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生态村——去中心化与在地化的未来

不信邪
·
·
IPFS

一.什么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好像是最近一个热门的“新词汇”,相信关注区块链领域的朋友会经常听到这么一个词。但对于不关注该领域的朋友们来说,到底该怎么理解去中心化这个词汇或者说这个概念到底和咱们自身的生活有何样的连系呢?

 

请允许我先下一个武断的结论: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正在面临一个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后,我们将要面对的未来,是一个慢慢趋向于去中心化的一个未来。

 

所以到底什么是去中心化呢?为了更好理解,我们不如反过来问,什么是中心化?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你家里的资产绝大部分都在你妈妈掌控之下,那就是中心化。如果有一天你妈突然心血来潮,或者你爸忽悠了你妈,把你家里的资产分开。一部分在你妈那,一部分在你爸那,一部分在你那,那就叫去中心化。

 

粗糙地说,中心化为聚,去中心化为散。



二.为什么要去中心化

相信这次疫情对许多人的生活还有观念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社会体系结构是否出现了某些偏差。


正是中心化在我们社会系统中的一些表现,造成了许多不可挽回的后果。

那么中心化在社会中最具象的显现是什么呢?

答案是:超级都市化。

无数的人,物资,钱,建筑都集聚式地堆积在某一具体的有限空间之中。

 



可能有朋友会质疑说,无论是过去历史上还是现在发达国家的样式,都表明都市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同时也是有利于文明的进步与创新的。都市病是真实存在,但难道我们要因噎废食,倒退回刀耕火种的时代吗?

 

我们不能做这种二极管式非此即彼的论断。从历史上看,都市的生成不外乎两种:

1.大河文明因治水与农耕的需求造成的聚居效应。

2.因商贸而繁盛的港口海岸或者陆路枢纽。

 

而工业化时代到来后,新都市的形成或者旧都市的复兴更多是第二种情况。所以,在一个理想的设定里,现在都市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个物资的中转处理站。

 

但是超级都市化的现实是,由于物资的繁盛,吸引了人口的聚集,而当这些数量足够大的人群,为了处理,消化,分配这些物资选择了驻留之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种想法:如果我们组织起来设定各种弯弯绕绕,那不是能够获得占有与分配这些物资的权力了吗?


所以真正的都市管理者或者掌权者拥有的,其实是分配物资的权力(一般情况来说是人跟着物资走,但是在人类政治体制成熟化以后,通过人为的聚集物资后再通过物资控制人,而人又反过来控制物资的流向。),而在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中,单单行政权力本身是无法做到对人跟物资如臂使指的控制的,这个时候就要使用一种工具——金融系统,简称“钱”。

 

由此可得,所谓的贫富差距问题其实是分配问题。生产物资的人并没有分配物资的权力,所以劳动致富成为了笑话,真正的权力者与富人通通是管理者分配者,而非生产者。但是没有生产者,哪里来的物资给他们管理分配呢?所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给生产者涨工资,或者提升待遇跟生活环境只是治标之策,将分配权给与生产者才是治本之策。否则,一时的甜头只是饮鸩止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没有分配权,所谓共同富裕社会公平亦会沦为空谈。

 

而分配权之分散,就是去中心化的体现。

 

有人会说,人家凭什么要将分配权分给你?不凭什么,就凭物资是生产者生产的,生产者不生产了,你分配个空气?所谓用工荒,“身尚平”,其实就是生产者意识到了,付出劳动去生产,所得多少其实任由他人决定,那我不干行不行?


又有人说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确没错。但是管理者们是太久没遭过生产这罪了,也早忘了怎么去干生产。他们会美其名曰,各有各分工,你去生产我来分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岂不美哉?即使饿死可能他们也不会去干生产,所以你得想想,你是管理者吗?如果你不是,那接这个生产的盘的很可能就是你。

 

而一个系统中,互相厮杀成为有限位置的管理者的这个现象,现在叫“呐卷”。

 

而上述所说的,只是超级都市中心化弊病的其中一种体现。

 

由于管理者们需要在都市中驻留且掌控一切,他们需要一个供给系统服务于他们。他们需要奢华的居住体验,所以需要“优秀”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水电工,建筑工人,如果说上述职业还有机会服务于大众,那专属的保姆,清洁阿姨,管家,司机等等则完全是属于他们封闭供给系统内的工具。




他们需要获得最好的健康服务,所以需要“优秀”的私人医生,制药与器材生产及研发供应链,私人健身教练,瑜伽师,心理医生。




他们需要一些精神层面的乐子,所以需要“优秀”的艺术家,音乐家等各式文化生产者。

 



有人会说,这个便捷且舒适的服务供给系统普罗大众也能享受到红利啊。

 

所以我在前面标注了“优秀”两个字,他们是无法接受一个差不多或者所谓“平民式”的服务的,所以必须要“优秀”的服务者。而要培育出一个符合他们心意的服务者,则需要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才能生成出少数的佼佼者。而为了培育这些佼佼者,获得“优质”的服务,他们是不惜耗费人力物力的。即使耗尽最后一滴系统内的气力,他们也是无法退而求其次的。不然为什么会有“阿房阿房亡始皇”呢?秦始皇住个差不多的皇宫得了,非得整那么多幺蛾子干哈玩意。汉灵帝不整西园,隋炀帝下个扬州骑骑马,是不是省很多事?


