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牽之地|大涼山支教半年
2021年秋冬,我在四川大涼山當鄉村小學老師,支教(支持偏遠地區教育)半年。
除了不捨班裡的孩子們,還有每天傍晚散步的山道,與香港高樓大廈相似的一座座平地拔起的群山。

午間,1:50完成最後一堂音樂課(3堂數學+1堂副課),揹上雙肩包,戴上草編帽。迎著山谷明媚的陽光,踩著落葉下了山,沿著山腰上的盤山公路和農村土路走了一小時左右,從村里出發到鄰村經過鄉裡最後抵達鎮上,到最近的站點搭車進縣城去。
8月底進駐鄉村小學支教以來,12月的今天是第一次因私事獨自在平日下山。(十月國慶有去4小時的市區西昌)
由於前一晚室友洗完頭用吹風機時沒注意到同時開著暖風機,造成電壓過高插座熔斷,我連接筆記本電腦的香港排插也燒壞了。當時才週二,村裡只有販賣雞蛋、麵食和零食的小賣部,電器、五金類肯定要去縣城,網購我們也只有一周一次到縣城取件。
想到午後剛好沒課,一直也有想獨自體驗看看走出大山
從鄉村小學到縣城,點到點驅車要1.5小時,更何況平日山區午後寧靜行人寂寥,大家習慣一大早迎著朝霞出門辦事。而且我們出村的道路最近剛好在維修,上週我託人取的快遞還因為車進不來放在半道上的公路維修點。
出村的路有兩條,一條是日常車輛行駛現正小部分維修的全段公路,另一條是鄰村在半山腰的盤山公路,我每個傍晚都在那散步、看晚霞、覽群山、聽播客,感受著山谷的寂靜與深遠。
車輛行走的全段公路相對遙遠,不適宜等不到順風車時走完全程;盤山公路車輛稀疏,因為它有1/5的村莊路段仍是泥濘的土路,聽說修路款項早已下來,但被當村的書記還是村長吃喝糟蹋沒了。剛開始聽到這番說詞,下意識不太相信。那麼巨額的修路款項怎麼可能可以吃喝得完,也怎麼敢這樣做。但這些時日以來,不管從當地村民口中,還是在路上聽司機講,都是一樣的說法。也就這麼平鋪直述了出來。
這段整座山頭唯一沒修的土路實在造成這當地最大的農村,最多小組的村民生活大大的不便,特別是夏天下雨時,坑坑洼窪的泥水路潛藏許多風險,如不是當地熟悉此路每個坑位的村民,其它人怕是得與這條路敬而遠之。
但以行走來說,它是到鎮上最近的路,而且像一條巨龍盤桓在半山腰,視野遼闊無垠。低可看到層層疊嶂的山巒雲霧間迷漫,宛如一幅絪緼的水墨畫;高可看到映照在橘紅色的天幕下橫亙在眼前的大山清晰的剪影。
今天的天氣實在太好,藍天白雲綠松美得過於純粹,讓人不捨錯過一眼。
故當我下山慣性地沿著車輛行駛的全段公路走了10分鐘後,轉念一想又拾步往回走了,回到每天傍晚散步的盤山公路。一是為了那無價無垠的天地景象,二是此道進可攻退可守,萬一搭不到順風車,走一小時下山也是山里人日常之舉,何況在如此美景佳時。
再說山居生活100多日以來,縱覽觸目可及的整座山頭,上登到極高處,下探至深谷的溪澗,沿途本村的出山路,最高處的鄰村山落都一一走遍,唯獨這條每日散步的從盤山公路開始,在公路盡頭結束。沒有再往前走過另一村落的土路經過鄉裡最後抵達鎮上。
記得有個週末的午後是我走得最遠的。當時走完盤山公路,隨著好奇心再往前走了一點點土路,路上塵土飛揚沒有走完,更不要說到終點的鎮上。留下這個念想至今。
今天雖然是第一次一個人下山去縣城,但因為有了這個唯一的小遺憾,再說距離學期結束離開大山已到了不到一個月倒數的日子。光陰荏苒,時間寶貴,莫蹉跎莫猶豫。
