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閱讀總結
今年的閱讀狀態雖然不能完全和去年相比,但是keep住了365天的每日reading target,所以對自己還是挺滿意的~
去年的總結是按照時間線寫的(然後中間不時有題材相近的插隊作品,所以很隨性),今年決定大致按照分類來,從自然科普類開始,到人文社科,最後是各類小說(但中間應該也不時會有插隊,隨性的傳統不能丟lol
和去年方式一樣,只分享確實完讀的書(反覆橫跳的那些明年再說😅),大部分作品列出作者、譯者、出版社和封面圖,其他想偷懶的會保留前三項列在最後,方便感興趣的朋友搜索~
總之,希望今年也能成功安利出幾本吧✌🏼
《候鳥長征》
史考特.韋登索 Scott Weidensaul (著),江勻楷/林穆明/艾儒(譯),商周出版
今年讀過非常喜歡的一本,總結的封面圖也給了它,所以用這本來開始這個總結是最合適不過的。
早前在友鄰辦的一人一本書tag裡就曾經安利過這本,全書非常詳盡記述了世界各地遷徙候鳥們的故事,雖然小小身軀但具有無限大能量,能連續數週、數月甚至一整年都在空中飛翔(比如歐洲雨燕),而且各有遷徙技巧和策略,比如在遷徙前大吃特吃成為名副其實的「能量球」,然後展翅啟航一口氣橫穿或縱貫地球,過程中還要面對一切不可知的外間環境變化,和季風成為夥伴又或者要與風暴對抗
候鳥的遷徙路線覆蓋全球,動輒上萬公里飛越各大洲大洋,而且是那種真正沒有國界概念的「全域性」,記得作者寫他在一套追蹤系統中觀測鳥兒們的飛行路線時,感受到了全然的整體性,這個星球對候鳥們來說就只是一整片廣大的空域,牠們不會去想自己今天飛過了哪國領空又是不是要申請簽證,一種純粹只是地球生命的超然感
然而這只是對飛翔中的鳥兒們來說,一旦牠們落回地上具體到特定位置,那就不可抗地再次回到人類敘事體系的危機與限制中,特別是鳥兒們自己不會去在意國別概念中的那些重要中繼站屬於哪裡,但無論是全球氣候變化、人類世的全球地景再改造影響(包括擴張狂熱、農耕、森林砍伐、引入種/病毒威脅)甚至政治角力(比如土耳其和希臘在賽普勒斯的爭議讓當地的保育工作更加危機四伏)等等因素,都已經給候鳥們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生存威脅,書裡滿滿都是觸目驚心的數字和實例,印象最深的是一隻叫「希望」的候鳥,幾次穿越大風暴的極限航程都能成功挺過,可如此非凡鳥生最後卻死於本地獵人的槍下
全書知識點密集,從針對候鳥本身的生物學到監測/研究技術不斷進步的科學發展,涉及層面廣泛且都有涵蓋,但作者寫得深入淺出非常易讀,還不時穿插幽默風趣的個人經歷或心理活動(比如他們在中國黃海附近的淺灘研究琶嘴鷸的時候,當地協助的研究生談起附近淺灘的養殖魚戶和黑社會的關聯,比如作者多次在戶外觀測時遇到熊的經歷,再比如為了給鳥兒們帶追蹤環所以被牠們罵的經歷等等)
最後,分享一段我個人很喜歡的摘抄:
「我坐在奇歐克勒維河畔超市的地上,目睹年度遷徙循環展開序幕。我試圖想像自己是隻斑尾鷸幼鳥,陸地頭次在身後漸漸遠去,蒼茫險惡的太平洋在疲憊的雙翼下波濤洶湧,一連就是好幾天。
漫漫長夜裡,南半球陌生的群星升上頭頂,該遲疑嗎?會害怕嗎?我猜得到這趟旅途鐵定又枯燥又疲憊,此外還會有其他情緒浮上心頭嗎?
或者斑尾鷸幼鳥心中只有篤定,知道自己此刻就該這麼做,受生物磁場引領前往某處?
斑尾鷸雛鳥靜靜坐在巢裡,我從牠深褐色的雙眼裡看不出任何答案。」
總之強烈推薦給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朋友~
(參考書摘,因為是那種幾乎每一頁都畫線註記的書所以書摘不能展現萬一,非常非常推薦全本)
書摘thread 1:x.com/There4I/status...
書摘thread 2: x.com/There4I/status...
《向晚的飛行》
海倫‧麥克唐納 Helen Macdonald(著),韓潔光(譯),大塊文化
這本書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作科普類,更像是文學散文集,但因為同是鳥類主題,而且其中也穿插了不少科普類知識,所以還是決定就加塞在這裡了
作者本身不是學術出身(本職是記者),但因為很喜歡鳥類從而自發成為觀鳥者,也給很多鳥類/自然類科普節目寫過文稿,因此這本書可以看作兼具科普和文學之美,或者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算「軟科普」⋯⋯?總之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本書,筆觸淡雅溫柔,推薦一下~
《鰻漫回家路》
帕特里克・斯文森 Patrik Svensson(著),陳佳琳(譯),啟明出版
很有詩意書寫的一本鰻魚科普書,這個物種最困擾科學家的一點就是,鰻魚只有在到達了固定的生殖水域、並且主觀確認要進行繁殖後,才會長出生殖器官,因此鰻魚在大部分時間裡是沒有生殖器官的,這就讓找到鰻魚睪丸成為了某種生物學聖杯,也恰恰是這個原因導致牠們難以人工養殖(也因此面臨日益嚴重的物種存續壓力),可以說是非常特立獨行有個性的魚
另外因為此書作者為瑞典人,所以了解到了歐洲鰻魚和日本鰻魚的差別,以及瑞典本土的原生鰻魚文化
書裡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軼事是關於弗洛伊德,早在還遠沒有成為現代精神分析之父的學生時代,弗洛伊德曾經深入研究過一段時間鰻魚,而他的研究重點正是要找到鰻魚的生殖器,那段時間他在某個陰暗潮濕的小角落裡殺了不計其數的鰻魚,但最終失敗收場就是找不到生殖器從而倍感挫敗,不知道這段經歷對於後來他如此執著沉迷於陽具/生殖器崇拜是否有產生按他自己所說的亦真亦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潛意識影響」,而且換個角度來想,某種意義上這又何嘗不是「歇斯底里」的一種表現形式呢(迴旋鏢永不缺席
當時的吐槽(劃掉)書摘:x.com/There4I/status...
《白令海峽的輓歌》
芭絲榭芭・德穆思 Bathsheba Demuth(著),鼎玉鉉(譯),臺灣商務印書館
這本書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算人文社科類,但因為書裡也涉及到很多白令海峽生物的描寫,並以我個人很喜歡的鯨魚為開篇,所以就私心把這本也算作自然科普了
從書籍的副標題——漂浮在自然與文明之間的海岸,現代人類殖民萬物的野心與潰敗——就不難看出,這其實是一本讀起來讓人倍感沉重的書,白令海峽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導致海峽中以及兩岸上的各類生物,從鯨魚到海豹到鹿群到狐狸、兔子、飛禽再到植物作物最後到原住民到人類自己,在在都成為了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兩大陣營針鋒對壘下的犧牲品
從最開始日益嚴峻的捕鯨業濫觴,再到冷戰時期的加劇惡化,白令海峽供給千里之外的經濟和商品、供給戰爭和意識形態對抗、供給政治角力,同時也供給殖民和屠殺
或許,在白令海峽所經歷過的一切面前,輓歌這個詞都已是輕了
題材並不輕鬆,謹慎推薦
書摘thread:x.com/There4I/status...
