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1|貝佐斯談工作生產力、「中文 YT 第一人」李子柒回來了!

閱讀筆耕
·
·
IPFS
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美國作家 F. Scott Fitzgerald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閱讀筆耕,目前和雨果.Hugo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每週一上午六點迎接創作美好時光。

  •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 瓦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從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使用我們的折扣碼「IMOYU92」,額外享 92 折優惠!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好一陣子沒這麼緊鑼密鼓了!

和大家預告【創作者經濟 IMO】在 11/22(五)與 11/27(三)晚上各會舉辦一場語音活動,詳見週報結尾段。

近期創作圈最重磅的消息,非「中文 YT 第一人」李子柒復出莫屬!我們揀選了一篇專訪和文章(整理包),帶大家深入了解她的故事。


❏ 本週焦點

🔸 貝佐斯談工作生產力
🔸 李子柒復出前專訪,講述她 3 年隱退的生活和復出的全新計畫
🔸 你的故事裡你就是專家!從分享經歷到商業化的 3 個思考重點
🔸 工作坊是什麼?如何舉辦一場解決問題的工作坊?
🔸 想好問題比想答案還要難
🔸 AI 加速生產力,但「細節」仍需時間累積
🔧 如何從 Reddit 挖掘價值百萬的產品創意
🔧 定價心理學:用 42 個技巧提升你的銷售
🌍 從安樂死到拯救美國,一文回顧網紅松鼠 Peanut 的前世今生
🌍 比特幣的 7 種估值模型:從 50 萬到 2400 萬美金
💪 主編後記:沒有公式,視覺化理解 RSI 相對強弱指標


貝佐斯談工作生產力 by 游舒帆

幾個有趣的地方:

⭓ 最喜歡的部分是技術,最不喜歡的地方是處理組織議題

處理組織,就一定會動到人,過程中總難免會面對各種衝突與情緒,處理這些事非常耗能,即便你很擅長,你也很難從中獲得能量。

⭓ 個人行程安排,沒有清楚的行程表

對於會議,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如何用來解決重要的事,而非變成例行任務。與其有效率的進行例行任務,不如花時間討論重要的事。

⭓ 為什麼不要用投影片開會

準備六頁 A4,讓大家在會議開始前先閱讀(每個人都掌握必要資訊),讀完後針對需要討論的地方進行討論,這才能真正找出值得討論的議題,而不會把會議的主軸寄託在報告者一人身上。

雨果・Hugo 🙋 IMO :重新理解會議的意義

開會的目的並不在於會議本身,而是在解決尚未達成共識、懸而未決的問題。如果會議只是針對書面資料照本宣科,而沒有進展,那也不是理想的狀態。

我遇過不少長官,最喜歡開會下達待辦事項,這部分有沒有必要,就不在討論範圍內。我的觀察是,對於這些動不動要開會的長官來說,會議是他們權力展現的舞台,即使下達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即使被詬病是官僚作風,他們仍在所不惜。

有一天,當有人發現即使不開會,組織仍然能夠順利運作,甚至因為大家時間變多了而運作得更好,長官也願意去重新理解會議本身的意義,那才有可能翻轉。


李子柒復出前專訪,講述她 3 年隱退的生活和復出的全新計畫 from 無道書院

閱讀筆耕 🙋 IMO :用故事回應時事

訪談中有一段,主持人問李子柒:「這幾年有越來越多人推出與你風格相似的作品,你會不會擔心觀眾的審美變了,自己不再那麼獨樹一格?」

我超欣賞李子柒的回應。她先分享了一段自己去學習快要失傳手藝的故事(經驗),然後自然地帶出她的想法:許多傳統文化就像一位年邁的老人,渴望在這個不再那麼需要他們的時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點價值。而今天有越來越多做傳統文化自媒體的人加入,那位老人也因此被更多人看見和喜愛。這是整個社會共同參與的結果,光靠她一個人,是無法形成如今這樣的局面。所以,作品是否獨樹一格,反而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用故事回應時事,再帶出背後的寓意,無論在寫作還是談話中都很實用。


你的故事裡你就是專家!從分享經歷到商業化的 3 個思考重點 by Carry Kuo

Q:不知道該怎麼起步,我總覺得自己不是什麼大專家,怕分享出來沒人想看。

A:其實,只要比別人領先個 2、3 步就夠了。大多人們想看的是「共鳴」,而不是那些高深到聽不懂的理論,將自己的經歷濃縮成文章或社群貼文,不用一開始就求完美或是長篇大論,先做出最小可行性產品(MVP)。

Q:開始分享之後,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呢?

