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FischKatz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Matters 38] 《資本的世界史》第一篇:資本的崛起

FischKatze
·
·

上一篇概略簡介了這本書所探討的議題與其基礎,今天就從第一篇的五章,來了解資本的崛起吧!在這一篇中的五章分別為:「成長奇蹟:財富形成的時候」、「古羅馬人熱愛金錢,卻不是資本家」、「偶然?為何中國的經濟未曾大幅成長?」、「恰好在英國:資本主義的誕生幾乎沒有資本」即「抄襲:得國人千方百計迎頭趕上」。

由於每章都有許多大小知識點,在這裡因為篇幅,只截取重點寫出來,主要會說明作者是用什麼樣的概念解釋她的觀點,而這些觀點又為什麼最後會引導出她的結論——不贊成全然放任經濟自行運作。

書封

書名:資本的世界史——財富哪裡來?經濟成長、貨幣與危機的歷史。
原文書名:Der Sieg Des Kapitals. Wie Der Reichtum In Die Welt Kam: Die Geschichte von Wachstum, Geld und Krisen.
作者:烏麗克・赫爾曼 (Ulrike Herrmann) 譯者:賴雅靜

目錄:
1. 為什麼選擇資本主義這個詞?
2. 財富
3. 金錢並非資本
4. 大分流
5. 資本主義的誕生
6. 身為後發國家
7. 小結

1. 為什麼選擇「資本主義」這個詞?

或許上一篇開篇會讓許多人眉頭一皺,除了會想斯密的道德體系真的有這麼重要嗎?還有另一點可能就是會想:資本和經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呀,是要怎麼在不同基礎上做研究?

不過在書中的p.17 作者指出:

資本主義這個概念的優點在於,它精準描述了當今經濟型態的特色:投入資本,以便之後能擁有更多資本;也就是以或許利潤為目標。這是一種產生指數型成長的過程。

但這種最重要的特色卻在深受德國人喜愛的「市場經濟」(Marktwirtschaft) 概念中失落了。在市場上交易的準則是等值、等價原則。然而,在等值的商品交易中如何形成價值持續不斷的成長現象?

因此,作者才使用了「資本」的角度進行解析,而重點是透過「資本」加上本書的標題「勝利」點出了現存的權力關係問題——絕大部分的我們受到掌握資本的人所掌控(作者是說:1%的人掌控了99%的人[p. 16-17],但也有帕雷托 80/20法則一說)。

這也是為什麼作者會強調要以「資本」的角度深入探討這影響人們生活的經濟環境,且是透過長期而非短期,宏觀而非微觀的角度來研究。

2. 財富

這裡必須要分享一張圖:

奇蹟&分流

這張圖是我們碩一第一學期必修課時,教授們一直拿出來研究的,即這個「指數型成長的人均經濟產值奇蹟」到底是為什麼發生?

在轉折點之前,往往會提及尤其是中世紀人口成長的速率與過往的經濟樣態,而在轉折的那一點(19世紀中葉) 則會牽扯上「工業化」的部分。然而提及工業化對人均經濟產值的影響,這裡又衍伸出兩個問題,首先是:工業化並無法全然解釋這種快速積累財富的變化,但除了工業化,還有哪些因素;其次是:「工業化何以起步得這麼晚,而不是在古羅馬時代便出現?」(p. 29)

作者會在此提及古羅馬,乃是因為古羅馬時代是「富得流油」的時代,然而,「富有」卻沒辦法創造出如上圖的奇蹟,究竟是為什麼呢?

3. 金錢並非資本

在《錢的歷史:貨幣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及未來》這本書中,作者 Kabir Sehgal 將目光回溯到古希臘羅馬時代,而本書作者也是,她指出:

「古希臘羅馬時代已經有了相當強大的貨幣經濟,有銀行接受客戶存款、提供抵押貸款並給付計息,甚至有非現金交易。而早在西元前三世紀時,埃及托勒密王朝就有匯兌付款的方式。後來古羅馬人甚至想到將各處行省的支出與收入進行結算,不以現金處理,以減少運輸的錢幣數量。」(p. 33)

這些聰明的貨幣系統方式,為什麼並沒有形成資本主義呢?