《不想回家的鯨魚》
蘇珊‧歐琳 SusanOrlean(著),韓絜光(譯),漫遊者文化
和《向晚的飛行》一樣,這本書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更像文學散文集,但因為同有鯨魚主題所以就插個隊放在一起~
全書共有十五篇散文組成(可參考副標題:15個來自動物的真實故事,探索人與動物之間看不見的愛與傷害),都是作者和各種動物們互動親歷的感受,比如她在自家農場養的雞,又或者親自採訪過的冠軍名犬,以及水族館龍蝦謀殺事件,還有好萊塢的動物明星們,但也有賽鴿的殘酷故事等等,整體而言很輕鬆可愛的一本書,適合調節上一本讀後的沉重
書摘thread:x.com/There4I/status...
《舌尖上的演化》
羅伯.唐恩 Rob Dunn(著),方慧詩/饒益品(譯),商周出版
如副標題「追求美食如何推動人類演化、開啟人類文明」所寫,這是一本關於人類飲食文化發展的全面性書寫,涵蓋很多有趣的小知識,比如人類的嗅覺分為鼻前嗅覺和鼻後嗅覺,鼻前嗅覺主要負責直接輸入型的味道辨識,而鼻後嗅覺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回甘」/「回香」這類感覺,食物的「香」其實大部分都是靠鼻後嗅覺來進行強化的,而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會很喜歡瑞典著名的超臭醃魚罐頭
另外書裡也探究了人類的飲食文化歷史,從早起原始人類演化到現代營養學均有涉及,推薦給想了解如何能吃得更明白的朋友
書摘thread(當時寫的推薦語是「一本色香味俱全的書」):x.com/There4I/status...
《美食怪奇物語》
麥特‧西格 Matt Siegel(著),駱香潔(譯),行路出版
和上一本類似,但更加著重於探索那些歷史上奇奇怪怪的食物以及人類口味/飲食文化的變遷,另外書中還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不能接受某種味道主要都和基因有關,經典案例就是香菜✌🏼
很適合趣味輕鬆閱讀~
書摘thread:x.com/There4I/status...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 Witold Szabłowski(著),葉祉君(譯),衛城出版
由飲食引出這一本,也是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更為人所知的一本書,去年還讀過同作者的另一本《獨裁者的廚師》(也同樣推薦),兩本書的本質其實是同一個主題,那就是:食物即階級,食物即政治
相信這個主旨其實作為東亞人應該不陌生,但真的看到細節披露還是會有那種創傷喚醒的感覺,淺淺打一個trigger warning,推薦給感興趣的朋友
《魚翅與花椒》
扶霞‧鄧洛普 Fuchsia Dunlop(著),鍾沛君(譯),貓頭鷹出版
不算新出版(作者今年有出版新書《君幸食》,不過我還沒讀,也許明年哈哈),但因為這本書的大部分背景發生在四川和成都,由於個人經歷(一位和我全家關係很親近的長輩是四川人,但後來突然離世留給我們至今還懸置的某種空無),對我而言這本書所記述的90年代初期的成都屬於一種更加私密性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在帶領著我懷念一位故人
除了飲食文化和各種作者的有趣經歷,同時書中也有關於中國現代政治的背景書寫,當時特意比較過上海譯文版、貓頭鷹版以及英文原版之間的翻譯差異,結論依舊:台灣是華語出版的最後自由堡壘
書摘thread:x.com/There4I/status...
具體翻譯對比thread:x.com/There4I/status...
《甜與權力》
西敏司 Sidney W. Mintz(著),李祐寧(譯),大牌出版
主題是殖民史老生常談的話題:蔗糖
學術性略強的一本書,尤其穿插很多數據羅列,但非常全面的解析了帝國主義如何通過蔗糖生意來控制殖民地以及為自己尋求財富,同時以此為燃料不斷擴張,繼而建立國際貿易與海洋體系(如果對其他歷史著作感興趣的話,會發現海洋體系和大陸體系是歐美史學家們很喜歡的一種典型分法,特別是在論述亞歐大陸史的時候,經常會讀到有觀點認為歐亞內陸帝國的衰敗是因為海洋體系不斷壯大從而通過海岸線取代了內陸貿易所造成的。雖然這個觀點如果是絕對論那必然是有缺陷和不夠全面的地方,但如果是用相對論或one of the reason敘事,那麼就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拼圖)。推薦給這個主題感興趣的朋友
《槍砲、病菌與鋼鐵》
賈德.戴蒙 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時報出版
提到有影響力的全球史書寫,自然不能少了這本大名鼎鼎的著作,雖然今年是我第一次讀,而且已經出版25週年,但所論述內容完全不過時(也慶幸自己如今才讀,畢竟很多內容放在以前讀的話,大概率也只是跟風罷了,未必能引發太多思考)
對本書最印象深刻的部分是關於大陸所處經緯度以及板塊型態對人類擴張發展有著絕對性影響的部分,作者認為因為亞歐大陸板塊是呈現橫向,緯度相對集中並跨多經度,因而氣候/地理條件相差不大從而更加富庶也更便於互通有無;對比案例是南美和非洲,與歐亞大陸相比呈現明顯的相反型態,大陸板塊為縱向,跨多緯度但經度相對集中,這就造成了氣候/地理條件變化大的問題,從而導致南美和北美的物種很難實現互通(這個理論還是很有意思的,記得以前讀到過3000米海拔的山脈就可以完全阻斷天氣,再比如喜馬拉雅山脈兩側,尼泊爾/印度的熱帶氣候也和西藏形成鮮明對比)
總體而言作為常青經典,還是值得一讀的~
《槍砲、船艦與筆墨》
琳達‧柯利 Linda Colley(著),陳信宏(譯),衛城出版
標題和上一本類似,不過切入角度更加有專屬性,作者的重點在於論述全球憲法史,而且這本書的開篇還是由康有為做引,很有意思
另外個人覺得全書最亮眼的一個觀點是關於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or《弗蘭肯斯坦》,也是目前公認的第一本科幻小說)實際在影射拿破崙,具體可見書摘:bsky.app/profile/the...
而且因為作者本身是女性,因此也是一本性別書寫友好的作品,同時知識點豐富,從歐洲到美國再到東亞的政治格局&憲法史變遷,觸角廣泛,有時嘲諷起連去都沒去過某個國家就敢給人家寫憲法的狂人時也是不遺餘力(比喻邊沁)
記得書裡在解釋為什麼以前的人們如此熱衷於寫憲法時,原因之一是「容易」,只要有筆有紙有墨水,就可以隨時隨地書寫,所以中世紀才如此流行過憲法狂熱,人人都可以是憲法制定者(感覺就像如今寫網文一樣方便,大概⋯⋯?lol
雖然是憲法這種艱深題材但行文流暢完全不枯燥,值得一讀~
書摘thread:x.com/There4I/status...
