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Coin 狂想曲 | 全球華人文化的想像之城

MonicaLee
·
·
IPFS
·

既然主題是LikeCoin狂想曲,所以我就真的來狂想。只不過好像太狂了點,想到德國古城的發展模型,大家先別說我唬爛,之所以講古扯當年,是因為這種百年老城的發展模式和Matters X LikeCoin這個社群有些共同之處。

德國社會學兼政治經濟學家Max Weber認為城市的發展動能來自市集廣場上的頻繁交易。大量商業交易與交易衍生的社會網絡催生各種連帶的服務,推動了制度與組織的發展。只要觀察幾個德國老城就可歸納出一些空間特徵,老城區的中心通常是個市集廣場(在現代通常是觀光景點)。人群、商品、訊息在市集廣場大量交流,促使廣場周圍四種基礎機構的發展。第一是政治/行政中心,廣場旁幾乎都有個市政廳。第二是宗教中心,市集廣場旁通常會有座大教堂。第三是金融中心,廣場旁邊通常設有兌幣交易所、銀行、商人的辦公室。第四是知識中心,教育機構(訓練各類學徒)、圖書館、檔案館(收納城市的財務、法律等文件)。市政廳和大教堂因為建築規模大,功能也非常限定,到了現代難以改為它用,通常是保留原功能順便當觀光景點。第三、四類機構,到了現代通常成了餐館、遊客諮詢中心,銀行總行、品牌旗艦店或飯店,偶爾是博物館。

再回到十五、十六世紀左右,以市集廣場為中心發展出一條條街道,通常由各類工坊、商鋪與新興市民階級住所(透過買賣累積財富後在城鎮定居)所構成。一位住在農村的農夫帶著雞蛋、穀物、幾隻小羊前往城鎮的市集廣場販售、順便和其他攤販交換資訊。賺來的錢跟街上的鐵匠買了個耙子和幾個水桶後再回家。城鎮的服務網絡支援他在農村的持續生產,好讓商品再度流入城鎮。同時,在工匠街上,木匠需要與鐵匠合作,才能製造出一個水桶或馬車車輪。若要蓋房,石匠、泥水工、木匠與鐵匠必須通力合作,他們的工坊通常不會距離太遠。以貿易市集為中心,連帶形成提供各類服務與商品的市民聚居區。居民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這種經濟體推動了城市的運作,並支援周遭的村落。

我用這樣的城市發展模型來思考Matters X LikeCoin的可能。Matters作為文字創作與思想的平台,LikeCoin作為一種加密貨幣,貨幣與文字的本質都是交流,透過頻繁往來才能創造價值。馬特市這個線上社群是網路時代的產物,但離不開小城鎮的原始結構本質。每個馬特市市民都是生產者,也是需求者。大量的交流與交易能創造各種經濟與社交上的新可能、刺激新功能的研發、甚至創造新業種。越來越龐大的交易帶動制度的細緻化,讓法律、行政、金融組織的存在成為必要。

從歷史上看,有些城市迅速擴張並成世界的樞鈕,是因為具有金融、貿易、文化或交通上重要性。馬特市的優勢在於,華人散居世界各地,海外生活的獨特經驗與多元的創作風格交織成全球華人文化的多樣性風貌,但至今沒有一個世界華人思想輸出中心兼具貨幣往來中心,LikeCoin作為共同貨幣,讓跨境交易、讚賞都變得直接且方便,Matters X LikeCoin能否打造世界華人文化樞紐城市?成為世界華人文化與經濟網絡的匯集處?我認為全球化就是讓在地和在地的交流更方便,但全球化的意義不只是在地通力合作的總合,它具有在地無法達到的特質:它不受(或較低程度)地方政治操控、具有文化多元性,加上LikeCoin創造獨立的貨幣體系,更讓線上城市脫離了地緣的控制,無法用國籍或地理概念去框限。因此,馬特市可說是國際華人文化的想像之城。

明明想思考Matters X LikeCoin的更多可能,思緒卻不自覺飄往幾百年前的德國小城鎮。不禁懷疑,創新與歷史到底是不是雙胞胎?