作者提到:「光追求利潤顯然還無法形成資本主義。」因為「古希臘與羅馬人還不了解利用借款來提高生產效能的道理,而富裕的元老們也未曾想過降低田產的花費來提高自己的收入。」(p. 33)

此外,古希臘羅馬人累積財富的方式也是很原始的:「(他們)儘管也會追求利潤,但他們獲利的方式卻相當傳統,靠的是剝削他們的奴隸,或從事利潤豐厚的遠地貿易。」

在這一段,作者指出:「想要獲得成長,就必須投資以改良技術。」然而當初古希臘羅馬時代富有的元老只主義到提高勞動力的產能,並沒有對「技術」進行改良,因此作者最後的結論是:「由於勞動力過於低廉,因此古希臘羅馬人並沒有發展出資本主義。」(p. 35)

4. 大分流 (Big Divergence)

通過第二小節中的那張圖,可以發現在十九世紀中葉後,中國的經濟停滯不前,而且由於西歐的經濟快速成長,因此產生了大分流的情況。

這個現象也是諸多學者研究的,尤其,最初亞洲(中國和印度)是被視為富饒之地,甚至作者在這一章開始便提及:「這兩個亞洲國家與歐洲交易時往往只接受一種歐洲產品:銀。他們不要歐洲的貨物,只要錢。」(p. 39)

而中國同樣也跟古羅馬一樣,在十八世紀以前,擁有強大的經濟體,因此作者認為,不論是中國還是古羅馬,沒有發展出工業,也沒出現強勢成長,「可能是因為它(本身)就太過於強大了。」 (p. 40)

此外,還有一點與西歐國家不同的現象是:「中國的行政菁英獨掌大權,無需時時與其他競爭機制互相較勁。」且中世紀的歐洲是靠教會保存知識,然而在868年中國就有了第一部印刷書籍,因此知識的傳播也呈現在生產產品品質上。(整理自 p. 41)

然而,雖然知識傳播迅速,且產品品質精良(還有許多發明,包含羅盤、地震儀等)但是到了十九世紀「中國在政治上雖然達到了權力巔峰,經濟上卻已輸給了部分西歐地區。」且「(在中國)商人儘管受到重視,卻無法在政治上伸展抱負。」 (p. 43) 這些因素最終導致原本體質很好的中國逐漸敗退,而到了後來,歐人訪中欲進行文化交流,「在中國宮廷眼中,與其他國家通商主要並非經濟行為,而是攸關著政治威信」(p.43) 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後導致晚清租界割地的情況發生。

在這一段作者雖然透過三個非常顯見的論點(尤其國高中歷史課本也是這樣寫著)稍述為什麼中國的經濟會成為大分流中被甩下的那一方,但是作者透過「戰爭」來點明中西的差異,實在讓人莞爾。

作者先是引用了 Marcus Tullius Cicero 的名言:「戰爭的生命力是永無止境的資金。」其實當初各東印度公司就是如此,軍事與資本兩相扶。而在歐人的觀點裡「如果想實現新構想,總是能找到足夠的支持者」,但反觀明代鄭和因為政治因素而放棄發展海上霸權,這在歐人眼裡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因此,其實說白了就是:最核心的發展思維不一樣。

當初弱小且非得要競爭的西歐,得善用資源且甚至不擇手段,進而不斷學習、發展商業否則就無法生存,可是反觀由於一直身為亞洲相對強權的中國,不屑與臨國競爭,而是強調政治威信,卻因此錯失了發展的機會。

5. 資本主義的誕生

在這一章,書本的標題為:「恰好在英國:資本主義的誕生幾乎沒有資本」。

這裡作者將工業革命拿來探究資本主義,並且對工業革命進行探究——為什麼工業革命就恰好起源於英國呢?「儘管有成千本書探討這個令人驚嘆的現象,在某種程度上,他卻依然是個謎。」(p. 49)作者引用 Joyce Appleby的話來回答,同時也引用 Patrick O’Brien 的說法:「歷經300年來的實證研究,以及眾多歷史與社會科學領域中最優秀人士的思考,結果並沒有形成對工業化的通論。」(p. 64 註釋2)

但是,即便沒有形成工業革命的通論,作者還是提出了三個令人驚訝的現象:

(1) 工業化並非始於人口最密集的倫敦,而是始於曼徹斯特。
(2) 工業化之初與科學並沒有任何關聯,最早出現的機器並不是在大學裡製造,而是出自多年來從事繁瑣勞務的工匠之手,希望改良紡織機或仿車。
(3) 資本主義初期幾乎不需要資本。

在 (2) 中,作者舉例了蒸汽機。1784年,James Watt 就已經製作出蒸汽機了,可是關於蒸汽機的理論卻是在1820年才由法國人 Carnot 發展出來。(理論比實務晚)

在 (3) 中,作者舉例在英國鄉間,基本上還是依靠親友借貸,而不是向銀行貸款。

而正因為工業革命發展之初如此微小,很多人看不起,包含當時的法國經濟學者 Jean-Baptiste Say 在1828 年見證過蒸汽火車後預言:「連一匹馬都辦得到的事情,也就是將人與貨物經過擁擠的大城市送往他處,沒有任何機器可以辦到。」(p.50-51) 但顯然他沒有意識到這項技術變革的重要性。