《人類世的文學:臺灣作家吳明益的生態批評研究》
關首奇 Gwennaël Gaffric(著),許雅雯(譯),新經典文化
既然上面提到了科幻小說,接下來引出這本書,或許標題看起來沒有什麼太大關係(而且如果沒有讀過吳明益作品的話可能會覺得有點陌生,所以我不遺餘力再安利一次吳明益的作品,具體可以參考我去年的讀書總結)
本書雖然主題是要論述吳明益作品的寫作方式、技巧以及有關自然書寫的部分如何通過作品從而引發對人類世的反思,但全書更主要的內容是以此為引全面論述「自然書寫」這個類別,其中某段關於科幻小說的部分當時還做了摘抄(也是我今年做過最多手寫摘抄的作品😅):
「破壞、毀滅真正的特性,和好萊塢要講的,剛剛好正相反——在於其沉默、安靜、普遍、無所不在,也就是在於其日常庸俗。
科幻文學的力量就在於此: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超物件帶來的影響,邀請讀者重新思考我們和時間、期間和地理等因素的關係。
法國學者內拉特認為,在『災難的生命政治』中應該最先關注的『不是(風險的)密度,而是它在社會中延展的維度。』
同樣的,海洋污染造成的生態浩劫不僅影響到環境,還會改變我們身分認同的程度、居息的模式,甚至更廣泛地改變我們的想像力。
科幻作家並不是企圖預測即將發生的明日,而是探求未來的各種可能。他們想催生的是另類的虛擬現實,隨而啟發新的生存與共存模式。」
通過上面這小段摘抄可以看出,就算沒有讀過吳明益的作品,只是將這本書作為獨立的文學評論也是值得一讀的,作者的理論知識非常紮實,旁徵博引話題涵蓋廣泛,特別是如果對「自然書寫」這個類別感興趣的話。
自然書寫如今作為一個文學類別已經不算陌生,有時候也會處於橫跨多分類的曖昧狀態,比如吳明益的小說裡通常就會有很多幻想意象,但這個分類若要溯源其實也由來已久,從《瓦爾登湖》(又譯《湖濱散記》)到《沙郡年記》再到瑞秋·卡森的著名作品《寂靜的春天》等等,都是自然書寫這一類目的代表性作品(後面也會推薦一些含有自然書寫元素的小說)
推薦給喜歡吳明益作品(但非必要條件)以及對自然書寫發展(從台灣出發到更廣泛的全球自然書寫與環境變遷的摩擦碰撞史)感興趣的朋友
《台灣文學中的性別與族裔——從日治到當代》
林姵吟(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上面提到了吳明益那就順便繼續台灣文學的話題,這本書最開始感興趣也是因為在當代文學的作品分析部分,其中有一章論述到了吳明益的《複眼人》。但實際閱讀後發現作者所遴選並進行論述的作品都很有意思,即便沒有讀過原著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作者的分析及研究都有詳實的援引以及深入討論,尤其對一些作品中通過性別議題來對照兩岸關係隱喻的分析很精彩,而且有充分的女性視角,推薦給有興趣的朋友
《臺灣路上:蔡英文的非典型力量》
阿諾・沃勒函 Arnaud Vaulerin(著),柯宗佑(譯),堡壘文化
從性別議題和兩岸關係繼續引申台灣主題,這本書是小英卸任後出版的第一本傳記類作品,由資深法國駐台記者所寫,書不長但很好讀,每一個段落都引人入勝而且犀利冷靜,沒有任何濾鏡因素存在,比如介紹小英的早期經歷,也遺憾她沒有過多強調女權,以及在面對台海相關的敏感議題時那種謹慎的強硬,作者認為這種「謹慎的強硬」就是小英的執政性格,推薦給感興趣的朋友
《成為西蒙波娃》
凱特‧寇克派翠 Kate Kirkpatrick(著),張葳(譯),衛城出版
從女性議題引出波娃,這本詳述波娃的傳記非常好讀,從波娃的童年一路走至晚年,梳理她的哲學理念如何形成,以及現實生活、社會、交友、親密關係等等各方因素是如何塑造並促成了她對性別意義的深度思考進而寫出了劃時代的《第二性》,資料詳實脈絡清晰
法國今年奧運會開幕式致敬10位傑出女性時也有波娃,也是在那時開始讀這本書,雖然去年就買了但一直在書櫃裡吃灰,今年總算讀完,感謝法國奧運開幕式為我指明方向(快夠
另外今年也買了貓頭鷹出版社的法文直譯版《第二性》,作為明年的預設書目希望可以完讀(flag高高立起.jpg
《穿過了》
索菲.譚豪瑟 Sofi Thanhauser(著),林士棻(譯),時報出版
接力性別議題的作品是《穿過了》,這本書也是今年讀過的值得重磅推薦的一本,實在非常精彩,不愧是去年獲獎的非虛構類翻譯作品,幾乎每一句都想要劃線標註的那種,真·字字珠璣
而且本書女性視角非常足(毫不意外作者是女性),敘事流暢沒有任何冷場且讓人極度舒適,從原材料入手來書寫紡織/成衣業這個主題宏大的全球史,涵蓋全球紡織業的發展變遷,以及圍繞紡織相關的各類議題,包括歷史溯源、原材料種/養殖、工業革命、殖民奴役、性別剝削、現代時尚發展及其形塑、環境生態等等,話題雖然龐大但完成度非常高,宏大敘事和微觀描寫的穿插節奏也掌控到位,就和紡紗機的經緯操作一樣有韻律,非常精妙,再次推薦~
另外早前也在bluesky上發過一則關於新疆棉的書摘:bsky.app/profile/the...
順便也附上今年早前讀時在推上發的書摘thread,總之這本書強烈推薦讀全本:x.com/There4I/status...
《中文打字機》
墨磊寧 Thomas S. Mullaney(著),賴皇良/陳建守(譯),臺灣商務印書館
繼續全球性的人文社科作品,涵蓋範圍廣泛的主題這次來到打字機。雖然這本書名叫做中文打字機,但在引入中文打字機的獨特發展路徑和歷史之前,首先回顧了全球打字機發展史,以及在打字機大企業的不斷擴張下語言本身是如何被以英文為模板的打字機所反向塑造的(比如泰語,由於受限於英文打字機原始模型的字母鍵位總數,導致泰語有兩個字母隨著要適應英文打字機原始模型的霸權統治而逐漸消失)
而中文打字機的特別之處就從這裡開始體現,因為中文實在和英文打字機的原始模板格格不入,即便削足適履也不可能像泰語一樣硬套入這個西方主導的鍵盤體系,因此出現了很多人前赴後繼想要研發一套自成體系的中文打字機,作者並以此為引,展開描寫從雕版印刷到現代中文輸入法的發展路徑,其中也有很多創意不錯的中文打字機,很有趣的一段軼事是關於林語堂和他的中文打字機,雖然最終沒能成功推向市場
另外書中對如今的中文輸入法依舊定義為一種「檢索」過程,即先輸入拼音(如果是五筆輸入法那就是文字的組成部分),再通過索引提取匹配字型,而不是像英語那樣即拼即有意義(同時這也是日韓語和中文仍有明顯不同的地方,也因為這個原因,中文本身就像是具備了某種編碼加密的功能,特別是在戰爭期間,若將中文和摩斯電碼等加密語言體系互譯,實則等同於二次加密,發電報的收費都貴),這也是難以被打字機化的中文為何無法被馴服的關鍵
同時書中也有一些關於性別議題的論述,例如女性是如何被塑造成「打字機女郎」從而促進職業刻板印象的強化,也涉及有關中文本身在不同政治角力下的命運變遷,以及如何為propaganda所利用等,是很有意思的一個主題,推薦給感興趣的朋友
書摘thread:x.com/There4I/status...
