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桃花

舒嫚
·
·
IPFS
·

開心農場有不認識的花,乳白色漏斗狀垂掛而下,好奇拍照,查詢,是月桃。

久仰其名,百聞不如一見,曾經和同學阿枝約定去她家看月桃花。

後來,班上出了問題,人人自危,這個約定暫時擱置,然後,遺忘了。

十三、四歲的我們還不懂花開有時,人與人之間的緣份也是時數的,

我們都覺得可以輕易立下誓言,因為還不知道人生對我們有何安排。

青春歲月如短暫絢爛的煙火,轉瞬就走遠了,

有時候,某個物品觸動了記憶裡美好的畫面會閃現,

曾經讀過的瓊瑤小說,漫畫尼羅河女兒,好小子,窈窕淑女,

同學相約去看一朵花開,拾到一片美麗的樹葉,吃了一杯小美冰淇淋都讓我們開心不已。

遺忘的是人,難忘的是自己曾有那麼純真的時光。

月 桃 :多年生常綠性塊莖直立草本植物

學 名: Alpinia zerumbet (Persoon) B. L. Burtt & R. M. Smith

科 別: 薑科(Zingiberaceae)月桃屬(Alpinia)

別 名: 草蔻、大草蔻(廣州)、豔山薑、玉桃、良薑、草荳蔻、虎子花。

Bassiyan(泰雅)、Garto(排灣)

月桃開花時,其花瓣內側黃色與紅色相錯,似老虎毛色斑紋,故又稱「虎子花」。

原產地: 台灣、亞熱帶地區

分 佈: 台灣中低海拔平地及山地、蘭嶼、綠島

習 性: 喜在乾燥排水良好之平地及山坡上生長。

用 途:

莖:株高可達 3 公尺。地下塊莖發達會向四周蔓生,所以地上植株多成叢成簇出現。

葉序:葉自根際簇生,單葉,互生

葉形:廣長披針形

葉緣:生有細毛,具柄,葉鞘甚長。

葉質:葉脈:側出平行脈

花序:圓錐花序,成串地下垂懸掛

花瓣:漏斗狀

花色:乳白色

花期:5~7月

乳白色漏斗狀,花萼管狀,花冠中的唇瓣大形縐曲而帶黃色,

具有紅點及條斑,2淺裂,雄蕊3枚,但有兩枚變成花瓣狀,

只有一枚可孕性,雌蕊1枚,柱頭從雄蕊的花藥中鑽出。

花朵似翩翩飛舞的蝴蝶 。

果實:蒴果,球形,表面有許多縱稜,

未成熟時鮮綠色,成熟時艷紅色,非常玲瓏可愛。

果期:10月成熟

種子:黑色,外披白色假種皮。

全身都是寶

地下莖可為薑的替代品。早期將其塊根加入排骨墩煮,

是營養缺乏年代大人給小孩轉大人的補品。

地上莖及葉鞘,曬乾後可作繩索,編織成草蓆或籃子。

以往醫藥未發達,人們以月桃心(嫩莖)當驅蛔蟲藥 亦可炒豬肉食用。

葉片可枕墊糕粿、包粽子、月桃飯。

阿美族人在野外時,會吸取花苞汁解渴。

果串當花材,種子具有清涼解毒的特性,為「仁丹」的其中一味成分

蝴蝶幼蟲食草:大白紋弄蝶、黑挵蝶食用它的葉片,而白波紋小灰蝶則取食它的花序。

自古以來月桃就深深具有民俗味,昔日農家用月桃莖狀的葉鞘,

曬乾後編製成草蓆或做繩索;又用月桃葉包粽子;種子是「仁丹」的原料之一。

端午節前後正是月桃盛開時,欲賞月桃花可到郊野淺山,

它的花可要近近地看,看它的瓣裡吐出黃唇的美妙。

《瀛涯漁唱》朱仕玠

角黍懸蒲俗共誇,漫驚蹤跡滯天涯。

海東五日標新樣,兒髻環簪虎子花。

詩中的「角黍」是粽子的古稱,而虎子花即為月桃花。

從詩中透露,月桃開花時節恰逢端午時令,

台灣的居民正可就地取材,以其葉包粽,門前懸掛菖蒲、艾草 、榕樹枝及虎子花外,

也有在兒童髮髻上插虎子花避邪的習俗。

「海東五日標新樣」:台灣南部及東部地區,至今仍保有端午(農曆五月五日)

取用月桃包粽子的習俗,其特殊的香氣與一般竹葉截然不同。

《瀛涯漁唱》內容以詠物詩為主,吟詠台地自然風物,

舉凡山川景物、花果草木、蟲魚鳥獸及地理環境、社會風俗習慣,

描述的十分貼切,堪稱為台灣乾隆時期,詠唱在地風物之代表作。

月桃介紹資料 引用 荒野新竹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