雖然當時工業革命之初,當代人沒有想到這些技術變革會產生這麼巨大且全球性的影響,但是畢竟身處於工業革命過後的時代,後人不免還是想探究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工業革命。

作者在書中指出,工業革命是有許多「中繼站」的,在工業革命之前的時代,邁向工業革命的道路雖然不明確,可是從後代的角度回顧、分析,才發現原來是這些因素為「工業革命在英國」鋪路。

這些中繼站包含了:農業革命、統一國內市場和光榮革命(社會與政治上的革命)。這三個因素最終推動了工業革命。


首先是農業革命

作者提到「英國很早就廢除封建制度,代之以農業資本主義,從而提高收穫量。」(p.51.)

而她也提到:這件事的起始點其實是偶然,因為亨利八世與第一任妻子「亞拉貢的凱瑟琳」離婚,並與教宗(天主教)決裂,所以原本掌握在天主教修道院的土地,因著亨利八世認為自己是英國國教會最高領袖,在其指示下將這些修道院土地低價轉賣給貴族或商人。

與此同時,農村公有地也逐漸消失,尤其是「圈地運動」。這種讓土地逐步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情況,讓部分的人只能離開家園另謀生路。直到1648 - 1650 年的饑荒發生。

這個起始點乍看雖然還是維持著封建制度,但實際上,英國的農業革命就是在這種基礎上,加上饑荒來襲,為了提高農產量才發生的。

作者寫道:「農業革命不僅影響了窮人階層,使他們喪失原有的權利,變成日薪工人;地主的權利也受到限制,再也無法任意對自己的土地開條件出租,更無法任意與租用者解約,必須簽訂長期契約,規定租約。」在這樣的情況下,「若佃農為了提高收成而對田地進行投資,由此增加的產值就歸佃農所有,地主無法剝削。」因此,既然提高產能獲得的收益可以回到自己口袋,佃農當然很願意努力使自己土地達到收成最大化,是以成為「農業資本家」(以上整理自 p. 52)

而由於糧食供應穩定,英國相比歐洲國家過上更好的生活。


這時候,統一的國內市場也使經濟更蓬勃發展。

「( 英國人)在食物上所花的錢,占工資的比率也較少。」並因此在國內產生了廣大的消費階層,加上發展出統一的國內市場(廢除國內税、運輸費用較歐洲其他國低),在這些因素下形成了相對良好的經濟基礎。(以上整理自 p. 53)

在經濟基礎相對良好的情況下,貴族也通過「投資」好擴大財富。此外,因為英國嚴格執行長子繼承制,所以「貴族與貧民的界線是流動的」——只有長子繼續是貴族,其他子女會成為平民。因此這些有貴族背景的人,在社會中擔任要職,成為所謂的菁英階層,為了謀生,他們除了工作也不斷思考擴充財路,作者就舉例道,當初「運河熱」(運河建設成為投資標的)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形成的。


而在1688年光榮革命後,這些菁英也開始能影響政治。

這裡作者提到一個有趣的點,她指出:「許多學者認為這些措施(光榮革命後,亦會有全針對賦稅投票表決)限縮了政府與國王的權力,但實情是,有了議會的監控後,國家反而變得更加重要。」這裡作者舉例1688年,對軍隊與海軍增加軍備而增稅這件事,由於增稅對整體國家有利,因此乍看決定權分散,實則當國內重大議題出現時,增稅如果會提升所有人的福祉,就變成毫無異議的通過這樣的情況。

在此後,稅收增加,作者提供了數據:在1665-1800間,稅收從經濟產值的3.4%提升到12.9%,而且當初這些稅收主要為增加軍備,因此景氣也變好,因為開始產生了造船、造裝備、購買糧食、招募軍人等等需求,經濟不斷成長。

然而,當人民逐漸富有了之後,英國也出現前所未有的問題——由於工資提高,造成英國生產的商品無法在國際上競爭,而其中最大的受災戶就是必須與印度競爭的紡織業。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人力成本高漲,而保護措施無效的情況下,英國開始嘗試以機器代替人力的契機,並因為運作機器的能源(先是雨水後來是煤礦)最終因為大量生產布料,使布料價格一落千丈。而這也使印度落入矛盾的局勢中:印度工資如此低廉,使印度變得更窮;而在工資如此低廉的情況下,又不值得購買昂貴的機器來取代人力。自此陷入了惡性循環。(以上整理自 pp. 54-58)

透過英國和印度的例子,作者直言:

直到今日,工作機會轉移的現象依然讓許多歐洲人大感憂慮,因此不斷有人呼籲必須調降工資,歐洲才得以在「全球競爭」中保持競爭力。⋯⋯但其實「催生資本主義的,不是低廉的而是高昂的工資。唯有在勞力昂貴的情況下,材質得借助新的科技發明提高產量,從而帶動經濟成長。」(p.59)