A:持續、穩定的創作。可以像專案排程一樣設一些小目標,比如一週固定分享篇數與發佈時間、或是每月增加多少追蹤者;有了目標和排程,創作就會有規律,也比較不容易懶散。

Q:有沒有機會讓分享變成商業行為?

A:可以嘗試擴大受眾來接商業廣告,也就是所謂的業配文章⋯⋯另一種是找到精準受眾的痛點,確認自己可以提供的核心價值,像是這個方案可以如何幫助顧客縮短學習曲線,進而省錢、省時間,進而提供專屬的服務。

閱讀筆耕 🙋 IMO :兩種風格一次看

這篇文章很有趣,兩種風格一次看!

  • 上半部用「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透過 3 個提問的解答,自然帶出文章的核心重點。

  • 下半部則採「簡報式」呈現,每個段落就像一張「投影片」,把上半部埋在內文裡的鑽石挖出來,再加以強化說明。

日常對話結合專業論述,雙重風格並用,好讚啊!


工作坊是什麼?如何舉辦一場解決問題的工作坊? by Yuki

工作坊的重點是要大家一起達成結論,降低參與者的門檻,讓成員更願意且有信心能主動參與;在《The Workshopper Playbook》書中,列出了4C 的框架:

⭓ Collect

團隊成員一起收集目前的狀態與想法,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便利貼上,透過可視化的方式,讓所有人都可以理解(資訊同步)。

⭓ Choose

選擇我們應該專注在哪些項目,而哪些問題現階段可以先忽略不計。通常可以在這個階段,再補充各個分類的優缺點,讓大家在決定前,有一樣的背景知識。

⭓ Create

這個階段已經收斂出幾個核心的問題,我們可以透過 HMW:「我們可以怎麼做呢?」、「How Might We....?」的問句框架,讓大家盡情發揮想法。

⭓ Commit

接下來需要選擇到底團隊要優先從哪些解決方案下手,可以使用 Effort & Impact 的矩陣,幫助大家快速判斷各個解法的投入成本與效益。

閱讀筆耕 🙋 IMO :工作坊優化全攻略

幾個月前,我才剛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工作坊」體驗,所以這篇文章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

回想那次工作坊,有些設定和這篇文章提到的原則不太一樣,例如當時沒有用匿名方式 Collect 想法,而在 Commit 階段是靠投票和創辦人的決定,並沒有用 Effort & Impact 矩陣⋯⋯發現文章裡提到的方法其實更完善,簡直是一本面面俱到的攻略秘笈。

未來我也有舉辦工作坊的需求,幸好先看到了這篇好文,受益良多。


想好問題比想答案還要難 by 李元魁

往往每個問題都能不斷的繼續切、一直切,直至該問題能引導我們思考的事物真正的本質。因為事物通常是錯綜複雜的,而且思考的產物往往伴隨一個人的經驗、閱歷及立場。

AI 很厲害,但是它終究少了關於「這個人(通常指你)」的經驗、感受及閱歷。 所以它會有一套標準答案,但這個答案並不一定適合你。

正因為很多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此人們如何「主動選擇」調理問題要用的材料就成了最寶貴的動作。

而我們找出答案的方式,就是一次次找到大問題背後,錯綜而成的多個問題背後的核心,然後想出我們的「局部最佳解」。

AI 加速生產力,但「細節」仍需時間累積 by Manny YH Li

很多人說有了 AI 就不需要閱讀、甚至不需要(那麼辛苦地)創作了。我對於「不需要OO」的論述總會打個比較大的問號,因為每件事情都有不一樣的等級,畢竟你的閱讀不是我的閱讀。