《最後的使團:1795年荷蘭使團和一段被遺忘的中西相遇史》
歐陽泰 Tonio Andrade(著),黃中憲(譯),時報出版
《決戰熱蘭遮》
歐陽泰 Tonio Andrade(著),陳信宏(譯),時報出版
《火藥時代》
歐陽泰 Tonio Andrade(著),陳榮彬(譯),時報出版
繼續歷史題材,這三本放在一起因為同屬歐陽泰作品,和去年總結史景遷的作品是同一形式(而且歐陽泰師承史景遷,所以推薦方式也保持一致),下面一本一本講~
《最後的使團》相比後兩部作品較為獨立(因為後兩部作品都涉及戰爭史相關),主要講述1795年荷蘭使團訪清並晉見乾隆的一場曲折經歷,而書名之所以是最後的使團,正是因為從這次訪問之後清朝就再沒有過西方使團晉見(直到清末),主要原因在於荷蘭使團訪問前的英國使團因為與清廷的晉見禮節產生衝突從而導致了關係破裂(例如英國使團拒絕下馬、行跪禮等等),這種意識形態差異也為後來的戰爭埋下了伏筆
但這個荷蘭使團與英國使團不同,他們非常配合清廷的禮節,也因此得到了進京面聖的機會,可時間不巧趕上冬季,乾隆邀請他們進京面聖過春節,所以使團要從廣東一路穿過中國內陸進京,寒冬臘月裡翻山越嶺急行軍,可謂歷盡千辛萬苦。而書裡最有意思的部分是荷蘭使團到達紫禁城後對和珅、乾隆帝以及彼時故宮和圓明園的一手描寫(說實話他們對紫禁城其實還挺幻滅的😅)以及對沿路官員、百姓和風土人情的記述
雖然全書大部分時間都在描寫他們趕路的情況(過程也是真的淒淒慘慘戚戚),但寫得非常生動彷彿小說,和史景遷作品有類似氣質,推薦給有興趣的朋友
《決戰熱蘭遮》講述的是鄭成功與荷屬東印度公司在熱蘭遮城的海戰,也因此奠定了國姓爺拿下台灣的基礎。由於史界普遍認為西方的海洋作戰能力遠勝東方,也因此讓這場戰役顯得尤為特別,雖然是戰爭史相關但不會顯得晦澀,通過描寫參戰雙方的人情百態深入淺出,同時也對東西方的軍事實力進行了參照對比,印象最深就是「文藝復興堡壘」,由於這種防禦工事的建築風格和中國慣有的城牆非常不同,且攻守效率顯著,也是國姓爺軍隊即便圍城仍然久攻不下的一大主因(而最後取勝也是由於從熱蘭遮城叛逃的外國工程師教給了國姓爺軍隊如何修築文藝復興堡壘從而促成了雙方對壘的情況)
書中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是天氣因素也幫了國姓爺一把,雖然西方船艦有很強的逆風航行能力,但在熱蘭遮城這一役中,天氣沒能站在西方船艦這邊,導致補給供應無法有效送入熱蘭遮城,因此堅守城內的守衛和未能撤走的其他人員得不到後方支援,雖然能夠守城不被攻下但處境越發艱困,而這也是導致最終戰敗的原因之一
《火藥時代》可以看作《決戰熱蘭遮》的延伸,是一本對比東西方軍事實力變遷的專著,也因此相對顯得晦澀一些(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個人喜好問題,實在對戰爭和軍事史沒有那麼大的愛好),不過本書對西方軍事史學界的主要觀點「大分流時代」提出了更加全面客觀的論述,認為這個觀點絕不是此消彼長的二元分法
而且同樣是因為個人喜好(對李鴻章很有興趣),所以讓我一路堅持讀到了最後清朝戰爭史的部分,對於從乾隆時期開始的「大和平」概念讓人耳目一新,順便摘錄一下當時寫的評論:
【雖然《火藥時代》的軍事戰爭史讀得我頗為痛苦(因為實在對「戰爭」話題不感興趣),但在讀到最後分析清末海戰為何失利的部分,倒是為我補全了如何從又一個角度去看中堂大人
如此想來以前讀的那些林林總總確實只是皮毛,畢竟提李鴻章不能不提洋務運動、北洋水師&各種敗北的海上戰爭,而那一整個海戰大背景的變遷和結果,實際可以貫穿回火藥最原初的發明,亦即從9世紀的爆裂煉丹術士們第一次炸了藥爐開始
果然,年少讀皮毛,現在學著去盡可能深入細緻且廣泛地讀肌理
我對中堂大人的定位依然還是「愚忠」,畢竟他眼前曾有過一份可以讓HK獨立的proposal卻拒絕,但代入情境想想,也許他此生最企盼就是君主立憲的制度,但前提是這「君主」必須是他認的「君主」,所以為兩宮回鑾耗盡心血,也因此成全那場拒絕的邏輯自洽合理
但願有生之年,我也能給中堂大人淺淺寫史,算是從年少時因對此人感到好奇而擴展出之後這些年不斷擴充的各類閱讀(包括且不限於洗腦教材、史實記述、家族研究、文學小說&外文著述etc.)的小小總結吧,只當圓個也許始終虛無縹緲的夢】
《半透明鏡》
柯嬌燕 Pamela Kyle Crossley(著),賴芊曄(譯),八旗文化
接著清朝話題,轉換到王朝統治者對自我身分認同的探索之路
去年讀過史景遷的《大義覺迷》,雖然全書大部分時間都在抽絲剝繭描述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更像推理小說),但最後的收尾部分還是回到了核心觀點,即清朝統治者對身分認同、也就是所謂「滿/漢」之分的理解與態度
但當然,只說「滿/漢」二元分是非常簡化的表達,而這一點在《半透明鏡》中有更為具體的討論,全書非常深入探討了所謂「族」的發源以及擴展/融合,通過從皇太極到乾隆等多位皇帝為鞏固其統治正當性、自我正當性和族群正當性所施行的一系列政策發布、八旗等級劃分、文獻修改、血統溯源、輿論控制等等手段,探討王朝統治者如何將自己與帝國不斷重新定位(比如乾隆在雍正去世後完全推翻了大義覺迷事件的聖裁,回收銷毀《大義覺迷錄》並下旨處死曾靜)
同時本書最後結尾部分關於清朝滅亡前後「漢」概念的崛起也進行了簡要論述,而從那一整段時間的主流意識形態以及所謂思潮帶頭人所宣揚的理念中,已經隱約可見「漢」的種族霸權意識,並不斷滲透擴張到「新中國」的身分認同中(如今來看可謂見解非常深刻)
我個人感覺可能不是一本很易讀的書,整體文風更偏重理論學術派,但還是推薦給感興趣的朋友~
《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
胡煒權(著),遠足文化
這本書可以結合上面提到的《半透明鏡》,雖然本書內容是關於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本能寺之變來寫,但整個東亞歷史實則都千絲萬縷,比如朝鮮李氏與明朝的關係、再到努爾哈赤早年和晚明以及朝鮮李氏的關係,而到了1592年時,努爾哈赤還曾經提議要援助在朝鮮討伐豐臣秀吉的明軍(而這時已經是本能寺之變後的豐臣秀吉時代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所有的既定歷史大概都是彼此互為蝴蝶的翅膀
說回這本書本身,對於想要深入了解這場著名的本能寺之變前因後果的朋友還是挺推薦的,特別是明智光秀在織田信長死後十日便同樣殞命,並直接促成了後來豐臣秀吉(彼時還叫羽田秀吉)與德川家康的崛起,但這場對整個日本史來說都有著重要影響的里程碑式事件時則在發生的當時都盡顯倉促,也因此讓後續考證及溯源更加困難(但也或許這就是本能寺之變至今仍充滿魅力的原因吧,謎團越撲朔越有挑戰性人們就越想要探究出個所以然來)
除了可能需要分辨和記憶大量人名(是真的很多人名,而且同一個人物也會有多個名字,有時是賜名、有時還會改名等等)的部分會需要些時間熟悉和適應,整體來講是一部非常理性考據的作品
《遙遠的海岸》