不行,生活得有仪式感。

 



所以在超级都市化的中心化现象中,充斥着人为制造的集聚式奢华服务系统,而这种系统的普适化,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主义。俗称我玩剩的奢华,你们可以付费体验一下。正是要制造这种奢靡的幻象,诱惑人继续留在这个系统中。你以为你在享受,实际上你只是制造这个幻象的燃料之一。




 



三.多中心化与在地化


所以你是啥意思嘛?城市套路多,我要回农村?

 

不好意思,刚刚说过了,由于超级都市中心化造成的效应,人,钱,物资全被城市卷跑了去了。

 

所以村里既没人,也没钱,更没啥物资。越没钱越没物资,越没物资越没人,所以农村空心化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进亦死,退亦亡,那咋办嘛。

还是那句话,不做二极管。

去中心化并非完全没有中心,而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而对应的策略温铁军教授很早就提出过:城镇化

 

城镇化并非城市化,城镇化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县级以下的城镇集中,在最短半径中让最多的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

 

而这其实就是分布式的多中心化,在一个地区内发展多个城镇,而不同城镇之间的功能可能是互补而非重合,避免超级城市的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在物理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但又还没远到不利于交通跟物资的运输。

 

按这么说,那其实珠三角跟长三角的城市集群,包括东京的都市圈卫星城不也是这样一个概念吗?不得不说,只论城镇间的联系与互补,珠三角跟长三角做得相对还不错当然也有地理条件本身的加成,但是仍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老问题,即使是全国来说最发达的珠三角跟长三角,他们农村的物资,医疗教育等等问题还是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当然放眼全世界能做到这几点的也很少)。原因有几点,就是这两个地区,汽车拥有率高,道路情况好,与城镇交通距离较短,所以要购买物资或者看病,孩子上学,到镇上解决即可,所以没必要将资源分配下乡,只需集中做好镇一级的建设就够了。

 

但还有更好的做法,答案就是在地化。即使村镇距离再近,还是有距离,如果有条件,大家还是选择涌进镇上,那么乡村又会回归空心化。

 

有人会说,差不多得了,镇上能给你解决问题,乡村空心化就空心化嘛,大家都搬到镇上就好了嘛。正是这样的逻辑危险,按这样的逻辑再推,镇上距离城市也不远,那镇上差一点就差一点嘛,集中资源在城市解决问题就好了嘛。

 

按照这样的逻辑又会重返中心化弊病的老路,而我们就是看到了中心化的弊病才需要去做去中心化的尝试。

 

所以在理想的情况下,将这些问题在地化解决那是最好不过,大家都想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好的商品,上到好的学校,看好的医生。

 

杠精再次上线,按你说的都分散到各个村去,哪来那么多资源,哪来那么多好的老师,好的医生。

 

如果认真阅读前文的话,就会知道,这压根不是个问题。本质上是分配出了问题,以医疗为例,按现在情况来说,可能有10个医学生毕业,有9.9个都会去城市里内卷抢那1个岗位,为什么没人愿意下乡,或者退一步说到镇上。很简单,因为好的资源都在城市里,村里要啥啥没有,宁愿卷得头破血流也不稀罕到村里。

 

所以咱们不缺资源,缺的是好的分配机制。当年赤脚医生的政策其实就是把医疗资源分散化,让农村也能获得一定的医疗保障。当然当时更多的是一个政治式的动员,你现在想让人下乡,还不整点市场行为的奖励,谁理你。

 

同理,教育,商业等其他需求皆可在地化解决。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这样的一个分散化,分布式的发展,是没有集聚效应的。单单一个商业来说,你村里如果就500号人,我拉货过去卖,再怎么卖利润值的上限都不高,而且物流成本始终在那。这就是为什么农村的商品一般都是次货,俗称下沉市场。

 

解决方案还是在地化。自古以来,中国的农村自给自足率就很高,除了食盐,铁器等某些非常有区域性的商品,基本的供给都是自给自足。

 

杠精上线:那又是让人吃苦守着一亩三分地背朝黄土面朝天呗。我每天忙活着这个自给自足别的就啥都不用干了。

 

而这个问题,我们交给建设生态村来解决。




 



四.什么是生态村


生态村的概念最早是由丹麦的一位学者Robert Gilman在他的报告“生态村及可持续的社会”中提出。其定义 :“生态村是以人类为尺度,把人类的活动结合到不损坏自然环境为特色的居住地中,支持健康的开发利用资源及能持续发展到未知的未来”。1991年丹麦成立了生态村组织并给出了如下的生态村的概念:“生态村是在城市及农村环境中可持续的居住地,它重视及恢复在自然与人类生活中四种组成物质的循环系统:土壤、水、植物和空气的保护,它们组成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说人话就是科学可持续地利用在地资源去满足当地的需求。

那真的能做到能源乃至资源的100%自给自足吗?