更深層的問題或許是「不需要」的那條分水嶺在哪,以及超出那條分水嶺的所有事物其價值何在。

例如,AI 能幫助到的閱讀也有一條分水嶺,姑且稱之為「掌握細節的能力」。對於大概知道一本書的內容,AI 是充分的;但如果想要透過細節來得到更多啟發,那麼我半年來的體會是 AI 還做得不夠好。

問題是:細節有何用?老波的文章啟發了一個好答案:細節是累積「體會」的原料。用老波的話就是:細節是培養「品味」的養分。

每個人都應該擁抱 AI,但生產力(帶給他人的價值)跟體會/品味(自我追求的價值)是兩回事。AI 也許加速了前者,但不一定能加速後者。

閱讀筆耕 🙋 IMO :細分局部再和 AI 討論

這兩篇文章有著類似的反思,所以收錄在一起。

不管是怎樣稱呼(個人經驗、感受、閱歷、體驗還是品味⋯⋯),用屬於你的切角,去抽絲剝繭命題,細分出幾個局部再拿去和 AI 討論,這才是更好的 AI 打開方式。
 

雨果・Hugo 🙋 IMO :AI 省下時間轉投入生活體驗

AI 工具的生產力超級強大,創作者若能善用肯定可以省下大量時間,將這些時間轉投入體驗生活累積經驗、發展獨特觀點等,讓自己光速成長。


創作者與數位生活

如何從 Reddit 挖掘價值百萬的產品創意 by MapleShaw

用 Google 高級搜尋,配合「這些」關鍵詞組合。找到結果後,重點關注用戶心聲。

記住,最好的創業點子,往往來自於解決真實存在的問題。

閱讀筆耕 🙋 IMO :代換成台灣人的情境

site:https://www.ptt.cc// "[你的领域]" + "心得"
site:https://www.ptt.cc// "[你的领域]" + "評價"
site:https://www.ptt.cc// "[你的领域]" + "推薦"

site:https://www.dcard.tw/f/ "[你的领域]" + "心得"
site:https://www.dcard.tw/f/ "[你的领域]" + "評價"
site:https://www.dcard.tw/f/ "[你的领域]" + "推薦"

從這些搜尋結果頁(SERP)洞察需求,並提供解決方案。


定價心理學:用 42 個技巧提升你的銷售 by 小馬宋

出自於《Methods of Persuasion》作者寫的一篇關於利用心理學原理定價的文章。

該書主要講述如何運用心理學技巧影響人的行為,可惜目前沒有中文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亞馬遜購買英文版。

這篇文章有一萬多字,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太長了,但內容非常實用。如果一次看不完,建議收藏起來以備日後查閱,或者轉發給需要的朋友。


創作者經濟與 Web3

從安樂死到拯救美國,一文回顧網紅松鼠 Peanut 的前世今生 from PANews

迷因幣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僅僅吸引加密愛好者的範疇——它們已經成為向新手介紹加密的最強大門戶。

PUNT(Peanut the Squirrel)屢破新高再次展現了迷因幣的獨特魅力——它們刻意擺脫了傳統的加密貨幣敘事遊戲,轉而擁抱社群和具有娛樂性質的基本價值,並在自由的氛圍中表達普通人群的訴求。

閱讀筆耕 🙋 IMO :自由與平等

迷因幣(Memecoins)不僅有趣、有梗,充滿話題性,還具備凝聚社群向心力的特質——因為自由與平等。

  • 論自由,本文提到,迷因幣可以是自由氛圍下表達訴求的媒介,而馬斯克和川普更是利用此特性炒熱話題的高手。

  • 論平等,相較於 VC 幣(超過 51% 供應量分配給團隊和投資者),迷因幣強調公平發行,人人有同等的參與權利。

未來的加密貨幣世界,不只市值,還有現實世界影響力,都會有迷因幣的一席之地。


比特幣的 7 種估值模型:從 50 萬到 2400 萬美金 by starzq.eth

估值模型一:黃金替代品估值模型二:全球資產替代品估值模型三:Stock to Flow Model(庫存流通模型)估值模型四:Long Term Power Law(長期冪律預測法)估值模型五:名人喊單估值模型六:美元通貨膨脹模型估值模型七:基於生產成本


電子報的最末,要向你預告近期【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有兩場,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 IMO 人物誌|比特幣是什麼?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加密貨幣如何購買與配置

閱讀筆耕將繼續擔任嚮導,以淺白的方式(零基礎能聽懂)探討初來乍到 Web3 世界的新手投資者/創作者們,所須掌握的先備知識。

誠摯邀請你的參與 💪!

