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評析001:貨幣制度2/5-歷代貨幣制度簡史
《史記•貨殖列傳》:…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從春秋戰國到廢兩改元
中國的先天礦藏資源,是多「金」而少「銅、銀」,故歷代貨幣制度,皆係以銅、銀作為貨幣的基準(物以稀為貴)。黃金,直至清康熙之後,大量流出,而到清乾隆末年,黃金大缺;白銀,則是隨著日本(產量,曾一度占全球三分之一強)、英國東印度公司(源於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入侵中南美,掠奪極大量黃金、白銀)的貿易往來,才逐漸流入中國。
春秋戰國-多元聚合
夏商周三代,中國的青銅文化繁榮,源於中國銅礦分布廣泛,但銅礦品質不高、開採成本高,成為中國歷史上銅料常常供給不足的重要原因。東周末年,三家分晉後,由五霸演變為七雄,國家型態從「都市國家」轉向「領土國家」發展,各國幣制自然形成「各吹一把號」的多元聚合型態。
秦皇-半兩錢制
秦朝利用中央集權的力量,統一貨幣體系,主要是統一貨幣的外觀形制(孔方兄),開創了國家介入貨幣經濟的先河。
漢武-五銖錢制
漢武時期,鑄幣技術純熟,鑄五銖錢,輕重適中,自漢沿用至隋,歷七百餘年而不廢。直至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東漢政權名存實亡,董卓進京,毀五銖錢、鑄小錢,五銖錢制因此受到嚴重打擊,後雖經曹操、隋朝、唐初之努力,亦無可挽回。
唐高祖-開元通寶制
漢唐之所以一直是中華文明的代表詞,從貨幣制度本身可略見端倪。唐高祖將銅錢的重量與幣值脫鉤,從「記重銅錢」轉向了「記元銅錢」,堪稱是幣制上的重大突破(通寶制,一直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都還在沿用)。
宋太祖-銅本位制
宋朝,銅礦開採技術革新,政府大量開採銅礦用以鑄錢,並逐漸形成「鈔法」(交子,紙幣)、銅錢並重的貨幣制度。但是,銅幣始終是第一貨幣,皇帝更改年號必鑄新幣。宋朝可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實行「銅本位制」的朝代。
元世祖-中統鈔制
元朝是中國第一個以紙幣為唯一流通貨幣,鑒於宋、金紙幣之弊,汲取宋金紙幣流通和紙幣管理的經驗,明令白銀和銅錢退出流通,嚴禁私自買賣金銀。並設立「鈔券提舉司」以壟斷貨幣發行,確定「以銀為本」的準備金發行制度,以維持紙幣信用。
明朝-銀、銅並行制
明初原本承續宋元以來鈔、錢二元的複本位貨幣制度,但到明朝中葉之後,貿易興盛推動貨幣需求擴大,加之沒有能力解決制錢短缺,白銀便逐漸取代寶鈔,並取得官府認可的法償能力,形成「銀、錢」並行的貨幣體制。
清朝-銅銀複本位制
清朝的幣制因循明代,繼續銀、錢並行的貨幣制度,或者說是「銀錢複本位制」。白銀不是法定貨幣,各地官私銀爐均可自由鑄造,政府不干涉銀錠的重量和成色。但是,對於作為法定鑄幣的銅錢,政府則徹底改變明朝對鑄造銅錢疏忽,嚴格管制錢的數量和品質。到了清末,銅錢流通量已滿足不了需要,不得不容許外國銅錢流通於中國和地方政府鑄錢。
小結
鑄幣,是一種工業。技術若粗糙,鑄出來的是劣幣,人民不會買單;品質若要優良,人力、器具…等,樣樣都要錢,前提,便是國家財政預算需負擔得起。
中國歷代,民間鑄錢或私鑄之所以發達,要因有三:「一則歷代錢荒不斷,越遠離經濟中心越嚴重;二則錢幣的實際重量與面值所標重量差距過大,百姓傾向保藏足值的良幣,用私鑄或盜鑄的辦法反抗劣幣;三則統治集團內部始終存在支持私人鑄幣和分散鑄幣的力量。」
春秋戰國,各國幣制不一,至秦皇一統,秦始皇規定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但沒有明確規定兩者之間的法定比價,實則並未實質控制鑄幣權。至漢武實行五銖錢制,鑄幣權收歸國有,惟關於錢禁與取消私鑄之爭,仍始終沒有結束。
東漢末年之三國時期,鑄幣制度多元混亂,私鑄不絕。兩晉不鑄幣,隋朝的私錢更從未被禁止。唐初曾嚴禁私鑄,朝廷後來不得不向私鑄行為妥協,開元二十二年(734),亦曾討論放縱私鑄。宋代禁止惡錢與私鑄,由於能有效控制以銅為主的貨材,再加上鑄造技術高明,故私鑄稍告匿跡。
明朝除錢鈔並用外,還容許新舊錢並存。清朝的私鑄迭起,從未根絕,究其原因,有市場對私錢的需求,也有制錢供應不足導致錢荒,還與官府的態度有關。到了清末,官府沒有放棄掌管銅錢,但至少在光緒年間,北京已經出現了「錢市」,買賣制錢。清中葉至民國初年,中國開始向現代貨幣經濟轉型,各類非政府、民間的私錢,仍然是中國貨幣經濟中的重要組成成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