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一岁啦
《新新闻》诞生于全面审查时代,以“一人媒体、专业运营”的方式,探索独立媒体刺破新闻封锁的方式。
2024年,《新新闻》共发布16篇报道,累计获得45万阅读量,2800名关注粉丝。其中传播最广的稿件,是六四香港的现场摄影报道,被4.7万用户阅读,收获2100个赞,170新增关注。
感谢读者的支持,每个点赞、转发,都是新闻报道回馈社群的体现。感谢公民日报、低音等独立平台,为新闻报道触达更多同温层、联结更多同路人,提供大力支持。黑暗中,惟有彼此协力、取长补短,才能撑开更大的缝隙,看到微光。
威权扩张的时代,同样也是去中心化、人工智能、跨境流动的变革时代。不曾有中国媒体人面对我们身处的黑暗,也不曾有人享有我们的机遇。《新新闻》愿成为“被后人摸着过河的石头”,探寻新闻专业性、独立性、生产力、安全性、商业性兼具的模式,为新一代独立媒体、独立媒体人在急流暗涌中前行,提供小小的力量。
以专业、良知、勇气,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新新闻》的成长离不开读者的反馈。在一岁生日发布「读者问卷」,诚邀读者花30秒在评论区作答(如1AB,2A),感激不尽。
作为新闻受众,你最感兴趣哪个议题?(最多选两项)
A. 女权、性少数、性别暴力等性别议题
B. 国内突发公共事件(如珠海撞人事件)
C. 国内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如欠薪中国系列)
D. 海外离散社群的发展与挑战
E. 中美关系对普通人的影响
F. 中国时政、外交新闻
G. 香港、台湾相关议题社交网络上,哪种新闻最吸引你?
A. 深度特稿,很长,10-15分钟读完
B. 中型报道,有一定采访和分析,3-5分钟读完
C. 快讯帖子,时效性强,简单分析,无采访,1分钟读完哪种独立媒体最能吸引你付费订阅?(假设性问题,《新新闻》全部免费)
A. 每月更新,深度特稿,选题重磅
B. 每周更新,中型报道,选题独特
C. 每日更新,简单及时,选题有意思你最希望《新新闻》在哪方面进步?(多选)
A. 更新更频繁、更规律
B. 选题更贴近读者的生活和关心的议题(*请留言注明)
C. 报道的可读性再强一些(文章更短、段落更精简、更多图文交互)
D. 多一些和读者的互动(如征集留言、共笔、线上分享会、TG读者群等)你还有什么对《新新闻》的建议?请直接私信告诉我吧!

《新新闻》依靠创办者一人运营,收入依赖打赏和付费订阅。欢迎通过“拍手”和“投币”的方式,扶助小型独立媒体、支持专业报道。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