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帶我認識台灣的本土作品,以及陪我很久的歌單!
這篇算是我跟E聊天內容的整理。在談起自己怎麼去藉由閱讀或者以任何形式去認識台灣,我才第一次從別人口中知道,我不一定是只能透過「閱讀(很艱深)」的書籍、歷史,才能認識的。也許從我的角度,是從生活,從長輩,從自己成長的環境去認識的。
關於「認識台灣」或者比較政治性的語言的另一個層次是「台灣認同」,生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高雄人,我也許有過搞不清楚政黨立場和威權教育之下,有過「什麼一定有對錯」「什麼一定要有規矩、標準,不符合的人就該死」的年紀,但我的確找不到有過對自己生長環境裡接觸到的那些有任何一刻露出「厭惡、沒水準」或者反之,我也沒有過追求外來(流行)文化,而捨棄任何一種本土的作品。
我是從小在歌仔戲台前、聽著媽媽的台語電台、逛傳統菜市場長大的孩子。照理說像我這種沒有被教育體制拉到菁英思想或者差一點就是中產階級家庭成長背景的人,不應該在此刻坐在這裡寫這些我身邊的人看起來文謅謅的字,我應該跟大多數人一樣:不讀書,只追流行話題的劇,不關心社會議題,只看那些facebook、youtuber丟來打發時間的影片,或者聊的都是最近應該買哪支股(這我的確有在操作)。真的去抓一百個跟我同齡的人來問,要講出一些比較具體的,自己認識的台灣不太容易,不過我想,絕大多數的人不是不想談或是不知道怎麼說,而是比較少思考這些事。(也許再來個什麼對政府不滿的事件,可能才會再激起這些思考。)
於是我才意識到,我對於自己生活的土地,並不是透過某些知識分子讀很多書裡得到的認識,而是從我生活裡所接觸到人事物以及我所接觸的所有台灣廣播電視電影和書籍、音樂串連而起的。比如說,我這一輩的台灣南部人應該很多人從小是被很多台語歌洗腦長大的,看歌仔戲、看《天天開心》度過某一些奇幻的童年、青年的午飯時間。(我決定把「南部」放進來文字裡的理由是我發現我寫過太多文章後,發現南北差異實在太多了。)
也一定經歷著黨外立委在立法院抗議打架時,聽著另一方指控他們的野蠻;更經歷過開始有第四台後日劇大爆炸,港星來台發展(外來文化)的年代。但往後的發展,我們知道有些東西不見了,曲高和寡的「國片」變成了毒藥,日劇完接著是韓劇和陸劇的年代,直至今日大概無聊的人才會看台灣製作的電視劇,誰不是看串流平台的美劇呢?
我老是被笑說:「幹你文青啦,你才會去電影院看台灣電影。」(後面沒說的就是:「你花錢叫我去看我還要考慮,我想看會找網路不。用。錢。的看。」)還真不瞎說,只要「不是」太難看的,除了恐怖懸疑的我不愛以外,我都是花錢去電影院看,或是「電影院根本一星期就下檔,南部可能一天只一場在晚上十一點或早場的」,我就只能等線上平台才能把它們補上。
是啊!它們真的很多都,嗯,很有誠意(但很難看),不過我還是會看,邊看邊罵還是會看。被騙到電影院久了,還是會怕,但沒有意外的是我覺得很好的導演、演員,都可以讓作品慢慢提升到更好的層次;一樣沒有意外的,某些題材永遠都拍得彆彆扭扭的,比如說:同志片。(台灣都可以結婚了,你們是不能往時代的前面拍嗎?)
但同時,我又不忍苛責那些總是原地打轉的創作者,或是仍然義無反顧的一再繼續支持(直到我受不了自己真的很傷心不想再看。電影尤其。)這不免得回頭去看台灣的影劇發展,甚至拿回來看文學作品的發展,你都不能否定戒嚴時期以及白色恐怖年代(還可以拉回日據時代)是怎麼影響了台灣本土作品的創作。而我的確從這些觀影和閱讀的過程中,試圖想去理解我不知道的年代發生了什麼?