麥柯麗 Melissa Macauley(著),林玉菁(譯),時報出版
繼續歷史題材,這本書的最大特點在於改變了中國史經常只被視為大陸體系的刻板印象,將視野放到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特別是福建/客家),從而論述海洋體系和中國歷史同樣擁有互相塑造的深刻關聯。全書重點從清末的清鄉運動入手,分析此舉對整個東南亞地區發展的影響,作者將這些早期中國海洋體系的擴張行為通過殖民進行類比,手段與西方殖民者如出一轍:壟斷資源、控制勞動力,擴張經濟版圖等等,唯一區別是帝國主義的最根本企圖是通過殖民稱王稱霸,但中國的這群早期先行者只想發大財(快夠
這些早期先行者們通過強大的家族連結和同鄉會概念如何一步一步再將影響力滲透東南亞並再次反向輸出回大陸本土,從而對整個地區的政治經濟造成不同程度的深遠影響
總之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主題,非常打開視野,推薦給有興趣的朋友
《什麼都別說》
派崔克.拉登.基夫 Patrick Radden Keefe (著),鄭依如/黃妤萱/張苓蕾(譯),陳榮彬 (審訂),黑體文化
這本書主要講述北愛問題期間愛爾蘭共和軍與英國對抗期間的那段血腥歷史
書籍通過一起單親媽媽的離奇綁架案為引,將整個北愛血腥抗爭史和各類群體的眾生相逐步展開,同時雙線並行不忘抽絲剝繭失蹤者的最終下落,而且在最後揭曉時仍讓人有種起雞皮疙瘩的悚然,內容非常精彩,比很多懸疑推理小說還要引人入勝,推薦對這一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
《法醫人類學》
威廉.R.梅普斯博士 William R. Maples/麥可.布朗寧 Michael Browning(著),尚曉蕾(譯),麥田出版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作者本身是此領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而法醫人類學者唯一打交道的對象就是骸骨——各種各樣的骸骨。不同於一般對「法醫」的印象,法醫人類學只專注於對人類骸骨的研究,通過骸骨可以看出各種歷史信息和線索,甚至有可能找出幾百年前某具遺骸的死因,又或者即便已經焚燒成灰也依然能夠通過殘留物辨識骸骨是否屬於某位特定的人士
全書書寫風格很有趣,作者也經歷豐富,曾親歷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羅曼諾夫家族滅門案的骸骨確認等非凡事件,兼具人文和科普議題,個人推薦一讀
書摘thread:x.com/There4I/status...
《失落的猴神古城》
道格拉斯.普萊斯頓 Douglas Preston(著),洪慧芳(譯),馬可孛羅出版
本書為一手記錄人類首次深入宏都拉斯原始森林(也稱蚊子海岸)的紀實類作品,其中對於真正的、從未被人為外力踏足過的原始森林到底是什麼樣貌有非常生動的描寫,那是某種純粹、原始、豐茂卻危機四伏的異境,從毒蛇到昆蟲再到毫無跡象可循的氣候,特別是那些茂密叢生的植被,就和海洋一樣可以吞人於無形(也是第一次相信探險片裡的硬漢代表都是退伍軍人不無道理,作者所在的團隊就是由3名退伍特種兵擔任嚮導和護衛的,而事實證明這種野外生存的能力確實不是誰都能有)
更遺憾的是最後這些探險隊的先驅者在之後數年間都陸續感染了罕見的寄生蟲病,全書截止在作者確認自己的寄生蟲病再次復發,不免有些唏噓
《天真的人類學家》
奈吉爾.巴利 Nigel Barley(著),何穎怡(譯),麥田出版
超級有意思的一本書,整個讀的過程中都時不時會笑出聲,那種鮮活的描寫讓整本書都栩栩如生,同時穿插本格人類學家的田野書寫,作為暢銷經典沒什麼可多說,強烈推薦(特別是心情不好想讀些開心內容時~
《大地之歌》
吉米・哈利 James Herriot(著),王翎(譯),像樹林出版
BBC熱門劇集《萬物既偉大又渺小》的原著,非常可愛的一本書,讀起來令人忍俊不禁,和上面一本相同,是非常適合心情不好時想讀些溫馨故事的首選~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安納貝爾.赫希 Annabelle Hirsch(著),劉于怡(譯),麥田出版
從標題就能看出是一本很女性主義的作品,作者通過100個小話題或小物件,從人類演化到生活吃穿用度到宗教、藝術、科學,文學再到專業領域、政治變遷,社會發展等,均有涵蓋,通過每個小話題平均5-6頁來追溯歷史敘述變遷,比如《理想國》的原型、比如影視行業早期時如何依靠女性力量才得以發展、比如亞當的第一位妻子莉莉絲不是從肋骨來的、比如內褲的發明、比如女性服飾為何長久以來沒有口袋等等諸如此類的小故事,將那些逐漸遺失在史海中的女性元素一一追回
《為花換新水》
瓦萊莉‧貝涵 Valérie Perrin(著),林苡樂(譯),商周出版
《星期天被遺忘的人》
瓦萊莉‧貝涵 Valérie Perrin(著),黃聖閎(譯),商周出版
通過《她物誌》引出的女性議題,從人文社科類過度到小說類,這兩本一起推薦是因為來自同一作者,下面逐一推薦一下
《為花換薪水》的故事主要背景發生在墓園,女主人公在經歷喪女之痛後成為了小鎮上的墓園看守,故事就圍繞她的人生經歷展開,是那種文火慢燉的濃密憂傷,同時也是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撫慰治癒,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溫柔故事
《星期天被遺忘的人》的故事背景換到了更為現代的養老院,但通過年輕的女主人公(養老院護工)和一位年老住客(那時已經患有失智症)的連結,同時展開描寫了一場曾發生在戰時、歷經磨難的愛戀。其中一個小巧思是養老院突然出現了一位「惡作劇電話人」,謊稱是養老院的工作人員給那些星期天不會有人來探望的老人家屬打電話謊報離世,也因此星期天的養老院被遺忘的人越來越少了。雖然故事的最後也沒有揭示到底這個「惡作劇電話人」是誰,但其實早有埋線,見仁見智自由心證吧~
《傑里科的書籍裝訂工》
琵璞‧威廉斯 Pip Williams(著),聞若婷(譯),商周出版
上面提到了墓園,就想到了這本書,雖然全書和墓園沒有什麼太大關係
去年推薦過一本《失落詞詞典》,而這本書是同作者的姊妹篇,故事離開了牛津大辭典的編修室來到了出版社的裝訂室,這次的女主人公是專門負責為書摺頁的雙胞胎姐妹之一,她們年紀尚小時就失去了母親,兩姐妹相依為命,妹妹還有輕微自閉症(感覺應該是亞斯伯格症),姐姐在母親去世後就接手了母親原本的摺頁工作以及對於妹妹的母職工作,同時她也繼承了母親對閱讀的熱愛,經常會見縫插針閱讀自己手中需要摺頁的作品,並最終突破了階級藩籬成功考入學院
而之所以通過墓園聯想到這部作品,是因為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定在一戰年代,出版社接收了不少比利時難民(其中一位女士和兩姐妹日積月累出一段深刻關係),姐姐最終也和一位因戰爭導致傷殘的比利時軍官終成眷屬,而他們一起約會的地方就是在墓園,他們在那裡一起送別那些縈繞於他腦海中卻無從安置的異鄉亡魂
