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位改變歷史的取樣先鋒 - 下》|DigiLog 聲響實驗室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看了幾位、幾個對於取樣音樂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的人們,現在,讓我們繼續介紹下去。
► Art of Noise(1983 – 1990;1998 – 2000)
來自倫敦的 Art of Noise 是第一個嘗試用電腦製作現代音樂的流行電子團體。
Art of Noise 平時鮮少露面,樂團由 Trevor Horn 創立。在取樣尚未在電子音樂使用時,他們創立一個新的時代。
他們靈活運用人聲取樣與 80 年代中期重要的音樂元素,像被認為是第一個用取樣結合 sequencer 製作的 Bass line: Moments in Love 與 Close (To the Edit)。
這個團體運用許多新科技來拼貼聲響,像是使用在現今 (2022) 已成為經典的 Fairlight CMI 數位取樣合成器 。
► Steinski(1983 – 1989)
Steve Stein (Steinski) 也是將取樣帶到另一個境界的重要人物,同時也引起大家討論有關取樣的權利與聲音使用付款。
在他 1983 發行的第一個的取樣集合 Lesson 1 (The Payoff Mix)。取樣來自不同地方的地下 hip-hop 歌曲,集結成充滿廣大想像力的作品。這張唱片也定了一個 Remix 標竿,並影響了一整個世代製作人。
Lesson 1 的由來是一場 Remix 的比賽,由 Double Dee (Douglas DiFranco) 用八軌道的錄音器與卡帶將每首歌錄製。隨後,他們也發行了「Lesson」混音系列,內容擷取了電視、電影、電台廣告,或是不同類型的音樂,將這些風格做混搭,有時候一首歌的取樣數量高達 60 個。
► The Beastie Boys(1981 – 2012)
來自美國的 hiphop 三人團體 The Beastie Boys 成為 80 年代取樣文化的典範。他們第一張錄音室專輯 Licensed to Ill (1986),這也是第一張得到 Billboard 排行冠軍的饒舌專輯。大家對這張專輯精巧的取樣技巧有很大的讚賞,特別是他們超越了曲風種類,將饒舌結合經典搖滾樂團,像是 Led Zeppelin 、 Black Sabbath 、 AC/DC 或是 The Clash。
三年後,Beastie Boys 第二張專輯 Paul’s Boutique 永遠的改變取樣與 hiphop 的里程碑。幾乎整張專輯用取樣來創作,也將取樣作多層次的疊合。然而,即便他們花了超過 250,000 歐元在購買取樣的版權上,美國法院依舊宣稱這張專輯侵佔了智慧財產權。
► MARRS(1987)
由 A.R. Kane, Colourbox 、 DJs Chris "C.J." 、Mackintosh 與 Dave Dorrell 組成。MARRS 在 1987 發行 Pump up the Volume 也是音樂取樣史上重要的一刻,影響了 house 音樂與純器樂的 hip hop 之後的發展。
這首歌標題來自 Eric B. & Rakim 的取樣,其中混合大量的刷碟效果與眾多的取樣元素;當時這首歌是英國歷年以來,最熱門的 House 歌曲,因此也帶動了這個曲風在歐洲的流行。
可惜的是這個團體後來因為意見不一而解散,Pump up the Volume 也是 MARRS 第一也是唯一的一張發行。
► Public Enemy(1986 – 現今)
有一些團體比 Public Enemy 更注重 hip hop 取樣的音樂性,因為就像 Chuck d(Public Enemy主唱)自己講的,他們覺得饒舌樂嚴格來說不算音樂。饒舌才是重點 ,音樂只是附屬的。
這段話也代表了他們第二張代表作,It Takes a Nation of Millions to Hold us Back (1988),天才般的將上百部音樂劇與談話的取樣同時使用。
Public Enemy從很多跟他們同期的人犯下的錯誤當中學習如何去規避版權的問題,像是只擷取非常短的時間,或是將取樣做很大量的調整,因此光用聽的根本很難去辨認出這些取樣原來的出處。
► John Oswald(1974 - 現今)