總結Matters X LikeCoin關鍵思考點:

1.     跨地域性

2.     文字與貨幣都是交流性極強的工具

 

Matters X LikeCoin創造的場域中,每個市民都是生產者,同時也是需求者,如何讓跨距、線上社群成為一個經濟體。就我目前能想到的實踐方案,是線上人才庫與線上出版社。

1.     人才庫

如同上述木匠和鐵匠共同製作一個木桶的例子。馬特市本身就是巨大的線上人才庫、一個現成的供需媒合平台。之前做獨立出版,作品完成後,編輯與之後的工作通常是發包給出版社。編輯是由出版社指派,不見得合得來,例如要財經領域的編輯去做文學編輯,溝通、見解和思考方式都要磨合,而且磨了還不見得會合。連村上春樹這樣的大牌都遇過合不來的編輯。遇到無法互相理解或對自己作品毫無興趣的編輯,就無法互相激盪產生加乘作用。不論寫作、繪圖、編輯、設計,在Matters逛久了對每個創作者的風格和行事作風與都略知一二。與其將作品交給一個完全不清楚個性、編輯風格的人,在這裡至少可找到較適合的合作對象。塔羅、紫微、翻譯、修圖、美編等都可比照辦理,透過各種創意的合作,創造一個供應內需和外需的經濟體。

找到了合適對象,可用現金或LikeCoin支付,LikeCoin支付有個好處,如果現金流緊縮,可不必動用到現金,同時讓人有動力多發文賺LikeCoin以備不時之需。於是在馬特市除了可透過發文賺錢,也可靠小型合作賺錢。保險起見,我認為合作項目較適合單一作業環節且金額小的類別,例如寫一篇短文、簡單排版、製作一個海報封面、設計一個名片等,而非大型涵蓋各類細項的發包,太龐大複雜的工作估價不易,也容易引發糾紛。

若Matters發展到這種規模了,雙方私談另立契約,是否不再屬於Matters的範圍,轉為現實上的法律約束?碰到跨境交易糾紛適用什麼樣的法律?這得要法律達人來解答。

2.     Matters本身就是出版社

Matters 和LikeCoin,以及兩者的結合就已是精彩的實驗,加上眾多的創作者,這之間或許能挖掘有趣、前瞻性然後具有出版價值的議題,出版實體或電子書。各種題材組成的小書,聚在一起成為書系,從幾個風格元素就知道這是Matters的出版品。舉個類似例子,下圖是德國老牌出版社「島」出版社在不同年代出版的古董書籍 (左下那本請自動排除,非出自「島」的出版品,只是書大小很像順便放上去 XD)

島出版社從1901年成立至今,出版不少小本書,封面設計多元卻保持一種共同的特色,品牌形象很鮮明。這幾本是這幾年的出版品,保留了島出版品百年來的經典元素。

寫作、插畫、編輯、封面設計等都從馬特市民中找,費用用LikeCoin支付。販售方式採自產自銷,在各通路上架,大家合力從身邊的人脈宣傳。若不直接買作品,參與製作的人分享心得和經驗時給予拍手,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支持。這種出版模式要暢銷的機會不高,但自產自銷好處就是扣掉製作成本和通路抽成的利潤全拿,作者賣出一本所得的利潤比一般出版社高,同時又能成為MattersXLikecoin品牌形象的宣傳與成果展示。再來,可培養一些種子作家。價目先訂出來,該如何分潤,延伸的各類詳細規則,大家可一起討論。一開始多少會有些爭議和犯錯,大家互相體諒一下,在實驗中慢慢的磨合。

當然也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稿子的挑選,是否違背「去中心化」原則?就看制度如何設定,例如每人最多幾次被內部刊登機會。關於寫作的形式,不只多位作者共筆,也可尋找有潛能的作者,開發藍海市場。讓那些被主流市場排除在外的好作品(例如小說類)被看見。不過這有個問題,出版經費從何而來?

我清楚建立商業模式並不容易,建立不易被複製的商業模式更不容易,革新上的一小步可能是研發者的好幾年。要開發出周延、安全有保障的規則制度,同時又得人性化、善於操作,難度很高。但既然是狂想曲所以我就讓自己天馬行空的思考。主要是希望各類創作者在經濟不景氣的時代,都能在Matters上能得到一些經濟、社會與心理上的支持,提高作品被看見的可能。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