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的女兒
(修改过)
IPFS
將孩子設想成禮物,也就設想出
他們的故土。那麼所有的愛與關懷,
嚴厲的或柔慈的(你有無限可能,世界
寬廣;你應該如是前行,要感覺羞恥),
都是為了保留贈禮,驅趕那隨時
準備收回的手。
最重要的程序是賦予名字,畫家
與妻子卻大意了:珍妮,珍妮,
深情有餘卻稍顯平淡,缺乏魔力。
幸好畫家有上好的工具,可以
做最後的掙扎,以示從未認輸。
他的女兒穿白色襯衣和藍色長裙,手握白色的扇子。
畫家不願背叛志業,忽略明暗與透視。
所以就讓孩子坐在墻角吧,身後
沒有深遠闊大的風景,沒有退路;
就讓陽光照進來,鋪設陰影吧,
可是絕不能描畫窗子,留下出口。
散發靈氣的一雙眼睛望向畫面之外,
也洩露了她的孱弱——
或許顏料未乾時孩子便夭亡了,
可她也被畫框約束,永遠留了下來。
畫家或許曾說,那些看畫的人
肯定都能明白他那深沉的愛。有時候
愛便是囚禁。
然而那雙眼睛,還有緊握扇子的手,
也永恒地傾訴著抗拒——
孩子啊,不要害怕,跳進扇子裏逃跑吧,
那是湖,那是門,那是月亮。
這些又是誰的話語?
2022.4.15
注:畫作為畢沙羅的《拿扇子的珍妮》。畢沙羅的女兒珍妮九歲時便夭亡了。本詩受他的畫啟發,但寫的都是我的猜測,與畢沙羅本人無關。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