沿途行走雖然一路上真的沒有來車,直到幾乎抵達鎮上,遠看到高聳矗立的兩座橋墩,還是搭到了臨近鎮上5公里無高地景觀路程的便車^^,而且司機小哥人很好,拉拉嗒嗒聊了些許話頭。
一到鎮上,馬上搭到去縣城的土黃色鄉村客運,在心裡預期的三點半之前順利抵達。
從枯寂幽遠的深山甫到繁雜熱鬧的縣城,即刻鎖定目標找尋五金店。拿著被燒壞的轉換插頭一間間地詢問,不出所料果然沒有。沒有辦法的當下餘心不死,起了念頭既然買不到新的能否維修舊的?剛好在街邊看到一家五金店的老闆在安裝或維修一柄鍘刀,一樣拿出我那小小的插頭死馬當活馬詢問能否維修。老闆沒有一下子否定讓我走,而是在旁邊等等。
等了約三刻鐘,老闆完成手上工作,拿起我那身形雖小但內裡渾厚的插頭仔細瞧,將這三合一的國際轉換插頭一個個展開觀看,經驗豐富的他得出只是其中之一的二扁插頭損壞,另外的二圓插頭和香港三孔插頭正常,而這二圓插頭在國內也是可以使用的,只要購買合適的排插即可。
我一聽喜不自勝,連連搗頭稱好,即刻掃碼支付完成這件下山大事。
電腦的電源插頭解決了,時候尚早難得一個人來到縣城,馬上轉場早已熟悉卻尚未到訪的本地三間品牌連鎖店。到縣城當然是飲飲食食最開心。
1. 炸雞唯一華萊士,點了不辣的泰式雞肉捲;
2. 飲品唯一蜜雪冰城,起司奶蓋咖啡盛惠8元;
3. 雞排唯一正新家,仍是不辣的招牌雞排。
雞肉捲與雞排吃一點留一點,主要在於新鮮出爐,芝士奶蓋驚喜地與熟悉的味道一樣鹹香醇厚,下面的熱咖啡入口也不錯。
Anyway,快餐吃飽飽的山裡孩子已十分滿足,而且還在順豐取了跟風購買的三頓半咖啡為最後的大山生活增添一點精緻的速融咖啡風味,有冷萃美式、綜合拿鐵和燕麥拿鐵

傍晚五點半打道回府滾回山上,很順利地在路邊遇到回鎮上的黃色鄉村客運,還因和司機小姐聊了幾句詢問看到的鎮上中心小學,多坐了五公里路到鎮中心。
平常回山上的我們要提前在離鎮上還有五公里處的一個大橋路口下車再拐道上山。而我以為一上車已和小姐姐說了下車點,就沒再留意路邊直至錯過。還好一下車,擰頭又遇到回程的同樣同色的鄉村客運,和司機大姐姐說明情況,她友好地讓我搭一程到橋頭路口。
回程和來時一樣,一樣兩條上山路橫亙在眼前。一是平常行走的全段公路,二是剛下山的盤山公路。這次,我絲毫沒有猶豫地往左手邊的岔路傾斜直上盤山公路。
時間剛好來到將近六點,正是每天外出散步,凝神欣賞山間傍晚的餘暉徐徐落下,遼闊的蒼穹被絢麗的晚霞印上淡橘、粉橘、橘紅,黃橙橙紅彥的一片。以此天幕為背景正是群山疊嶂的俐落剪影映在眼前,再慢慢地天色漸暗,白日與黑夜進行著沉默而有序的交接儀式,遠處明亮的金星(又名啟明星、長庚星)不知不覺已高掛上空;再一看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離月亮最近的木星也清晰地在空中閃閃發光。
是夜行走半山上,身旁是一座座裸露且堅硬的山頭間雜種植梯田。頭上的月亮是那麼地臨近,啊~初十的月光已經如此地皎潔明亮了,沒有都市光害的半山里,一點點月光足以映照整個山谷。而我就在這柔和月光的照耀下熟練安心地回到學校,坐在接上電源的電腦前打下這第一次獨自下山去縣城的涼山山居生活日記。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