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散步
IPFS
這家二条小屋,就在我以前於京都的家的附近,那時每次經過都大排長龍,便沒有進去了。今年一月,去了一趟京都,在我喜歡的チロル找了可愛婆婆吃了咖哩飯,就去看看。疫情日漸嚴重,內裡只有戴著口罩的店主,首次走了進去。
這家外表東歪西斜的咖啡店,原是一家破舊的住宅,店主親手用簡陃的方法修葺了,毫不專業,倒有濃濃的人情味。咖啡也挺好喝的。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160682c9-af38-4b5a-8490-135cabc7b46f.pn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16aa70ff-ac13-4f9f-a5cc-f6218f2d2fde.pn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acc6495b-4d9b-4bea-9a41-48c36e8e920d.png)
在京都,我最享受的活動,是在小街裡亂晃。日本不少昭和時代興建的房子,都被拆下建成的隨處可見的組合屋,唯獨京都還是隨處可見,尤其喜愛棕色牆壁配上木窗櫺的小屋。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47b5336a-bb99-4b97-9109-2d6e59fe1bfe.png)
現在想來,能居住在適合散步的城市,真是很幸福的事。
怎樣的城市才適合散步呢?我想:
1. 大路以外,還有交錯的小街。小街有小街的風景。
2. 道路規畫以行人的路線為主導,路面的街道方便行走。例如不會為了讓車輛訊速通過,而棄用交通燈,改設行人天橋。例如香港荃灣地鐵站一帶,走在路面非常不方便,非走天橋不可。
3. 車輛駕駛者有讓行人先行的意識。在沒交通燈的路口,又或是左轉右轉時,都會先讓行人先行。(順帶一說:日本人很堅持行人遵守交通燈,除了因為自身安全外,也可讓駕駛者更加安心。大家都守規,包含了互惠精神)
4. 有足夠的樹蔭。
5. 路上不時有供休息的小公園。
你有甚麼想法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avatar/f4541260-acdb-4dad-85df-34686436d9d1/77-c-e94-eb-97-c8-4-c24-a0-fd-394-e13-b-a6134.jpeg/public)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