至於這本書和上一本的關聯也很動人,上本書的女主人公最後和出版社的排版工成為伴侶,伴侶在徵召入伍前(但最終不幸在戰場罹難)曾送過女主人公一本自己印刷裝訂的失落詞詞典,其中的詞彙都是女主人公自己搜集起來的,而這本孤本正是本書的新女主人公為其摺頁,兩本書的世界線在這一刻交會,真的非常感動
另外我個人很喜歡那些關於書籍裝訂的描寫,希望有朝一日真的能收一個古董bone folder
《迷宮中的盲眼蚯蚓》
威拉蓬.尼迪巴帕 วีรพร นิติประภา/Veeraporn Nitiprapha(著),梁震牧(譯),聯經出版
這本書之前就推薦過,偷個小懶複製粘貼一下:
【最近讀了本泰國文學《迷宮中的盲眼蚯蚓》,哪怕拋開政治隱喻只當虛構小說看,也確實華麗得目眩神迷,特別是那些濃郁強烈的愛恨糾葛,推薦序裡所謂的狗血預警(充斥很多毀滅式自證的「愛」的具體呈現方式)其實並不會削弱作品力度
當然,如果本身預期會像譯者簡介裡那樣讀到一本辛辣且有明確指向的政治隱喻小說,大概率會有些失望(但我依然讀得津津有味,文字的運用很美,漫溢一種混雜檸檬草、咖哩、蘭花和暑熱的標籤式泰式混合香氣
最喜歡的一句書摘是:靜靜看著空虛以空虛的姿態穿梭在空虛中
也由此想到因為韓江獲諾貝爾文學獎而引發的「xx有沒有文學」這類前設性條件限定命題
記得以前讀《地下城》(講孟買平民窟的紀實類作品),作者提到很多拾荒者口中的故事要比Rushdie還精彩還目眩神迷(今年Rushdie也在賠率名單上,和村上同一檔😅
怎麼講,其實「文學」本身從不會缺席,缺席的是去欣賞文學的態度和意願
所以「xx有沒有文學」這種命題本身,不過是一種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世界/語言/文化群體的想當然投射,一種盡現自我中心主義的傲慢高姿態,只反襯出做此預設的人對自己所不熟悉的外界的無知與冷漠
推上很多po文也在第一時間就把韓江的譯者們介紹給世界,這個文學獎他們同樣功不可沒與有榮焉,語言壁壘不再是通天塔的隔閡副產品,一條條細小路徑早就在不戳深耕,慢慢將彼此連結繪織成網
但這種連結也是彼此雙向的,首先需要一個開放包容的意願,如果立場先行始終抱持「xx沒有文學」的狹隘態度,最終路越走越窄、視野越縮越小的,只會是這個態度的持有者,而不是外面的廣大世界】
《海神家族》
陳玉慧(著),時報出版
一本以台灣家族為背景、圍繞某座家族傳承的媽祖像展開,貫穿祖孫三代人的故事
從二戰時期的日本/台灣、到戒嚴時期的台灣,再到如今現代的台灣,通過日本祖母、台灣母親和移居海外的孫輩,一座媽祖像的顛沛流離承載一整個家族的連結,也將人心裡的根帶回那片故土(特別是如今媽祖遶境在台灣的民間習俗中仍然是一年一度的大事件,也因此讓這個故事更具有在地性的文化基石)
《沼澤女孩》
迪莉婭.歐文斯 Delia Owens(著),葉佳怡(譯),馬可孛羅出版
用這本書來作為女性主題到自然書寫的過渡最為合適,從書名就顯而易見了
故事的女主人公是從小在曠野濕地自由(或者也可以說野蠻)長大的女孩,經歷了家族離散後她選擇留在濕地沼澤,由自然、各類動物朋友們以及一個友善的黑人家族養育,同時也在這片自然中遇到了真愛和孽緣,而並行貫穿全書的那場謀殺案在答案揭曉時,某種意義上來說彷彿成就了「蓋婭」之名
《翠林島》
麥可.克里斯蒂 Michael Christie(著),楊沐希(譯),馬可孛羅出版
以加拿大為背景,圍繞以「翠林」這個姓氏為背景的家族四代人故事,時間線縱貫百年,而真正連結起這四代人的,是樹林和人情冷暖,而不是血緣。
故事開篇在近未來,全球因為某種不明病毒導致樹木大面積枯萎死亡從而進入荒漠時代,唯一倖免的地方就是一座位於加拿大叫做翠林島的小島,故事因此而展開,就像樹木的年輪一樣逐漸溯洄到1900年代,再一步步反推回去,一整個家族與樹林休戚與共的命運也由此漸漸展現,是個整體基調有些淡淡哀傷的柔美故事,推薦給對自然為大背景感興趣的朋友~
《遠離非洲》
伊薩克.狄尼森 Isak Dinesen(著),劉粹倫/黃宇瑩(譯),紅桌文化
關於非洲的長銷經典,也是自然書寫類的先驅作品之一,對在非洲經歷的書寫非常生動細膩,對各種人物的呈現也風趣到位(還有改編的影視作品,不過我沒看過😅),推薦給感興趣的朋友~
《瓦特希普高原》
理察‧亞當斯 Richard Adams(著),徐興(譯),高寶出版
大概可以看作是一本全員由兔兔組成的《魔戒》或者《奧德賽》,雖然主角們全都是小兔子,而且一般傾向於歸類為兒童文學,但真的非常精彩,主角兔兔們全都個性鮮明,故事議題涵蓋廣泛生動入微,涉及友誼&信任及社群體系的建立、人類vs自然的衝突、極權統治&種族屠殺、宗教寓言、動/植物習性科普以及最核心觀念:對自由自主的無畏追求,忍不住感慨一句,好的「兒童文學」對世界觀啟蒙確實可以很重要,絕對是一部偉大的兔兔史詩,推薦給感興趣的朋友~
《弟弟》
陳慧(著),木馬文化
以2014年香港傘運為背景的小說作品(作者也因迫於政治壓力不得不離開香港),書不長,一口氣讀下來渾然不覺,但內容的沉痛依舊讓人潸然
小說圍繞一對年齡相差12歲的姐弟,前半部分相對是更像時代劇般的輕鬆寫意,而當故事進入中段,97年生的弟弟長成青少年從而開始參與社運起,那屬於一整個社會和時代的哀愁便隨著時間脈絡不斷發酵
書中的大背景是「傘運」年代,但因為創作體裁(不同於紀實報導文學),從而給描寫抗爭中各方參與者更細緻的情感變化留出了足夠多空間,也對年輕抗爭者崎嶇坎坷的心路歷程、以及即便是支持他們選擇卻也會產生分歧的家人間的情感摩擦等,用疼痛但也用溫柔,進行了深入時代肌理的展現
而若同時用這種展現來再看2019,只會更深刻也更難言
一如故事的結尾:有太多未知與不可說,就只好這般平淡祝明天
《香港字》
董啟章(著),新經典文化
這本書的切入點很特別,由傳承至今的雕版/活版印刷字體展開,逐漸帶出對如今香港境況的隱喻
所謂香港字其實就是至今仍有留存的那些古版印刷鉛字(以及還在苦撐的小型印刷社),整個故事可以看作是女主人公的長長遺書,從她想要自殺開始,到逐漸沉迷在印刷字體的魅力中(並與某些文字精靈交流的幻想描寫)進而獲得某種拯救為主線,引出「香港字」的歷史,同時也是引出「香港」的歷史以及對這兩個字的認同
和《弟弟》一樣,全書充斥那種也悲傷也沉痛但還是要堅述「我哋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的絕地綻放與自我認同
香港字就是香港,香港就是香港字
我城即我城
《魔術師》
柯姆.托賓 COLM TÓIBÍN(著),陳佳琳(譯),時報出版
以小說手法書寫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托瑪斯·曼及其家族史,非常引人入勝,無論是對托瑪斯·曼其人,還是他的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妻子、妻子的家庭和他們的6名子女,均多有著墨,同時也對托瑪斯·曼的隱密取向直言不諱
