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Hsi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紀錄片《奧勒岡之春》How to Die in Oregon, 2011

Hsin
·
·
人能不能決定自己的死亡日? 人在離開自己身體前最後會說些什麼呢? 願意受苦的人就是勇敢的人嗎?不願意受苦的人就是懦弱的人嗎?

《奧勒岡之春》(How to Die in Oregon) 以美國奧勒岡州為背景,奧勒岡州在1994年通過《尊嚴死亡法案》(Death with Dignity Act),成為美國第一個安樂死合法化州。該法案允許絕症患者自行服用醫生開出的巴比妥類藥物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本片透過紀錄一些受訪者去形塑「安樂死」這個主題。受訪者有使用方案的市民、家人及其主治醫師、有相關的志工組織,也有反對這個方案的州民。另外也紀錄華盛頓州通過安樂死方案的過程。片中最完整紀錄的過程應該是其中一位方案使用者-Cody和她的家人、醫生。

也許是涉及很深沉的情感,看的時候還是哭了出來,但引發眼淚的不是死亡,而是訪談中提及掛在心上的重要他人,都是身邊最親愛的人,都是濃濃的情感。有準備的死亡那一刻反而不感傷。

因為從來沒真的聽過一個人在離開前會說些什麼,回想最吸引我的是看到人在離開自己的身體前最後會說的話。然而其實都是在日常不過的話語,這些話語仍然保有每個人各自的性格,唯一的共同點都是愛與感謝,他們會說出「我愛你」、「謝謝大家」等等話語。也會發表喝下巴比妥藥物的心得,記得第一場戲服藥的爺爺說「請告訴下一個人,這喝起來像木頭,並沒有想像中難喝」,那是一種完全不恐懼的狀態下,才能說出的輕鬆話語。

記得片中最後一場戲和第一場戲頭尾呼應,都拍下病人最後喝下巴比妥藥物而死去的畫面。兩場都有紀錄下一百顆巴比妥藥物被攪成藥水的過程、病人喝下、逐漸死亡的過程。但不一樣的是,第一場直視病人喝下、睡去、死亡的畫面,最後一場則主要以聲音呈現,畫面則是夜晚從戶外朝屋內紀錄房間裡進行的「死亡儀式」。最後一場戲的拍法製造一種詩意的氛圍,昏暗的戶外可以看到窗戶透出房間裡的暖光,屋內的家人們唱著My little sunshine和 Jingle Bell,都是一種很溫暖很有愛的感覺,然而一夥人卻在迎接死亡。我想導演也許想呈現一種迎接死亡的平和的時刻。

對於像我這類對安樂死議題不是很瞭解的觀眾,本片從個人到社會,從正方到反方,感覺到導演盡可能全貌的呈現這個議題,是值得一看的紀錄片。


最後附上裡面關於安樂死法案引發的一些我認為很有意思的討論:

  1. 人能不能決定自己的死亡日?
  2. 願意受苦的人就是勇敢的人嗎?不願意受苦的人就是懦弱的人嗎?
    這是Cody和安樂死相關組織的志工的一段討論,但是討論很短。我感覺是志工想要讓Cody好受一點,所以說出「受苦的人就比較勇敢」是一種悖論、是沒有邏輯的哲學。但我覺得這值得再討論反思:人在世似乎都在受苦,挺過這些苦再度重生的力量很讓人動容。這裡似乎可以看出並不是受苦很勇敢,而是度過痛苦而重生的那個力量很勇敢。做出「不願意受苦」的決定是否也同樣困難,也同樣痛苦,而下了這個決定是否是勇敢的,是否也內含著令人為之動容的「力量」?
  3. 醫生的道德兩難:醫生的天職不是救人嗎?那安樂死是不是違反了醫生的天職?
    以往的做法是醫生要親自注射安樂死藥物到病人體內,導致有些醫生不支持安樂死。而奧勒岡州法案的解套是醫生並非決定病人死亡的人,決定死亡的人是病人。實際做法是讓病人自己買藥,自己決定何時要喝下這個藥物。
  4. 窮人沒有錢救自己,會不會因此可能被醫生或家人說服使用這個方案?這樣跟法案想要讓病人有尊嚴地死去是否相違背?會不會安樂死變成唯一的選項,而不是一開始的立意-多一個讓病人可以選擇死亡的方式。

影片資訊
《奧勒岡之春》How to Die in Oregon
2011 / 1小時48分 / 普遍級 / 英語發音 / HD / 導演:Peter Richardson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