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AccountlKiller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福音书摘要》:作者前言(第一部分)

AccountlKiller
·

按照耶稣本人的教诲,将四本福音书的内容合成为一本《福音书概要》,是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对我而言最没有必要的一件事就是让我的作品脱离福音书已经安排好的顺序。因此,任何阅读这本书的人都没必要期待我对福音书进行了位置上的改动——除了在最后那张索引表中列出的——我已知的几个部分外,其余内容大致上都没有发生变动。

就像你们接下来会读到的一样,特别是对于整本《约翰福音》,我没有进行任何上下文的位置调整——我的叙述完全按照圣经的原始顺序。至于为什么我会把《福音书概要》分成12个或6个章节(如果按照主题划分,把两个主题相近的章节归为一大章的话,那么本书只有6个章节),则是我在领悟教诲后的一个自然而然的动作。

划分每一章节的背后道理大致如下:

  1. 人是一个无限本源的儿子,但这种“父子关系”并非是出于肉体,而是出于灵魂。
  2. 因此,人应该在灵魂层面侍奉这个本源。
  3. 所有人的生命都共享一个神圣的本源,有且仅有它是神圣的。
  4. 因此,所有人在他的生命中都应该侍奉这个本源,这也是父的愿望。
  5. 只有实现这个愿望的过程中,人才能得到真理——也就是过上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6. 因此,对于那些渴望过上真正生活的人来说,个人愿望的满足无足轻重。
  7. 世俗意义上的、凡人的生活,是真正生活的养料——它们组成了有意义的生活。
  8. 因此,真正的生活突破了时间的束缚,它仅仅存在于当下的瞬间。
  9. 人生的时间性骗局在于:过去的生活和未来的可能遮蔽了存在于当下的——真正的生活。
  10. 因此,人应该奋起反抗,摧毁发生在过去和未来的、针对世俗生活的这场骗局。
  11. 但真正的生活不仅仅是活在时间之外——不仅仅是活在当下,它同时也是一种摆脱了个人主义束缚的生活。真正的生活向所有人敞开,并且在人与人之间的爱中得到阐明。
  12. 因此,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一个与所有人一起活在公共生活里的人,就等于是将他自己和父连结在一起——与本源连结在一起,与生命的根基连结在一起。

不难发现,每两个章节之间共享了一种“因果关系”。而在上述12个章节之外,本书还有几个附加的部分:一篇源自《约翰福音》第一章的导论——用使徒约翰自己的话来说,他在这一章总结了耶稣的教诲;另外还有一篇源自《约翰一书》的结论——使徒约翰写书信的年代似乎早于他写福音书的年代,这篇结论包括了我从之前学习到的所有东西中得出的一个一般性结论。

相对于全书的内容而言,导论和结论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因为它们只是给出了一个关于教诲的整体性视野。所以,就算把结论和导论都省去也不会影响教诲的意义——另外,一个更加直白的理由是:因为《约翰福音》和《约翰一书》的作者都是约翰,它们并不是直接来自耶稣本人。不过,我还是把导论和结论并入了本书,一是因为它们足够的简单易懂,二是因为它们对耶稣的教诲提供了一种合理的理解方式。与教会提供的奇怪解释不同,我选择的《约翰福音》和《约翰一书》既能互相印证,也能与耶稣的教诲结成一个整体。同时,这个结构还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向读者勾连出文本本身和其背后含义之间的关系。

在每一个章节的开头部分,除了留下一个简短的章节大意外,我同时也给出了对应的祷文——这些文字被耶稣当作范式教授给他的学生,让他们明白该如何正确地祷告。

而在我的这项工作即将完成时,我半惊半喜地发现——所谓的“主祷文”,其实不过是把耶稣在整个教导过程中表达的东西用重新“蒸馏”了一遍,并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下面这张表格中,我按照章节的顺序,给出了每个章节的题目,以及它们在“主祷文”中对应的意义。

  1. 我们的父——人是上帝的儿子
  2. 在天上——上帝是永恒的、灵性的生命之源
  3.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让这生命之源成圣
  4. 愿你的国降临——让他的大能彰显在每个人的身上
  5. 愿你的旨意成全——让这永恒之源的意志成为现实
  6. 在地上,如同在天上——既行在灵魂中,也行在肉体上
  7. 赐给我们日用的粮食——是世俗的生活构成了真正的生活
  8. 今日——只有把握当下,才把握住了真正的生活
  9.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要让来自过去的妄想和错误遮蔽了真正的生活
  10.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不要被这些东西欺骗
  11. 救我们脱离凶恶——如此这般,生活便不再被邪恶所掌控
  12.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它将成为你的力量,使你刚强,使你智慧

原手稿的第三个部分,也就是《福音书摘要》的完整版里,我事无巨细地描述了《新约圣经》的四本福音书重合的内容——没有遗漏任何东西。但是在你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的《福音书摘要》里,我省略了如下内容,包括:诸多神学概念、施洗者约翰的生平(出生、入狱和死亡),耶稣出生时的细节、耶稣的家系、耶稣和母亲玛丽亚一起逃往埃及的经历,耶稣在迦百农和迦南行的神迹:驱逐魔鬼,在水面上行走,让无花果树枯萎,让病人康复,让死人复活,以及耶稣自己的重生,另外还有耶稣在一生中应验的诸多预言。

