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二邨:散步香港的空中之城

黃宇軒 Sampson Wong
·
·
IPFS
·
上個月,記者朋友主動跟我說,可否找個從沒去過的地方散步,拍一段影片,講講散步去enjoy城市空間的方法,但有個限制的----要選公共屋邨。各位朋友,如果是你們,最先會想去哪兒?我幾乎想也沒有想,就立刻提議了兩個地方:葵盛西邨和興華二邨,兩處都是著名的「空中之城」。

原文刊載於黃宇軒IG

幾年前遇上一位在香港生活了60多年、一直沒走進過中環街市的計程車司機,當時我不斷慫恿他抽時間進去看一看。自此之後,我就經常以這問題跟不同人打開話匣子:

香港有什麼地方是你這輩子從來沒去過、但又很想去的?

雖然朋友以為我已經「走遍香港」,但清單上這樣的地方還是不少。人人去這些角落的動力都不同,這幾年,我很喜歡以工作做藉口和推動力,「迫」自己去全新的地方。

上個月,記者朋友主動跟我說,可否找個從沒去過的地方散步,拍一段影片,講講散步去enjoy城市空間的方法,但有個限制的----要選公共屋邨。各位朋友,如果是你們,最先會想去哪兒?

我幾乎想也沒有想,就立刻提議了兩個地方:葵盛西邨和興華二邨,兩處都是著名的「空中之城」。後來我們選定了後者,我也私心覺得太好了,因為終於可嚐嚐邨內茶餐廳有名的蔥油炸脾才開工。

說是「空中之城」,除了因為整座屋邨建在山上、有特別高的電梯搭,居民每天用大型升降機上山下山,也因為每座高樓的層數不一,ground floor的位置不同,雖然多座連起來,但你的13樓可以是我的9樓,哪層通得到哪層,完全是種local knowledge,幾年前有外賣員說,在這兒徹底迷路了。

說是空中之城,更是座建在山上的迷宮,但它不是那種spectacular的,而是很屬於香港的一種日常:記得去年主持建築學者韓曼的講座時,他形容過香港有許多這樣因為我們特有的地勢而出現的「建築物種」,對我來說,探索興華二邨的趣味,也在於觀看其中一種這樣的「建築物種」的變奏。

這次跟記者和攝影師同行,另一種趣味是,我已經很久沒這樣邊行邊講,同時要在意鏡頭的存在了。最近一直在計劃,想重新拍起片來,這次對我來說,也像是一個小練習,想既講較闊的context,也想講路上的細微發現和聯想。

邀請大家去看看《南華早報》這段影片和關於「散步之樂」的報導,我把連結放在留言和bio,也邀請大家想想,如果要選,有哪個屋邨是你從來沒去過,但很想去的?

(興華二邨,7座大廈都在1976年落成,興華茶餐廳1978年開業,都存在快半世紀了,後者將在7月31日,跟大家告別)

超感謝 @hoiying_22@dan.suen !
@scmpnews @scmp_lifestyle



黃宇軒IG
黃宇軒FB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