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錄|數位寫作沉思錄

李建崑.Paulos
·
·
IPFS
·
浮生漫錄

作為一位數位平台寫作人,必須天天寫作、天天發表,這是毅力的挑戰;而且必須維持水準、內容翻新,所以更是智力的琢磨。自從參與數位寫作以來,我承受過一些挫折,也有過一點點思考。以下是微末的心得,寫出來彼此共勉。

﹝前行規劃之必要﹞

我覺得數位平台寫作在實務上是一種「計劃性寫作」。凡是「計劃性寫作」,都可以事前擬訂「寫作目標」和「實施步驟」。我比較了解學術界的情況,比方說,你想寫一篇學位論文,「引起動機」、「擬定議題」、「蒐集資料」、「分析文獻」、「決定架構」、「預期成果」等等,都可以事先擬定。一般平台寫作的寫作規模可能不同,但兩者的道理卻相似。透過前行的規劃,可以確保寫作順暢,維持一定的水準。

﹝為寫作而讀書﹞

眾所皆知,閱讀與寫作相生相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可幫助寫作者累積觀念、增長知見、練習技巧,變換風格,提高寫作成效。然而,數位寫作者的閱讀,可能與一般閱讀有所不同。一般閱讀未必懷有太大的目的;然而數位寫作者,由於必須天天發文,所以,他們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發表。當然,「為發表而閱讀」,仍然可以有「多重的作用」,兩者無法截然劃分。只是,數位作者的閱讀更加積極進取而已;其實累積久了,在學養方面還很可能優於專業學者。因為專業學者的閱讀,無需如此駁雜。

﹝多元思考的習慣﹞

數位平台的寫作者,必須快速找到靈感,才能天天發文。所以,一切可以促進寫作靈感的資源,都得一網打盡。以多元角度去審視世界、強迫自己去思考各種不同性質的問題、刻意關注各種網路新聞、甚至懷有目的去觀看影視節目、懷著好奇心去領受不同階層的人生體驗;並且為這些資源進行分析,反覆設想這些靈感資源要如何去應用?如此,可以創造出更具個人特色的作品。

﹝經常變化表述形式﹞

數位平台寫作者除了要經常變換寫作主題、運用更具創意的形式,還要多嘗試不同的表述方式;傳統文體也好、新潮文字也好,甚至自創的形式都好;總之多加實驗、多加利用新形式,非常有助於推陳出新,展現自己的寫作實力。

﹝規律寫作與持續修正﹞

對於一位數位平台寫作者,規律寫作相當重要。寫作時地的安排、寫作過程的管理,寫作疲憊時的休養生息,與其他寫作者分享作品、接受反饋。保持常態發表的一致性,必能吸引更多的粉絲。不論自己覺得寫得好不好,都要自我惕勵。定期回顧作品,找出長處和短板也非常重要,通常有能力反思和自我改進的作者,其更上層樓的機會肯定多於不理睬讀者、不接受同道反饋的這種了。

﹝持續關注並積極學習新興數位工具﹞

在Web3時代,新興數位工具之創生,有如雨後春筍。數位平台的寫作者需要使用比以前更多樣的數位工具,例如WordPress、Hootsuite、Canva、Podbean等等,有些連我都還一知半解,但我深知都必須去關注和積極學習使用,如此將更能應對數位平台在寫作方面的挑戰。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數據分析、搜索引擎優化,提升網站流量,促進自己平台質量、品牌知名度,也都非常重要,這些方面我自己的能力都還有所不足,但已有不少文友已經撰文分享經驗,值得多多關注。

過去數十年,我一直是個古典文學的專業學者,自從轉型為數位平台作者之後,我也很想成為每天都能發文,而且維持一定水準的寫作人。我覺得在主觀上,還需要更多的操練和自我挑戰,維持更大的熱情和耐心,才能建立品牌,產生影響力和讀者的忠誠度。我自覺在客觀上,還需要參與更多研討會及工作坊,閱讀更多新興數位平台寫作趨勢和寫作案例,才趕得上潮流,才應對得了數位平台寫作的挑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建崑.Paulos原籍台灣新北市,曾任大學教師。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熱情,甚願與時俱進、謙卑領受。唐代文學曾是個人教研專業,目前仍以閱讀、寫作為生活重心。曠觀寰宇、體驗生命、反思世道、散發正能量,將所思所感、發而為文,是最大的喜悦。拙作有幸得到文友青睞,感到榮幸!敬請多加瀏覽、批評、贊助、指教。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靜思筆記|馴服烈馬的智慧

書評書序
10 篇作品
浮生漫錄
46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