書中另一個無法忽視的主題背景很自然是兩次世界大戰,托瑪斯·曼家族的顛沛輾轉也同時是一場德國和歐洲的離散史,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保守態度、到納粹勢力崛起期間獲得諾貝爾獎而被迫成為矚目焦點、再到二戰中流亡美國後成為批判法西斯的標竿型德國符號(另一個是愛因斯坦,他們一起受邀到達普林斯頓),以及最終離開美國重回瑞士定居並造訪戰後東德等等始終在各種意識形態與外界壓力夾擊下走過的每一步,若回歸到托瑪斯·曼本人的最私密日記中,反而會看到一種非常抽離的狀態(這種狀態甚至包括他的兩個妹妹先後離世時以及晚年喪子時),就像被迫連根拔起後再移種的樹一般,總有些什麼東西斷掉了的感覺
這本書就算不了解托瑪斯·曼其人或沒讀過他的作品也無妨,只當作一部跨越半個世紀的家族史詩或者兩次大戰期間的德國離散史來讀也依然精彩,推薦給感興趣的朋友~
《平面國》
愛德溫•A•艾勃特 Edwin Abbott Abbott(著),賴以威(譯),木馬文化
相當神奇的一本小書,很難相信成書於1884年,無論是從數學知識還是到階級劃分、社會架構、統治手段、性別議題,以及群體的認知局限性與啟蒙的不被理解等等,實在非常精彩,甚至如今讀來依舊毫不過時~
《巴黎侍者》
艾德華.奇索姆 Edward Chisholm(著),張家綺(譯),麥田出版
從書名不難看出,很有Orwell《巴黎倫敦受難記》的調調,作者將自己在巴黎塞納河畔某間熱門餐廳做跑堂員(後來終於升級成為服務生)的親身經歷如實呈現,講述嚴重超時的過載工作、每天都必須全面戒備的小費大戰、身邊形形色色為討生活而來到餐廳打工的侍者們以及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那些被困在不見天日的廚房裡瘋狂出餐的外籍打工者、神秘疏離的品酒師、餐廳職場食物鏈上方的主管階層、光顧餐廳使其能維持運營的尊貴客人們,以及遍布巴黎大街小巷中的各類底層生態
雖然風格和Orwell很有差別,但如果想一窺城市光鮮浮華背後那一面的真實,這本書提供了很好的視角~
《我在amazon上班,需要紅酒和心理師》
克莉絲蒂.寇特爾 Kristi Coulter(著),吳書榆(譯),時報出版
和上面的《巴黎侍者》一樣是講職場,想到可以銜接這本書
作者是在亞馬遜工作了12年的老資歷員工,過程中轉換過很多部門和職位,親身講述亞馬遜飽受爭議的企業文化和內部待遇,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所謂大廠都「卷」到沒朋友,同時充斥性別歧視。不過就算亞馬遜的高強度工作早就是公開的秘密,書中某個部分作者和同事閒聊提到與同行其他幾家大廠比如谷歌、微軟之類的做對比時,她對彼時的馬一龍已經最嗤之以鼻(果然很有先見之明)
對於想要深入了解亞馬遜是如何「摧殘」員工的朋友,推薦閱讀(但也有可能喚起PTSD,淺淺打個trigger warning
《週四謀殺俱樂部》/《死了兩次的男人》
理察・歐斯曼 Richard Osman(著),鄭煥昇(譯),臉譜出版
真的很喜歡這個系列的主要人物設定:一群超級可愛的老頭老太太
特別是第二部《死了兩次的男人》裡,Poppy和伊莉莎白講述自己為什麼有一個雛菊(Daisy) 紋身而不是罌粟時,說因為外婆名字叫Daisy所以她就在外婆反對紋身後去紋了一朵,還故意展示給她看「daisy meet Daisy」,沒想到外婆之後也去紋了一朵罌粟,回敬「poppy meet Poppy」,讀到這裡的時候真的很想哭
之前也有寫過,我其實是連飾品都很少戴的人(不喜歡那種有明顯接觸皮膚的「異物感」),對一切洗不掉的東西也都很排斥,大概算某種隱性強迫症吧,但當時讀到這一段的時候突然湧上一股衝動,想去紋一朵姥姥以前最喜歡的蝴蝶蘭(希望2025能達成~)
anyway扯遠了,總之非常推薦這個系列作為消遣閱讀,真的很有意思(也可能因為故事發生在英國,以前上學時在那裡留學所以倍感親切吧),不過全系列一共四本,今年只讀了前兩本,後面兩本大概要留待明年了😅
《從前從前,有間古圖書店》
奧利佛・達克賽爾 Oliver Darkshire(著),康學慧(譯),悦知文化
繼續英倫風,本書圍繞一家開在倫敦市中心的古籍書店展開,作者通過個人經歷,從書店的入門學徒開始,徐徐講述自己多年來與古本書的相處趣事,還有身邊一群非常有個性的同事們以及形形色色的客人和需求。很喜歡作者用詼諧方式展現書店與書籍無可替代的魅力,而且也有不少古籍知識,是一部很適合放鬆閱讀的明快作品~
《印度之旅》
E. M. 佛斯特 Edward Morgan Forster(著),李斯毅(譯),聯經出版
英國殖民文學經典之一,也確實非常精彩,故事前期鋪墊英國殖民者和印度社會之間積怨早深,之後再通過一場審判將矛盾推向高潮,雖然後期兩位主人公(一位英國人一位印度人)達成了某種和解共識,但始終還是無法成為真正的朋友
全書內所有的對話幾乎都包含著兩種或多種意識型態的碰撞,無論是英國人之間、印度人之間又或者是英國人與印度人之間,將殖民這個複雜話題通過強大的故事張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寂靜的緯線》
舒班吉・史瓦盧普 Shubhangi Swarup(著),葉佳怡(譯),麥田出版
繼續推薦另外一本以印度為背景的作品
故事採用虛實結合的方式,用不同人物的際遇與他們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通過自然、地理、神話、政治運動等等議題串聯起南亞大陸史,講述這片優美但也沉重的土地。推薦給對印度和南亞大陸主題感興趣的朋友~
《靈山》
高行健(著),聯經出版
這本書相信不用做太多介紹,但我今年是第一次讀,是一部體量龐大的作品,也有很多專業文學評論研究過,我也就不班門弄斧了😅
但如果要總結這本書的話,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本書是寫給那些在「新中國」鐵拳下已逝文化的地方民族誌,同時也是一本有關紅色統治的軟性記述,很喜歡書中的一小段意識流,順便貼一下:
「他倒有些茫然,不明白這所謂小說重要的是在於講故事呢?還是在於講述的方式?還是不在於講述的方式而在於敘述時的態度?還是不在於態度而在於對態度的確定?還是不在於對態度的確定而在於確定態度的出發點?還是不在於這出發點而在於出發點的自我?還是不在於這自我而在於對自我的感知?還是不在於對自我的感知而在於感知的過程?還是不在於這一過程而在於這行為本身?還是不在於這行為本身而在於這行為的可能?還是不在於這種可能而在於可能的選擇?還是不在於這種選擇與否而在於有無選擇的必要?還是也不在於這種必要而是在於語言?還是不在於語言而在於語言之有無趣味?而他又無非迷醉於用語言來講述這女人與男人與愛情與情愛與性與生命與死亡與靈魂與肉體之軀之快感與疼痛與人與政治對人之關切與人對政治之躲避與躲不開現實與非現實之想像與何者更為真實與功利之目的之否定之否定不等於肯定與邏輯之非邏輯與理性之思辨之遠離科學超過內容與形式之爭與有意義的形式與無意義的內容與何為意義與對意義之規定與上帝是誰都要當上帝與無神論的偶像之崇拜與崇尚自我封為哲人與自戀與性冷淡而發狂到走火入魔與特異功能與神經分裂與坐禪與坐而不禪與冥想與養身之道非道與道可道與可不道與不可不道與時髦與對俗氣之造反乃大板扣殺與一棍子打死之於棒喝與孺子不可教與受教育者先受教育與喝一肚子墨水與近墨者黑與黑有何不好與好人與壞人非人與人性比狼性更惡與最惡是他人是地獄乃在己心中與自尋煩惱與涅槃與全完了與什麼完了什麼都不是與什麼是是與不是與生成語法之結構之生成與什麼也未說不等於不說與說也無益於功能的辯論與男女之間的戰爭誰也打不贏與下棋只來回走子乃涵養性情乃人性之本與人要吃飯與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不過真理之無法判斷與不可知論與經驗之不可靠的只有拐杖與該跌跤準跌跤與打倒迷信文學之革命小說與小說革命與革小說的命」
