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積累、帝國消耗說

何補齋
·
·
IPFS
·

劉仲敬,網路人稱「阿姨」,論史評事,獨有見地。算起來,年紀應當比我還小一點,能讀這麼多書,提出獨樹一幟的說法,實在是非常厲害。(至於他的看法你是否同意,那是另一回事了)

阿姨理論中,常提到「封建累積、帝國消耗」。是說封建制度是文明的累積階段,這段時間越長,累積的文明能量就越多。直乃稱之為封建「德性」。

封建領主與其臣民間,有極為堅固且複雜的權利義務關係,不容輕易更動。封建臣民看似沒有自由,但實際上受到封建領主的強力保護。這種封建制度,不只存在傳統的莊園,各種中世紀的工會(如鐵匠、肉商、磨坊....等等)與其會員之間,也存在這種封建關係。

封建毀滅,帝國出現之後。人民與帝國之間,便失去了封建領主這個中間層的保護,變成編戶齊民的吏治國家。官吏與帝國是一體的,人民在帝國之下,編戶齊民,變成散沙化的個體,這種原子化的個人對於帝國徵用其資源,沒有抵抗力可言。

在人性追求享樂、嚮往繁華的驅動力之下,個人的資源會被無止盡的集中到帝國中心,產生帝國的文明盛世。但這種盛世是一種消耗、是一種鋪張浪費,一旦民間由封建累積的資源被消耗完畢之後,帝國就會崩毀。

如果帝國崩毀,散沙化的個人,並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官吏(儒生、共產黨員)知道這一點,所以會盡全力維持帝國的存在。但總是會有維持不下去的時候,當那一天到來,便會出現張獻忠社會,如「七殺碑」:殺殺殺殺殺殺殺。散沙化個人所組成的社會,會遭到人口滅絕的後果。

這是中國歷史上反覆出現的現象,常稱之為「一治一亂」,以前上課的時候,對這種亂時的慘狀,老師總是輕輕帶過,迴避使用「人口滅絕」、「人口替代」這種強烈的字眼。而會用文言文,如十室九空、餓莩遍野之類的成語,來拉開與殘酷現實的距離感。

美國各州各有各州的憲法,州權與聯邦權常常在打官司。比方說:墮胎是不是聯邦政府可以管的,就吵了幾十年,美國總統常要賭上政治生命來處理這個問題。這種各州獨立的制度,便有遺傳到封建制度的精神。參議院的存在,讓人口較少的小州擁有投票權,可以否決眾議院(基本上依人口比例選出)的決定,確保地方利益(小部分人的權利)不會為國家利益(大部分人的權利)而輕易犧牲。

中國這種共產黨一把抓的制度,便是中華帝國的餘緒。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下,人民散沙化的程度,比起孫文時代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大清皇帝治下,宗族長老們在地方上,多少是和帝國分享一點自治權的。劉仲敬因而預言,中國再次出現張獻忠社會,只是早晚的問題,而且恐怕日子就不遠了。

關於阿姨以上「推崇封建,抨擊帝國」的觀點,我原本以為是言前人所未言。不過,其實不是,前人已有言之。

在《余英時談話錄》中,余英時教授說過這麼一段話:

中國不是沒有精神力量,但是沒有組織的精神力量。我到比利時去看國都,國會的文檔寫明工會代表、商人代表、封建領主代表,都是對皇權加以限制的。英國的大憲章就是地方諸侯要限制皇帝的權力,這是在十二世紀,在中國是宋代。換句話說,要有社會多種勢力, 皇權就相對減低,,以南北朝皇室的力量弱,大族的力量強。這幾十年來,有人說中國是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如果真是封建,皇權就受到限制了。日本是真的有封建,所以它的皇室並沒有力量。中國吃虧在沒有封建,封建消滅得太早,就沒有東西可以跟皇權對抗了。社會上有大的勢力,皇權不得不低頭。一個人統一了天下,貴為天子,為什麼要受限制呢?這不能罵中國不行,因為是許多歷史因素造成的。

除了最後兩句,講的道理基本上和阿姨是一樣的。

至於最後兩句,乃是余英時的溫情喊話與劉仲敬的殘酷預言相對。其實,兩者或許是併存的,只看讀者怎麼想這件事。如果是想:「哎呀!對嘛!余英時都說了不能罵中國不行,這是許多歷史因素造成的,所以現在的我還是好棒棒,是以前的人不行,過去的歷史出了問題。」

沒有自我反省的人或社會,也許就真的得面對阿姨的預言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何補齋竊思平生所學,何補於國計民生?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