E說:「欸,你真的愛呆丸(愛台灣)耶!」
我不確定這種執著的忠誠到底是不是「愛」,我對「愛」的理解很薄弱,但很肯定的是我真的比較喜歡台灣式的國語、發生在台灣的故事拍成的電視電影。比如說:《六弄咖啡館》裡,董子健的中文,就會讓人無敵出戲,同樣的《做工的人》電視劇裡,李銘順的馬來西亞台語也壞了這部電視劇。當然,文學的改編和小說家自己去當導演到底能不能搞好一部影視作品,也真的是台灣戲劇界需要好好思考的事,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都,花錢,看完了!(包括文字作品,我也比較喜歡不是翻譯的文字,這部分連日本的文學作品我都需要花一點時間進入。)
說也奇怪,我真不知道哪來的執念,我愛籃球,但我不看NBA(還在當學生時時只看過Jordan的輝煌年代。)我從小棒球迷,但我不看MLB(只看王建民。套句網友說的:「王建民當時的熱潮問早餐店阿姨就知道。」)每次被問:「蛤,你沒有在看喔!」我都答不出來為什麼,肯定不是「語言」的問題,因為我就只看台灣的運動比賽,或者有台灣選手的比賽。
就連音樂,我好像也沒有聽過太多外國歌曲。(瘋日劇時也許聽過一些影視配樂。)
說到音樂,E說:「那不然你有沒有什麼歌可以推薦的?」
我iPhone裡有一個歌單,在youtube上我搞了一個歌單:《陪我很久的歌》。這裡最遠應該有我童年,到2018左右,電腦重灌系統後就沒有重新在itunes上重新抓新的,也沒有另外同步電腦裡的新舊歌。就這樣一直放著,去哪裡都聽這個歌單。(不過youtube上的比我的iPhone清單的多。中間可能我刪過。)
我人生裡唯一一個有比較認真思考的夢想是「廣播DJ」(可能有五秒想當歌手,然後光想到要站在人前可能只有少不經事的年紀才有那個傻膽)。一直到高雄的唱片行幾乎消失前,逛唱片行一直都是我熱愛的事,最喜歡撿那些被出清一張19元的錄音帶、39元的CD(陳珊妮、侯志堅應該當時都還可以撿得到他們的好專輯。)
這歌單裡,大概也記錄了我長長十歲到四十歲左右的歌,但多半都還是停在2010年以前,雖然聽的歌很多,但願意播放後不會按下一首的,大概就重複的那一百首,而且多半都是停在十五到二十歲之間的歌。
音樂和其他文字作品的發展比較不同的差異在於,音樂比較能貼近生活或被記憶,它的世代轉換的樣態比較多元,我聽的歷程變化也比較大,從小虎隊到張雨生(他們應該同時期)因為張雨生聽了張惠妹,談了戀愛才聽了其他女歌手的歌;從國語流行歌,進入獨立歌手、樂團,到原住民和客家歌手;從吳宗憲到周杰倫,從四大天王到星光一班,最後還莫名地聽起了我以前嫌吵的饒舌⋯⋯(就是特別怪我沒聽太多的五月天,因為我覺得阿信的咬字比周杰倫還難聽懂,然後比較吵,我耳朵受不了,我對聲音比較敏感。)直到後來因為不聽廣播了很少新歌能更新,最後就聽影視配樂。
有那麼一陣子,我在網上找《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這本書裡提到的那兩百張專輯。這兩百張,應該也是台灣音樂最輝煌的年代的經典了。但它們跟認識台灣有什麼關聯呢?
我想,得要謝謝E跟我說的:「我一點都不會覺得你喜歡,你熟悉,你生活在其中的台灣味台灣生活方式不入流,相反那些才是最扎實與真切的。」
我一直滿喜歡:我看起來很沒有國際觀、看外文會很不耐煩(我單字識得不多,但其實聽得懂也還可以比手話腳很簡單的日常用語),但非常喜歡其他這些跟我生活很合貼的一切,包括我要一直叫我媽不要跟我講國語,但她會很生氣我糾正她的時候!
本來我想要介紹歌單裡的歌,想想算了。但如果非要說一點什麼,
〈受傷的心〉這首歌我去KTV都唱吳宗憲的男版,不唱黃乙玲的;〈小幸運〉要聽雷姆馬科的比較好聽(〈李白〉也很好聽);《孽子》、《太陽的孩子》原聲帶整張都很好聽;陳綺貞在唱不完的小清新後,終於出了《沙發海》這張,讓我又買了她的CD;動靜的《動靜》和Noname《愛情帶來的改變》,是我可以一直聽都不膩還能跟著數拍子下前奏的CD⋯⋯
我好像不是因為愛台灣而喜愛這些,而是因為這些讓我更喜歡我宅到發悶能有這些創作添增樂子的生活,而它們也通常是那麼貼近這塊土地!
台灣電視劇我整理過:一次給你OTT平台的台劇清單!
圖:20210328高雄興達港,Canon EOSM50,因為船身的字而拍。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