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存在意義,是我們靈魂深處本質的念想
與一位年輕的老師閒談,他告訴我,每次課程結束後,他都會發一封信給全班同學,聊一聊他心裡的感受與想法。作為一種課堂經營的策略,我認為這樣的動作,可以很有效的拉近師生關係,建立彼此的同理與信任。有很多話,沒法在課堂說,那會顯得說教與矯情,但化為一篇文字時,常常顯得十分具有力量!此外,這對老師個人而言,也是很重要的累積與反省,我們的日子過得很倉促,常常活得像個亡命之徒,沒有一絲留白與停頓,致使我們遺忘了某些我們更該堅持的價值,當我們面對學生對生活、對生命的迷惘,我們能怎麼給出有價值的意見?這些,都需要沉澱......
於是,在這個學期,我開始試著在課後寫信給學生,談的不是課程、不是作業,而是交換一些,我對生活、態度、學習的個人看法,心想著,也許這也是一種教育的實踐吧。
------------
親愛的同學們:
關於學習,在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中,我有著一些深刻的領悟。
有些技能與知識,無法單靠講述,因為每個人遭遇的問題都不一樣,「做」絕對是學習不變的第一法則,因為實踐了,所以我們才會遇到卡住自己的問題,然後才知道該如何解決。我覺得這就是人生的某種道理,因為我們選擇去做了一件事,才有機會遭遇到挑戰,然後去面對、去解決。這些寶貴的經驗,會刻劃在你的靈魂之上,就像海中的花紋海豚,每隻海豚身上的紋樣都是獨一無二,那些痕跡,就是牠們生命的印記,一如我們,因為做出了某個選擇,而讓人生又產生轉變。
結構語言學家曾經問過一個問題:A為什麼是A而不是B。這問題看起來很愚蠢,但卻非常有哲思,我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其他人?結構語言學家給出的答案也很直白,A之所以是A,就是因為A不是B!我們之所以是我們,就是因為我們不是別人。那這兩者的差別在哪裡呢?或許就是給定的意義不同,從人生來看,就是我們總是面對不同的選擇,並做出不同的決定,這些叉路的節點,以及我們對這些經歷的認知與詮釋,建構了我之所以是我,而不是別人的那種獨特性。
在人生或者學習的路上,我們追求的應該是一種「升維的思考」!這是一種意義建構的過程,可以讓我們不至於懷疑與迷失自我。什麼是升維的思考?簡單說,就是面對各種學習的事物時,除了考慮自己的情感反應(想不想、喜不喜歡)、功能性(有沒有用)外,還能思考這項學習可以為你帶來的「意義」與「觀點」,這個層次的認知,才能幫助大家面對殘酷又不可預測的未來世界。
在我的認知中,多數有價值的「意義」以及有意義的觀點,都來自於人的「困境」與「挑戰」!這樣的學習層次,教育我們的不是這個知識對我們未來有沒有幫助(我們在學校學習的東西,走出校園後,還剩下多少真的可用?),而是我在這些困境與挑戰中創造了什麼樣的靈魂!用靈魂一詞或許有些文藝腔,但我覺得很貼切,在大學中的學習,知識的累積只是一個過程,在此之上,是為了鍛造具有面對困境的勇氣並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
我們這一生,會一直遇到各種挑戰,我們可以選擇逃避,選擇拒絕,選擇批評,選擇咒罵,這些都是人性的本能,不需要學習,但選擇面對,就需要學習。選擇去做自己不喜歡但確有必要的事、選擇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選擇哭著也要熬過難關、選擇讓自己走更難但更有意義的路、選擇不放棄......,只有願意面對挑戰的人,才有機會與能量改變這個世界,或者最少,才能在這個世界中安置自己。
我很負責的對大家說,所有不具挑戰性的學習,都不具有學習的價值。所以學習的本質本就是痛苦的,因為學習的過程,就是為了讓我們單薄的靈魂變得更健壯,它不應該也不會是一種安逸的歷程。
人生,最終極的目標,或許就是建構意義。我們的時間很短暫,也註定會消亡,無論我們多麼努力的付出,累積了多少成就,最終都會結束。如果事情最終都會消亡,那麼這些努力意義何在?其實,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這問題的答案很唯心,或許所有的事情最終都會歸零,但,當下的我們,若能為這些努力感到滿足,或許這就是重要的意義。
因為,在那個當下,我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這或許就是隱藏在每個獨特靈魂中,最深刻的念想。
感謝大家願意接受我發出的挑戰,完成了,我與你同歡,跌倒了我會拉你起身,請務必謹記,你所付出的一切,做出的犧牲,都是為了捏塑自己期望與喜歡的那個靈魂的形狀。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