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海湧》少了的那部分!

上篇寫了〈不到神作的?《聽海湧》〉,這段「三個台灣孩子,為什麼選擇去了日本?家庭的背景,以及當時在台灣的生活與選擇如何讓他們決定從容就義?而日本當時之於台灣,又是以什麼樣的角色存在?少了這兩個關鍵,就讓劇顯得非常單薄!」被拿來說嘴,說是「你怎麼會不明白那段歷史」或是「偏見令人無言」,所以再寫這篇。
有興趣的去找韓劇《陽光先生》來看,那是自《鬼怪》後我才大量開始看韓劇的起始。
《陽光先生》的故事是1871年前開始講起直到1907年被日本殖民前,二十四集的集數,除了最後一集主角太英雄式的死掉外,劇很精采的刻劃那個時代裡每一個角色,有對國家不信任而長成大人與君王對著幹的孩子,有認為紙筆不能作為反抗而習得槍炮技術的女孩,有貴族之子不願依附世代的身分遠離權貴,也有在國家興亡的選邊上完全向日本帝國主義靠攏的賣國賊⋯⋯二十四集很緊湊很精采,不只講了那段時間的歷史,還有一段頗浪漫的愛情故事。
(往後再看日本殖民時期的電視劇可以看《柏青哥》,它的時空背景是在日本戰敗前,從釜山到日本,但還沒拍完的樣子,可以讀看看小說。)
扯到《陽光先生》的原因是:也許大多數台灣人都知道日治時期的歷史,但說故事的時候,你不能預設立場「認為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所以有些細節可以不講」,就像看《陽光先生》之前,我並不清楚韓國跟我們有一部分歷史相似,我看完後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日韓之間在國際上總會有敵對的說法;看《柏青哥》的時候,我也理解孫子輩的孩子,對著從釜山到日本活了大半輩子的奶奶有著不理解,不理解為什麼她對日本的情緒、情感。
不是因為「我知道那段歷史」,而是「劇有演」,劇裡面有講啊!劇情扎扎實實的把每個人的情緒、相對應的反應都演出來了:劇中的被生活所逼,選擇跟日本人往來、替日本人做事,或者有些人反抗過,反抗到不能再反抗為了活命不得不做出違背自己心意的選擇,更有些人不願被日本人統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聽海湧》拍得很好,但是劇情的舖陳就是少了什麼,而且少了的是最關鍵的,我那段被糾結的話~~~
我們會知道歷史的全貌嗎?不會啊!就像《聽海湧》不被拍出來有多少個人知道這段歷史?那要說這個故事,要做很多田調,田調不是寫在自己的筆記本裡啊!該寫出來的要寫出來、該拍出來的要拍出來,不是預設「觀眾都知道」!那不知道的觀眾、不是台灣人的觀眾呢?他們該以什麼樣的角度解讀這樣的故事?一旦你省略那些該講而沒有講的細節,那在不知道的人觀看的角度,就會看到不同的結論,比如說:
當新海輝下令殺死戰俘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個台籍兵反抗?(他們肯定在這之前有很多試圖反抗的過程對吧?但沒有被演出來吧?)為什麼三個台灣孩子去當兵?被迫的?被利誘的?被說服的?或者他自身的認同?知道這段歷史的人肯定都知道可能有哪些過程,但沒有被演出來對吧?為什麼新海輝認同自己是日本人,但阿遠跟阿德沒有像他一樣?
這些都決定他們站在法庭上,觀眾以什麼樣的角度看這三個角色。
死刑不能隨便判的啊!指稱別人是劊子手,法律上都要有憑有據,戲劇也一樣啊!阿遠為什麼能天真的認為自己能頂下所有的罪?少說的那些就會決定旁觀者(觀眾、法庭上的人)認為「你是被迫背鍋」還是「你本身有義氣所以擔下來」阿遠應該是「因為回台灣愛人也不在了,一時覺得那自己活著幹嘛,至少要保兩個兄弟的活命!」但認罪當下的情緒堆疊呢?沒有演出來啊!後面翻供倒是演得很仔細。
形塑一個角色,都是有前因後果的,不該留太多「觀眾一定知道」的預設在裡面,每則糾結「你怎麼不知道那段歷史」的留言,我都想問:「這部劇是只給台灣人看嗎?」
而少的這些應該被提及而未提及的部分,還沒到感覺「被拋下的孤立無援」的惋惜之前,情緒就會被固定在「他們的確開了槍」這件事,
我甚至覺得連劇本都拋棄他們了!
(另一個沒有講清楚的是一位網友提出的:為什麼羅領事這麼仇視阿遠?也是一個需要但沒有被演出來的故事。)
這段「三個台灣孩子,為什麼選擇去了日本?家庭的背景,以及當時在台灣的生活與選擇如何讓他們決定從容就義?而日本當時之於台灣,又是以什麼樣的角色存在?少了這兩個關鍵,就讓劇顯得非常單薄!」的前後文的意思是:
少了這幾個細節,那故事的情緒就很容易被帶往「欸對啊!他們殺了那麼多人應該要判死刑」而不會有「啊!台灣人那個當下怎麼像孤兒一樣,沒有人相挺!」的情緒。
不是在問「三個台灣孩子,為什麼選擇去了日本?家庭的背景,以及當時在台灣的生活與選擇如何讓他們決定從容就義?而日本當時之於台灣,又是以什麼樣的角色存在?」重點在後面這行「少了這兩個(幾個才對)關鍵」,「應該要有而沒有」的意思,缺的不是歷史知識,是戲劇應該提到而未提到的細節。
《聽海湧》/2024
編劇:蔡雨氛
導演:孫介珩
演員:吳翰林、黃冠智、朱宥丞、李國強、連俞涵、施名帥、周厚安
圖片來源:《聽海湧》Facebook
然後啊!這年頭網路上的人都很不快樂捏,為什麼留個言都要這麼憤怒(心累)!《聽海湧》有劇本,可以買一下,我讀的時候再看看哪裡有沒有被剪掉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