《浮光》
吳明益(著),新經典文化
今年的收尾就用吳明益的浮光來作結,上面也有提到吳明益相關,《浮光》是一本關於他攝影心得的散文集,和《家離水邊那麼近》與《蝶道》類似,但相對來講更貼近人文一些(另外兩本更偏重自然書寫),比如有不少關於攝影史、攝影技巧以及攝影師們的作品介紹,同時也有很多與個人經歷密切相關的攝影故事
不過書裡依然保留了一些自然書寫的元素和風格,因為攝影是另一種「觀看」,而這種觀看必然也包括對自然的觀看,所以拍攝自然地景同樣是攝影領域的一大重要分支,書中專門有一章就是關於這個主題
依然是吳明益風格的上佳作品,推薦給感興趣的朋友~
接下來就是偷懶不配圖的相關推薦啦~
(純按照我的閱讀時間線來捋了,沒什麼邏輯哈哈
《四十我就廢》—— 亞莉珊卓‧波特 Alexandra Potter(著),楊詠翔(譯),堡壘文化:非常輕鬆有趣的一本書,作者在馬上四十歲時面臨情場失意外加財務危機,一次偶然機會開通了自己的podcast,本意只是想有個窗口可以發洩吐槽,沒想到居然成為熱門廣播擁有無數感同身受的聽眾朋友。如果你也很累想擺爛,讀這本就對了~
《燃燒的玫瑰》—— 皮耶‧勒梅特 Pierre Lemaitre(著),繆詠華(譯),時報出版:一部以兩次大戰之間的法國為背景的小說,女主人公繼承了銀行家父親的遺產,卻在父親葬禮上遭逢兒子墜樓的巨變,之後又被身邊人陷害破產,最終毅然決定復仇的故事(類似《基督山伯爵》的設定,作者也說此作是向大仲馬致敬),作者風格犀利生動,穿插不少政治諷刺,值得一讀
《父之罪》—— 勞倫斯.卜洛克 Lawrence Block(著),易萃雯(譯),臉譜出版:勞倫斯的早期作品,故事不長但環環相扣,以一起離奇的女性死亡案件為引,而讀到最後會覺得,兩位「父」都有罪
《致命巔峰》—— 艾米・麥卡洛克 Amy McCulloch(著),林柏圻(譯),堡壘文化:一本以高海拔攀登為背景的懸疑小說,屬於我個人喜歡的題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讀~
《永恆的終結》—— 以撒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著),陳宗琛(譯),鸚鵡螺文化:阿西莫夫的早起作品,依然是他以最喜歡的主題——計算——為背景的作品,但和基地系列的計算又不同,是另一種反永恆的時間域概念,推薦一讀
《厭世機器人IV》—— 瑪莎.威爾斯 Martha Wells(著),翁雅如(譯),高寶出版:每天只想躺平擺爛看影集的機器人又回來了,依然延續了前作的瘋狂吐槽和超級不想工作狀態,卻每天還是為了「我的人類」出生入死,和好兄弟王艦插科打諢,非常有意思的系列,推薦給感興趣的朋友~
《泰坦星的海妖》—— 馮內果 Kurt Vonnegut(著),張佩傑(譯),麥田出版:經典科幻作品,有些部分會隱約有種在看《2001太空奧德賽》的感覺,推薦給喜歡科幻類別的朋友
《大笑的警察》—— 麥伊・荷瓦兒 Maj Sjöwall & 培爾・法勒 Per Wahlöö(著),丁世佳(譯),木馬文化:很有名的瑞典雙人作家組合,這部作品同屬於「馬丁·貝克」系列,非常北歐風的犯罪小說,推薦給喜歡這類題材的朋友
《羅蘋計畫》—— 橫山秀夫(著),王蘊潔(譯),春天出版:今年唯一讀過的日本推理小說,是日系作品常見的「時效」大背景故事,橫山秀夫更偏愛深度描寫社會肌理的功力依然到位,推薦一讀
《點火》—— 張桓溢(著),九歌出版:台灣作家的短篇小說集,以一場發生在台中大火為引,貫穿所有故事,我個人很喜歡《末代紳士》那篇
《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 何玟珒(著),九歌出版:同樣是台灣作家的短篇小說集,個人很喜歡書名一篇和《一個男人的攝影史》
《第七十六隻穿山甲》—— 陳思宏(著),鏡文學出版:是我讀過的第三本陳思宏作品,之前讀過《鬼地方》和《樓上的好人》,都是長篇小說作品,這本也推薦一讀(但我個人最喜歡《鬼地方》~(跑題了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洪業(著),曾祥波(譯),聯經出版:非常深度考究杜甫作品及生平的一部作品,推薦給想要讀詩人有深度瞭解的朋友~但我最喜歡的詩人依舊是李白不可撼動,順便安利哈金的《通天之路》(你夠
《世界盡頭的瘋人院》—— 朱利安•桑肯頓 Julian Sancton(著),羅慕謙(譯),高寶出版:講述1897年一支比利時探險隊想要探索南極,卻被困在南極冬季海冰中,長達數月不見天日,整個船隊也因此開始走向崩潰,推薦給對於探險實錄題材感興趣的朋友~
《燕食記》—— 葛亮(著 ),麥田出版:非常優秀的以餐飲為主題的小說,特別是對嶺南菜系的深入書寫,色香味俱全,同時也記述了一整個時代的動盪史,非常推薦給對飲食文化感興趣的朋友~(而之所以沒有放在配圖推薦裡,主要是我個人對書中明顯迴避了大饑荒感到有點遺憾,那個時候主人公已經到了香港做茶樓師傅,大逃港這段歷史也經常被人提起,而且又是飲食題材並設定主人公經歷了那段歷史時期,卻完全沒有著墨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但是當然了,這不過是我的個人想法,而且也需要考慮到作品得過審,so,總之還是非常精彩的一部大作,其中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描寫在太史第的那段日子
《一把刀,千個字》—— 王安憶(著),麥田出版:同樣是通過飲食為引,循序展現一位在美國的揚州菜廚師的人生經歷,跨越大洋再穿梭大陸,最終牽引出年幼時因文革導致的家庭悲劇與離散,值得一讀
《與達爾文共進晚餐:演化如何造就美食,食物又如何形塑人類的演化》—— 席佛頓 Jonathan Silvertown(著),鄧子衿(譯),天下文化:從書名不難看出是一本和食物有關的科普書,全書每一章都有不同主題,通過食物入手介紹各類物種的演化及歷史,深入淺出,很適合喜歡這個題材的朋友~
以上~就是今年的閱讀總結啦~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新的一年繼續開卷有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