对牛奶的规定,无论是脱脂、含脂肪比例1%、2%或3.7%的牛奶,蛋白质含量都在3.3克/100克之上。



图|美国农业部牛奶蛋白含量数据

《21经济网》近期发文回应,虽然行业标准降低,但是大部分奶制品的质量远超标准,“笔者登录了伊利、蒙牛、三元和光明四家乳企的京东自营旗舰店,找到了各家企业旗下最便宜的常温奶产品,在每个产品的营养含量表上,每100ml牛奶中含蛋白质均超过了3.0g,每一家企业的纯牛奶产品都高于食品安全国家生乳标准。” 但是,《21经济网》搜索的数据也仅供参考,因为只反应部分企业和部分产品的情况,全面的统计数据仍不足。

二,我国牛奶细菌含量标准从2003年不超过50万菌落形成单位/毫升调至不超过200万菌落形成单位/毫升。

横向比较,密歇根州立大学2016年研究显示,“中国的标准细菌总数(Total Bacteria Count)是200万菌落形成单位/毫升,相当于美国的标准培养皿计数标准(Standard Plate Count)。中国大多数农场的情况比这要好,但官方的平均水平仍然是16万。在美国的SPC标准是低于1万菌落形成单位/毫升,大多数美国农场维持在低于5千菌落形成单位/毫升的水平。”

图|密歇根大学研究网页

再看现行的欧盟对牛奶的法规,第853/2004号规定显示,细菌含量必须低于10万菌落形成单位/毫升,而食品经营者通常对高品质牛奶的生产设定更严格的限制3万菌落形成单位/毫升。

图|英国政府食品标准部门发布的有关欧盟牛奶法律的报告

我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生鲜乳样品中菌落总数的平均值为29.5万菌落形成单位/毫升。

也就是说,如果将我国与美国的标准相比,中国生乳的菌落含量是美国生乳的200倍(200万除以1万);若将我国牛奶的平均菌落总数与美国大多数农场相比,前者是后者的59倍(29.5万除以5千)。

如果将我国与欧盟的标准比,我国的菌落总数标准是欧盟的20倍(200万除以10万);如果将我国牛奶平均菌落总数与欧盟的大多数牛奶相比,前者是后者的9.8倍。

密歇根大学的报告还引述了2016年一项对27个中国农场的调查,“26%的农场运送的牛奶超过10万菌落形成单位/毫升,这一水平不符合牛奶销售的国际标准。只有11%的农场细菌含量低于每毫升1万。大肠菌群总数和实验室巴氏杀菌计数也有类似的百分比。显然,细菌质量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关键领域。”

三,咱们再看体细胞数,即来自奶牛的细胞(主要是白细胞)。奶牛如果得了乳腺炎,乳腺中的体细胞数量会增加,以帮助奶牛抵抗感染。体细胞含有脂解酶和蛋白水解酶,分别降解脂肪和蛋白质。牛奶中含有过多体细胞会增加牛奶脂肪和蛋白质的恶化速度。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牛奶平均含有体细胞17.2万/每毫升;2018年我国农业农村部对3299批次生鲜乳样品进行监测,体细胞数平均值为33.04万个/每毫升。因此,我国牛奶实际含有的体细胞仍高于美国,是美国的1.92倍(33.04万除以17.2万)。

图|美国农业部2018年牛奶体细胞数据报告


然而中国奶业为自己感到骄傲。《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9》宣布,2019年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到99.9%,远超国家标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自我评价与国际评价截然不同。

4

欺诈消费者

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的几年里,奶业依然问题频发。

2008年至2011年,蒙牛被爆出7次安全事件;2012年蒙牛被爆出冰淇淋工厂卫生事件。


2012年,光明奶在5个月内被爆出6次安全事件,包括菌落超标、酸败口感、漂浮塑料颗粒等。

5

左右国家标准

2011年《中国日报》的报道《谁在制订食品安全标准》通过采访魏荣禄和曾寿瀛等参与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制订讨论的专家,回顾乳品新国标出台过程。他们介绍,巴氏奶、生鲜乳、酸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初稿是由企业起草的,并对最终送审稿的标准为何发生变化表示困惑。

曾参与乳业国标制定的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说,乳业国标做初稿时,蒙牛制定巴氏奶标准,伊利制定超高灭菌奶标准,光明制定的是酸奶标准。

据魏荣禄证明,开始讨论乳品新国标时,《杀菌乳安全标准》与《灭菌乳安全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在前言就写清楚了,起草单位是黑龙江省卫生监督所和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鲜乳安全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也标明了起草单位是黑龙江省卫生监督所和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最后

当然,回顾过去十年乳业的发展,我国乳业的整体行业升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不可否认,比较欧美与我们的行业实际平均水准与检验标准,民族奶业仍任重而道远。

尽管奶协会能令全网删文,但是依然难掩公众对奶业的心切。中国作为全世界第二大乳业市场,而且对奶的需求还在不断地迅猛增长,民族大奶业更应加强社会责任感,而不是整日想着减税、降低奶标准、采用双标标准对待海内外居民。

我国消费者的未来,就是民族奶业的未来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夏冰雹Through knowledge, everyone can reach their full potential. 做独立的时代记录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冰雹书单|2024年第4期:思维突破与心理探索

清楚知道“你是谁”,才知道往哪走

冰雹书单|2024年第3期:正确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