來自加拿大的作曲家 John Oswald,在 1989 發行了以 Plunderphonics 為名的 CD 。這張專輯由 24 首歌當作素材,包括 Metallica 、 Stravinsky 與 Michael Jackson。Oswald 也寄他的音樂樣品給每位創作者,表示將發行這張非營路專輯。
但因為法律的威脅與庭外和解,而帶來兩個月的限制條款,Oswald 放棄保留它的著作。事實上,Oswald 在 60 年代就發明了 plunderphonic-style 這種作曲技巧。
1993 他 20 分鐘的曲子 Plexure ,很有野心的嘗試用 microsample 取樣整個歷史的 cd 音樂唱片。然而,Plunderphonics 卻在當時意外流出,更成為地下音樂的經典,這張專輯也成了他的代表作。
► DJ Shadow (1989 - 現今)
DJ Shadow 1996 的專輯 Entroducing 可以說是第一張全取樣於現有的聲音素材的專輯,這張專輯也打破當時大家的思維。
他獨立創造新的取樣技巧,改變了整個音樂風格的感覺,令人驚艷的是,他整張專輯只用一台 MPC60 取樣機就完成。
雖然 DJ Shadow 不認為自己帶來了音樂革命,但 Entroducing 這張專輯展現了這種來自「其他音樂」的「音樂」,解放樂曲的可能性,而非僅僅竊取他人取樣而已。
► The Avalanches (1997 - 現今)
接續在 DJ Shadow 之後,澳洲樂團 The Avalanches 在千禧年發行 Since I Left You 專輯,又是取樣與 plunderphonics 藝術另一個里程碑。
這張專輯用 Yamaha Promix 01 數位混音器與數台 Akai S2000 取樣機,使用超過 3,500 個世界各地、不同音樂風格的取樣。
Since I Left You 在取用範圍極廣的取樣而獲得很多迴響。由於這些取樣的版權需要被處理,導致這張專輯延後發行,樂團也花了很多力氣尋找這 3500 個取樣到底源自於哪裡。
► Girl Talk (2001 - 現今)
受 plunderphonics 的 John Oswald 啟發,來自美國 DJ Gregg Gillis (假名: Girl Talk) 從高中就實驗數位取樣,並發行了五張「mashup」為基底的專輯。
Gillis mashup 大量使用未經授權的取樣,依據合理使用原則來當作保護,Gillis 目前尚未被主流唱片公司所指控。
他表示:這些音樂中使用的取樣都已經被大量調整,因此不構成違反著作權;若是這些音樂公司花大筆的鈔票,也不見得能贏得官司。
► Danger Mouse (1998 - 現今)
Brian Burton (aka Danger Mouse) 在 2004 年發行了 The Grey Album 後,在取樣上充滿突破,用這張 DIY 的製作帶來了一場炫風。
這張專輯的主要概念是使用「mashup」的手法,取樣 The Black Album 專輯的 Jay-Z 的人聲,搭配 The White Album 的 Beatles。打破音樂種類的界線,更帶來之後網路的 remix/mashup 文化。
在 The Grey Album 發行之後,很快地被 EMI 禁止,也因此創立了「灰色星期二」,也就是這張唱片可以在這天從 170 個網站免費下載。
► Cassetteboy (2000 - 現今)
Cassetteboy 由 Mark Bolton 與 Steve Warlin 組成,他們的取樣方式可以追溯於具象音樂與 Plunderphonics。
從電影、電視、廣播,到流行音樂的內容,諷刺性的用影片發表剪輯片段。製作的方式從卡帶的切片進步到用聲音剪接軟體編輯。
Bolton 與 Warlin 的「聲音玩笑」以免費的方式讓大家取得,以為了防止著作權的法律。因此當他們的影片有超過百萬的點擊率,Cassetteboy 並未從中獲得任何金錢。版權擁有者向 Youtube 要求撤下他們的影片,因此這些 「mashup」在網路上消失數個月。
結語
"取樣" 這件事在現代音樂製作中,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看完這兩篇文章後,希望大家也能更進一步的瞭解、甚至是開始探索這一個電子音樂中相當重要的領域。
關於我們 —
我們是 DigiLog 聲響實驗室,專注於電腦音樂、合成器、聲音技術及數位音樂等相關領域,無論是數位音樂或是類比合成器,DigiLog 期待讓每個人都能發掘聲音的不同面向。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