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週做完一年工作》讀後心得:拋棄年度計畫吧!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因為每年都會制定新年計劃,但都發現自己的年度計劃完成度不理想,甚至有些目標蟬聯了三年,剛好在2023年底透過薑餅資的 youtube 認識了這本書,而我也以書中建議的方法計畫了第一個十二週計畫,希望在年底回顧時能有所收獲。
心態:如果你想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看看你的行動,它們是對未來最好的預測
書中前半部不停地提及執行的重要性,作者提到:「你肯定聽過「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但我不同意。只有你去使用他,根據知識採取行動,知識才有力量。」
當然不是說『知識不是力量』,而是在提醒我們,當我們想要達成一件具體目標,我們可能需要知識引領我們,當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去行動時,「目標」才得以完成。
我在讀到這段的時候,想起了想要開始撰寫讀書筆記的初衷,因為自己有陣子很愛買書,甚至會在著迷一個主題時同時買了三本書,但最後都沒有看完,或是看了很多,但下次跟朋友聊起這本書時卻根本想不起來內容在說什麼,好像誤把「擁有」當成「掌握」,但卻沒有應用在現實生活中,這樣僅僅是心裡獲得了「好像讀了很多書」的安慰,實際上卻沒有優化自己的真實人生。
Brian P. Moran提到:「如果你想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看看你的行動,它們是對未來最好的預測」,這樣的觀念也很類似於一句英文俗諺:「You are what you eat」, 意思是你吃什麼,食物給予的營養或熱量,就會反應在我們的身體與容貌上。因此,當我們感覺自己離理想中的自己有所距離時,不妨細看一天之中所投入的時間和行動,透過這樣的自我觀察,我們能更明確地認識自己,並針對性地調整行為,走向更為符合理想的未來。
工具:根據以下的方法打造第一個 12 週計劃吧!
願景
而書中提到的建立12週計畫的方式,需要先從願景開始,因為一個令人信服的個人願景會激發熱情,透過制定人生、三年願景、一年願景,再將一年的目標拆分到四個十二週中
規劃
量化或質化你的目標,使它是具體且可衡量的,比如打多少通電話、減多少公斤……等,並且設定時間限制
追蹤管理
如果沒有架構和環境的支持,堅持到底就會成為一場對意志力的長期考驗,所以將你的12週計劃再分給每一週吧!規劃你的每一週,並找到一個夥伴,在每週結束時你們可以向對方分享這週進行的成果,並互相鼓勵,以及討論沒有達成的原因
評量
「你的週評量卡是最能準確預測你的未來的水晶球。如果你每一天、每一週都能忠實地完成關鍵行動,成功就是會來」-Brian P. Moran
書中提到評量可關注的兩種指標,一個是「領先指標」,即每週的執行力,你有機會調整,而不是到 12 週過完才能確認有無達到;另一個是「落後指標」,即 12 週後的結果,作者鼓勵我們要關注領先指標,因為關注行動多過關注結果,你對自身行動的掌控力比對結果的掌控要大
分配時間
在閒暇時間做些讓你身心舒適的事,只要適度,無疑是健康的,但是當我們始終選擇舒適,就註定了人生將遠遠達不到我們本該能達到的高度
再自己的每週計畫中分別放入這三個時間塊:
策略時間塊
此時間塊可能需要1-2小時,主要用來安排你下週的計劃,再回頭看看你的願景,與願景重新連結,以及回顧你當週的 12 週計劃,績效如何?是否遇到執行問題?
緩衝時間塊
每天安排 30 分鐘處理低層次的活動,像是記帳、回復信件等瑣碎的事……
抽離時間塊
每週可以安排 3 小時的空白時間,用來避免倦怠,並創造更多自由時間
當責
留意自己在什麼時候找藉口,什麼時候甘於平庸,為了實現願景,就要掌握自己的思想、行動和結果,如果想要不同的結果,就要用不同的方式做事
承諾
根據承諾採取行動,而不是憑感覺,書中提及一個例子:「失敗與墜落兩者的差異很微妙,卻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同。在墜落中,你還沒有搆到目標,但是你絕不會放手;在墜落中你會跌倒,但在失敗中你會放手。墜落意味著你全力以赴向上攀登—即使成功的機率不到20%、10%甚至5%。你毫無保留,什麼精神或身體的資源都用上了。在墜落中,你不會在心理上給自己找退路:『好吧,我並沒有真正全力以赴。……如果我盡了全力,我可能會成功。』在墜落中,儘管有恐懼、痛苦、乳酸和不確定性,你始終全力以赴。在外界看來,失敗和墜落看起來相似(在這兩種情況下,你都是飛在半空中),但是墜落的內心感受完全不同於失敗的內心感受」,唯有在墜落而非失敗的時候,你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的極限所在,承諾的定義是要求你「嘗試去墜落,而不是嘗試失敗 」。現在就在你腦中設定: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卓越的當下
縮小你對改變的感知,就像原子習慣,把想做的事阻力變小,你對改變幅度的看法就會改變,進而讓你更容易開始行動
結語
很喜歡書中的一些精神喊話,雖然很雞湯,但很實在的激勵著我,不知道看完後你是否也想著手進行自己的第一個 12 週計劃呢?我也還在嘗試的路上,期待之後可以再寫篇文章分享我實踐後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