 

答案是不能也没关系。

 

大哥,这啥时代了,还面朝黄土背朝天呢?太阳能听说过么得,沼气发电OK不OK,甚至有些地方可以水能或者风能。


杠精:就那点电够用吗?

 

尽可能的使用跟开发本地能源不代表完全不能去获取外地能源。

 

而且,一个小知识点,我们的能源消耗,绝大部分是工业用电而非生活用电。你天天加班996开的灯,蹦的迪我觉得都属于非正常生活范畴的用电。

 

在生态村未来的设想中,工业都集聚在城市或者镇上,而村里只要达到50%以上的能源自给就算很好了。

 

而在那时候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工业制造的商品了,因为资本主义的危机就是产能过剩。同时可能真正的进入另一种意义的计划经济,一种根据真正生活需求而开展的生产,就是要多少产多少。

 

生态村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视在地的农业跟经济与资本的在地化。

 

1.重视在地的农业一是为了能吃上健康且知道来源的食品,二是减低运输的成本与损耗。


杠精上线:如果村里地少,粮食生产的量跟种类不足咋办?

 

农业的在地化,不是说真的只盯着本村这一亩三分地,以镇为辐射作交通枢纽,不同村的物资通过镇为枢纽进行资源转换,或者镇与镇之间的转换。从而减少跨越好几个省的这种物资生产运输模式。

 

杠精上线:如果这整个区域物资都短缺呢?或者某种特定商品就是无法本地生产供应呢?

 

物资少的地方就少住点人嘛,现在不也是这样一个情况。

尽可能的经济与生产在地化,不代表完全不进行物资运输跟商贸。

非此即彼的二极管要不得。

 

2. 为什么经济与资本的在地化对生态村如此的重要?

 

生态村的经济模式跟资本一定是偏向一个稳定性的结构的,资本的过于不可控跟过高频率流动也是造成整个世界动荡跟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举个例子,欧美宣扬的健康饮食里面有一种热销水果,叫牛油果。这种作物非常消耗水资源,由于南美的土地成本跟人工成本低加上气候合适,很多跨国资本都在南美整牛油果种植园,透支完本地的水资源后,他们钱赚了大头,拍拍屁股走人,寻找下一个种牛油果的地方。而本地的农民,一开始也许赚了一点点钱,但是水资源枯竭后,土地后续再难以种植其他作物,这种情况对于农民来说俗称完蛋。

 

如果从法律层面要求,资本投资某一地区,盈利的一定比例要反哺当地经济,那么也许他们行为会更加收敛,或者更好的保护当地利益。

 

那么杠精又会说,这玩意不就是税收吗?

 

这里面还要加上几个细节,盈利的一定比例是要反哺到具体的土地所属人或者村庄。同时限制这个投资的资本,在一定年限内,比如5-10年,所投资的资本包括盈利,不得转移,只能投资回本地项目或者只能在本地消费。这样将资本的利益跟本土经济的利益进行深度捆绑,如果这个资本是想通过非可持续性的透支的手段去榨取本地的利益的话,伤害本地利益,同时也会伤害他们的利益本身。(也许用现在的资本投资逻辑来说这些条件非常苛刻,但是我觉得这才有可能真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在生态村层面来说,还鼓励具体到这个发展本地经济的人或者企业,成为村庄社群的一份子。如果这个企业主,这个资本的持有主体,他们就是住在这个地方,生活在这个地方,他们也不会瞎搞,他们也会想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生活。

 

而这个状况的反面就是当下的企业跟资本,透支本地利益的跨国财团,或者小到一个化工厂的小老板,为什么他们敢肆无忌惮的瞎搞。很简单,因为他们不住这。


大可赚了钱跑到大城市,享受消费主义的幻象。如果法规规定,企业法人的本人包括直系亲属一定要在本地长期居住,乃至子女只能在本地上学,接受医疗。他们不但不会瞎搞,他们还会把本地的各方各面整的嗷嗷的好。

 

反观当下的现状就是这些老板在自己不生活的地方瞎搞一顿赚了钱,跑去外国享受生活。这就是所谓的“骂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

 

所以生态村的终极目标,不单单是经济与资本的在地化,而是人的在地化。




 



五.了解更多


对生态村与相关概念感兴趣,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关注“家园计划”浏览它们的官网www.anotherland.org,里面有国内外生态村的案例介绍,也有很多理念上的诠释,比我这个二把刀讲得是要专业些。

 


家园计划

“家园计划AnotherLand”是为每一位人类同胞及后代寻找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 官网:www.anotherland.org


由于绝大部分观点没有来源跟数据支持,所以大概率是瞎说,欢迎批评,反正我也听不见。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