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JK talk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分享~與大家談「心」

JK talk
·
·
一直到早上醒來時,我才突然想通:「我的房間在三樓,但廚房在二樓,我怎麼可能聞到這麼濃郁的香氣呢?」可見得,聞到香氣的不是鼻子,而是我的心。起床後連忙到廚房取出吐司,果然是那股熟悉的香味,真的打從心裡覺得滿足。這也是「心」能跨越時間與空間功能的例証吧。

在佛教的經典上,「心」有很多種名詞的表達,可以說是「真如」、「妙明真心」,而更直接的說法就是「佛性」。楞嚴經的整部經典內容就是闡述什麼是「心」。先與大家說出解答:「心不離物,但物不是心,而且無法離開物看到心。」這個是標準答案,但卻很難懂。

但我想用一個簡單的自我探測的方法,來體驗心的存在。當然,若願意花時間去研究楞嚴經,可能會有更多的體悟。

首先,佛法經典上認為,每個人都擁有佛性,也就是心。個人的體會是,心是驅動我們生命流轉的核心,而身體只是心的工具,而靈魂比較像是用來操作身體的軟體,它將我們的心用來轉換成各種指令來讓身體活動。

但如何去體會「心」的存在?難道我們不是靠五官的功能在聽說讀寫嗎?

各位可以試試一個方法。首先,日常上我們常用身朵來聽聲音,所以我常以為是耳朵有聽的功能,然後在轉換到大腦裡,告訴我們聽到了什麼?有可能是喜歡的音樂或是討厭的噪音。但大家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在思考事情的時候,我們感知到通常是心裡的聲音,或說是大腦裡的聲音而不是文字。例如:我們想起某句話時,通常先在大腦出現的是那句話的聲音,當我們想要寫下來時,才會想到那段文字的樣子。如此來說,就已証明是我們的心在聽,而非耳朵聽。又設想一個天生聾啞的人,他的耳朵雖然聽不到聲音,但相信他的心裡一定還是有思考的聲音。如果能夠理解到這一層,就可以體會心的存在。如果能相信心的存在,也就能理解我們的生命絕非只是肉體的成長與消亡。只是我們習以為常地,透過身體感官來看世界,習慣以滿足生理的各項慾望而努力工作追求的目標。久而久之,我們忽略了,以為我們只是利用這身體的感官來體驗世界。

如果能理解到這一層,那麼恭喜你,最起碼你已經知道我們有「心」的存在。但我想再舉出一個例 証。

有一天晚上臨睡前我做了家人喜愛的「香草吐司」,調配好相關配料後,就把它放到麵包機裡製作,預計明天一早就可以有好吃的新鮮吐司可吃。只是當晚我入睡後,在半夜裡就一直在聞到那「香草吐司」的味道,也許是半夜肚子餓吧,那個香氣就一直傳到我鼻子裡,讓我好想嚐一口。一直到早上醒來時,我才突然想通:「我的房間在三樓,但廚房在二樓,我怎麼可能聞到這麼濃郁的香氣呢?」可見得,聞到香氣的不是鼻子,而是我的心。起床後連忙到廚房取出吐司,果然是那股熟悉的香味,真的打從心裡覺得滿足。這也是「心」能跨越時間與空間功能的例証吧。

曾經有不只一位朋友對我說,他覺得這一生過得好辛苦,如果生命真有輪迴,那麼他下一生絕對不要再投胎轉世了,因為生命對他而言充滿了苦痛。然而,決定輪迴與否的其實是自己的「念頭」。不論大家是否相信有所謂輪迴轉世。但我想先提出如果有輪迴這件事,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從佛法中「業力漏盡、無餘涅盤」的觀念中理解到,造成我們不停輪迴的因,就是我們的「念頭」。是我們的「心」產生的念頭,讓我們以為還有「之後的.......什麼」存在。法鼓山的聖嚴師父曾說過,事實上我們以為的這一生,就是我們以為的「第一念」。意思是,就只是一個念頭的存在罷了。只是我們用來後的每一段生命體驗,去緣那個第一念。這就像是,為了實現生命中某個幸福的理想,卻接續著一個又一個的慾望而難以滿足,一而再、再而三的追尋。而輪迴也是如此。總有個此生未完的願望,而再次輪迴。但如何做到真的不再輪迴呢? 我覺得就是真正理解到沒有「第二念」。也就是專注地活在當下,對未未不抱持煩惱,對過去不悔恨,當煩惱斷盡後,就能夠真正取脫。當然這要經過長久的練習。因為就算心中抱定下世不願再來,但根本的原因是此生太苦而不願再來。一但心中懷著這樣的念頭時想扔下的生命中痛苦的記憶,同樣地對這一生中仍有的美好事物卻是難以捨下的,於是念頭沒有斷盡,下一生還是會再次輪迴。

是我們的心造就了此生與來生的輪迴不已。因為生命歷程總是如此虛幻又如此真實。凡夫如我,也還未能斷盡此生的煩惱,但還好能體會到「心」的存在,每當心裡起煩惱時,常常可以自我提醒地知道那是妄念,是跟記憶打架,因此多少也能減除一些無明煩惱。常常在心中牢記著:「這只是一念」讓煩惱心不再起落,會找到得以安定平靜過生活的方法。與大家分享,我對生命的體會與觀察。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