❍ 時間:2024/11/22(五)21:00(時長約 1 小時)
❍ 地點:Google Meet
❍ 主持人:阿奶幣遊記
❍ 嘉賓:閱讀筆耕 Leo 


❏ IMO 人物誌:脆狂人Boison 3個月暴漲1萬粉!?陸海空三軍策略應用全公開!

你知道脆自介的好壞攸關流量嗎?
要如何用三軍策略佈局才會引爆流量呢?
脆流量能夠變現的關鍵又是什麼?

繼上次 Boison 分享超強筆記術後,再次邀請他以自身操作脆經驗,分享 3 個月暴漲 1 萬粉絲的復盤心得,你千萬別錯過!

❍ 時間:2024/11/27(三)20:00(時長約 1 小時)
❍ 地點:GoogleMeet
❍ 主持人:雨果・Hugo
❍ 嘉賓:Boison

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美國作家 F. Scott Fitzgerald


❏ 投資加密貨幣,懂這些就夠了!呢喃貓課限時特惠優於 68 折!

  1. 投資加密貨幣,懂這些就夠了!從新手到穩健獲利的全方位幣圈入門課

浩瀚的區塊鏈世界不是只有比特幣而已,如果你想要有系統地學習這些知識,並且不受人數、時間、場地(海外地區朋友敲碗已久)的限制,不妨研究看看(加密貨幣課程怎麼選?),報名腦哥親授這門 100% 新手友善線上課程。

  1. 股票操盤人轉戰幣圈! 精選 10 招實戰獲利策略

另一門課重視實戰,由美國私募基金分析師領軍的專業幣圈投資顧問團隊「呢喃貓」手把手帶大家從已習得的知識基礎上,把一身的武功實際運用出來。

3. 聰明理財 x 精準投資 | 揮別窮忙的 5 分鐘高效加密貨幣投資攻略

最新上線,募資超早鳥優惠價!這門課程專為忙碌的現代人設計,從個人風險評估到 3 大交易指標與量化工具,教你建立一套每天只花 5 分鐘的加密貨幣理財系統,由知名理財專家亨利溫與資深交易員跳跳聯手授課。

不論你是完全零基礎的投資小白,或是希望提升獲利能力的新手,都是最適合這些課程的學員;還可以在學員專屬 LINE 社群即時交流,閱讀筆耕也在群裡,歡迎前來與我相認喔!😊

結帳時輸入【創作者經濟 IMO】專屬優惠碼「IMO300」,都可以折減 300 元,讓我們在 Web3 世界裡一起成長學習,還要獲利!💪


❏ 主編後記:視覺化理解 RSI 相對強弱指標

這個禮拜,我在溫習以前接觸過的技術指標,能不能不看公式只說故事(闡釋),並順勢把指標應用時的注意事項說清楚。

是的,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

我第一個瞄準的對象是 RSI 相對強弱指標,請見以下 👇

—————————————————————
升級訂閱解鎖更多賦能
creatoreconomyimo.su...

- 獲得週報、人物誌 Writing NFT
- 週報:主編後記
- 人物誌:語音訪談無限回放
- 卡片盒筆記:白板原始連結
- 不定期空投派發
- 年度訂閱享 17% 折扣

—————————————————————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卡片盒筆記 ze7|靈感不是偶然,而是可以設計的系統:播種子與巡田水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9|不是做自媒體,是做自己「有興趣且能掌控的事」

閱讀筆耕|送你錢 SOLV 空投!幣安 Megadrop 積分任務手把手圖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