在你读到的这个缩略版里,之所以我删除了上述内容,是因为它们中并不包含耶稣对世人的教诲,仅仅是描述了一些发生在过去的故事。尽管这些故事和耶稣的教诲并不矛盾,但同时也对耶稣的教诲起不到任何支持的效果。如果我在本书中的任何地方加入了这些内容,只会让我的行文变得更加复杂,它们只会成为一种累赘。在基督教中,耶稣所行的这些神迹只对那些不相信他的人有效——因为这些神迹为耶稣的神圣性提供了一些直截了当的证明。但对那些已经察觉到这些故事荒谬性,却依然对耶稣的神圣性坚信不疑的人而言,耶稣的教诲才是唯一有价值、有力量的东西。对于这些人而言,在本书中加入有关神迹的段落是毫无必要的。

在完整版里,每当我的行文超出了圣经的原意的时候,每当我进行插入说明的时候,每当我选择性忽略了一些内容的时候,我都会进行说明和解释。这些解释,有些是基于不同版本的圣经、有些是基于背景知识,有些是基于哲学上的考虑。不过在你现在读到的这个缩略版里,所有的解释和对教会的反驳都被我删掉了。此外,我还删掉了一些冗长的注释。我这么做的理由是——无论我把每个单独章节写的多么的详尽和正确,我都无法用理性去说服任何人,让他相信耶稣的教诲。耶稣的教诲为何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我不能用理性回答,也不能把答案分散在每一章或每一页的叙述中——因为耶稣的教诲是一个整体。对于任何渴求真理的人来说,只要他遵从内心的真实感受,耶稣那既明晰又丰富的的话语就会向他敞开大门。

考虑到我写的这本摘要和教会所接受的文本存在着不小的区别,我希望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能注意到如下几件事。首先,不要从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出发,认为四本福音书在字面意义上就是牢不可破的神圣经典。我必须指出的是,这种看法既是一种庸俗的妄想,与此同时,它也可以称得上是最具伤害性的一种欺骗。

其次,读者们必须明白——与柏拉图、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和马可·奥勒留不同,耶稣本人并没有写过任何一本书!耶稣从来都没有把他说出的教诲付诸笔墨,也没有像苏格拉底一样,试图用哲学家的姿态去教育人们——他仅仅是与在日常生活中和自己碰到的人说话,无论那个人是不是文盲。直到耶稣去世很久之后,人们才发现他说过的话语是多么的重要,人们进而认为,把耶稣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都记录下来,好像也不是一件坏事。于是在耶稣去世后的一百年中,人们开始撰写他们听说过的有关耶稣的故事,这就是福音书的由来。

另外,读者们还必须谨记——在当时,人们写了很多很多有关耶稣的故事,其中大部分的故事都失传了,还有一部分写的非常糟糕。然而,教会却是在没有经过精细挑选的情况下,把这些故事囫囵吞枣式地一并吞下,也不管选择的地方是否合理。这种做法和一条古谚不谋而合——“哪棵树上没有疤?”。教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从有关耶稣的文献中裁剪出了很多材料,然后将它们钉在了福音里,这让福音书看上去就像一棵满是疤痕的老树。其实在正统的福音书中,有一些现存的段落和那些伪经里的东西一样糟糕。同时,伪经的某些部分倒是写的相当不错。

不仅如此,读者们还应当记住,虽然来自耶稣本人的教诲是神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圣经里面的某几句话或者某几个单词也是神圣的。也就是说,就算是所有人都奉它为神圣经典的福音书,它也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神圣的。另外,感谢俄罗斯的审查制度,在全世界所有的受教育人口中,只有我们俄罗斯人可以对那些历史批评家的劳动成果充耳不闻——只有我们俄罗斯人天真地相信马太、马克和路加写出来的故事都是真的,也只有我们俄罗斯人相信这些故事真的是由各位使徒亲自并独立撰写。我们是那么的单纯,就像昨天才刚刚知道这些故事一样。

在科学曾给出的承诺纷纷破产时,读者应该记住,我们向那些兜售“灵丹妙药”之人提出索赔,就像我们本该在1880年代就做的一样——必须承认,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在本质上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我们的地球依然在太阳系的轨道上运行。读者还应该记住,那几本内容相近的“对观福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它们在我们的眼前现身时,更像是一系列缓慢积累起的口误叠加出来的结果,它们就好比是三块写满了错误的铭文,或者说它们汇聚了来自不同时代不同个体的思想和选择——无论怎么说,“对观福音”都不是圣灵对几位使徒的直接启示。要记住,上述使徒撰写福音书的目的,是要向众人讲述一个寓言故事。这一点虽然不值得被批评,但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意义来说也是毫无意义。如果你要问我这些寓言故事的真实性,我恐怕会说,只有那些极度虔诚的人们会信以为真。

在过去的十几个世纪中,福音书的内容有增有减,并且得到了各种各样的解读。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元四世纪之前,现在我们读到的这些福音书都是一些连续的手稿——没有标点符号。从公元四世纪或五世纪开始,福音书才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阅读,对它的修改也纷至沓来。和远古时期的版本相比,现代福音书中的修改之处有不下五万次之多。希望上述种种事实能够提醒我的读者,不要被惯性思维遮蔽了双眼——我对福音书的处理不是离经叛道,和过去的人们一样,我对福音书的理解也完全是从圣灵而来!

读者们应该记住,扔掉福音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段落,或者用更恰当的词替换吊其中的一些内容,这么做不仅不会对圣经的神圣性造成任何伤害,相反的是——如果不这么做,如果一个坚持认为某些特定的经文是神圣的,这才是应受谴责的、是无神论的行为。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愿寻求真理,不爱耶稣教诲之人才会固执己见地持有上面那种对圣经的看法。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