當然要反駁這種論點也是有的,不過暫此打住。

透過研究英國的例子,作者最後指出:「英國擁有最便宜的能源與最昂貴的勞動力」在這樣的組合下使工業革命產生。(p.60) 

然而,上述的情況只是在小城曼徹斯特、在紡織業單一產業的工業革命。

真正讓工業革命席捲整個英國乃至全世界的是因為另一發明:鐵道。而且在這一項科技中,開始有大量的資金湧入其中,產生了所謂的「鐵道熱」(Railway Mania) 從1800-1850,投資人將兩億四千萬英鎊投入鐵道建設業中,這筆金額可是1850年總經濟產值五億七千兩百萬英鎊的四成多。

然而鐵道的發展帶動了城市發展,卻也造成了「成長初期的矛盾」(early growth paradox)。絕大多數的英國人,日子過得甚至比以前更艱苦。(以上整理自 pp. 60-63)

不過透過工會,最終在1880年代實質薪資開始明顯增長,最終成功培養出全新的大眾消費力。

因此,作者最後歸結:

「沒有大眾消費,就不會有今日的資本主義。工薪階級龐大的需求造就了新產品與經濟的快速成長,這些都是光靠富人的生活方式無法產生的。」

並且重申:「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顯示,高薪資才是資本主義的引擎。高薪資推動生產力,而生產力又能帶來成長。」並最後形成大眾消費進入良好循環。


這章的重點是:
在第一階段的工業化(紡織業)是因為「高昂的工資」加上「低廉的能源」而產生的結果。
而第二階段的工業化(鐵路)是因為大量資金湧入,並發現沒有大眾消費並不能維持榮景,而在修正後逐步接受了高薪資與榮景的關係。


6. 身為後發國家

這一章作者回歸德國的視角,講述遭受拿破崙摧殘後,1815年的普魯士王國如何在腓特烈・威廉三世 (Friedrich Wilhelm III) 帶領推動「從上發起的革命」趕緊抄襲法國和英國的做法避免自己再滅了的故事。

當時經濟不過只是種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軍事力。

作者引用了史學家Hans-Ulrich Wehler 所言:這次普魯士的抄襲計畫其實是種「防衛型現代化」(defensive Modernisierung)

當時普魯士人聚焦提升經濟的措施共有五項,分別為:(1) 解放農奴 (2) 取消各種國內税,從而統一國內市場 (3) 改善學校及大學教育 (4) 投資興建運輸道路 (5) 剽竊所有他們可得到的英國發明

可由於起步晚,因此德國初期還是只能依賴國內市場。而德國工業最後成功大幅度提升並拉抬整體經濟,也是因為跟上了鐵路發明。(在這裡作者稱之為「第二波工業化」。)

而由於私人企業沒辦法支撐龐大且快速發展的鐵路業,因此最終德國迎來了「康采恩(Konzern)」和「卡特爾 (Kartell)」的時代。前者康采恩是不同特許行業彼此結合並匯聚龐大資產產生壟斷,後者卡特爾則是在同業中進行整併進行壟斷。而其中後者又容易反展出 Prieiskartell的形式(即價格壟斷)

大量的資金投入,也終於讓德國稍稍追得上英國了,但是這也讓英國憤慨不已,其時(1895)年,英國表示抗議,認為「德國對英國展開有意識且致命的競賽,並不計任何代價要摧毀英國的優勢地位」,以及「(透過抄襲)如此一來,企業家連探求自己的弱點都可以免了。」但是英國罵歸罵,最後還是不免要面對一戰前的德國,以抄襲的基礎,加上自己研發產品的功力,成為世界第二大的工業國(僅次美國)。

在這裏,作者最後也提及為什麼德國最終在研發產品上有重大的進展,她將之歸因於:德國能獲得免費的教育。正是因為教育和知識的流通,雖然德國的起步晚,但還是急起直追,最後在一戰前達到高峰。(以上整理自 pp. 75-78)


7. 小結

在第一篇的五小章,乍看飛來飛去全世界跑,但作者主要想呈現的就是,為什麼資本主義在英國首先發展而不是在世界其他地方?透過瞭解金錢(貨幣)不是資本的概念,了解過於穩定且龐大的專制體制不適合發展出資本的情形,最後透過工業化講述資本如何發展起來。

書中還有超多數據和引用,但實在因為篇幅有限(5500多字😳)所以就不放上了。不過個人認為這也是本值得讀文本的好書(雖然看似有點學術。)


以上,感謝閱讀到這裡的妳/你!🙏🏻
因為有你們的閱讀,這篇文章才一次次的存在喔!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