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婦自撈摝
《宣州雜詩二十首 其九》 (1055年) 北宋 · 梅堯臣
取自王昭華臉書:
撈草蔬(hô͘ chháu-se)
這窟飼泰國蝦,蝦仔栽放落去十工爾,
猶傷細尾,水thún袂濁,草蔬就較gâu發,
無共(ka7)撈(hô͘)起來,會愈來愈ām。
朋友想著:按呢敢袂撈著蝦仔栽?
阮煞攏無開喙共伯仔問。
漢字探討:
thún 疃,切音 thúan,《說文》禽獸所踐處。(教育部採用𧿬,無義)
gâu,無字, 教典用造字,敖+力。漢字指向「高」字義! 變音歧義! kau -> gau5!
hô͘ 詳下。教育部訓讀「撈」!
栽 tsai, 應是「崽」字,粵語寫「仔」字, 閩南語擷取用作 「小」義的語尾助詞a2 音! 對應中文為「兒,或子」字! 如魚兒,椅子,等! 崽 sai, 《揚子·方言》崽,子也。江湘閒凡言是子謂之崽。《廣韻》自高而侮人也。
註解:
高
高明;高強;高超。《莊子·讓王》:“屠羊說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漢書·蓋寬饒傳》:“寬饒自以行淸能高,有益於國。”明馮夢龍《掛枝兒·醋》:“既是心中忍得,不說更高。”淸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五:“筆意高,有羚羊掛角之意。”
2.引申爲擅長。明高明《琵琶記·琴訴荷池》:“奴家久聞相公高於音樂,如何到來此間。”
重點來說 hoo5字!
hoo5
hoo5(布瓜) :抄すくい取とる。 抄すくう。~萍phio5。萍うきくさを抄しゃくう。 用網-hia~金魚=抄網すくいあみ で金魚きんぎょ を抄取すくいとる。~死人。死者ししゃの屍體したいを抄取すくいとる。~起來=抄上すくいあげる。(浮うき草くさ->萍)
《台日典》無漢字,教育部字典用「撈」字訓讀,撈,後起字! 沈取曰撈,言沒入水中取物也。 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泥浦喧撈蛤,荒郊險鬭貙。”本字為「撩liau5」,亦音liau7, 今之撩罟(liau7 koo2)也。閩南語音不用撈音!用更古的字義音!指向漢字「浮」,文讀音 hoo5(泉腔hio5)! 白音 phu5! 《台日典》例句,漂浮phiau-hoo5,浮泛! hoo5-huan3。或者用「捊」字!《說文》引取也。《集韻》掬也。音pio5, 亦音「浮」字!
字典紀錄詞彙:
hôo-ping 俘兵。俘虜。
hôo(文) 浮うかぶ。浮うかび漂ただよう。~泛=ふわふわしている 。 取留とりとめが無ない。虚~=同上。【同浮phu5】。
漉lak8
盝:盧(loo5)谷(kok4)切,音祿(lok8)。《爾雅·釋詁》竭也。《揚子·方言》涸也。《玉篇》瀝lik8也。《廣韻》去水也。《周禮·冬官考工記·㡛氏》湅帛淸其灰而盝之。 又《集韻》通作漉。《禮·月令》毋漉陂池。《註》漉,竭也。 又《集韻》或作𥂖。《詩·小雅》釃酒有衍。《註》以篚𥂖酒。𥂖,濾也。
濾 lu7《玉篇》濾水也。一曰洗也,澄也。唐白行𥳑有濾水羅賦。《註》羅lo5(《說文》以絲罟鳥。)者,濾水具,用輕紗粗葛爲之。滓在上,水在下,則水潔淨。(羅lo5 ->撈 lo5,羅漉 ->撈漉)
撈,漉 兩字互義! 組成同義複字詞! 漉或寫作摝!猶如 撈漉(摝)=撈鹵loo2,或撈擄loo2! 鹵,擄一如濾 lu7是 盝 lok8 的舒音!
職業名: lak8-hi5-liu 漉魚鰍。日譯:泥鰌とじょう取とる。(撈捕泥鰍)
福州話 漉 leoyk5 音 近似 瀝 lik5 兩字應該同源!
閩南語 lōo-kô-bê (漳腔muai5)路糊糜! 日譯:どろどろした泥土つち。(泥どろ。どろ音即是塗too5字)這個loo7, 是漉 的舒音! lok8 ->loo#3 置前變調! (或者看成是舒音loo7, 參看前面鹵,擄字音!) (註: 教育部字典已經改過來 :漉糊糜)
《臺海使槎錄》大武郡數處平地涌泉浸溢數里土人謂之坔水坔土音濫lam7/lam6字典中無此字亦猶大浪泵之泵字典音聘土音蚌又所生少子名曰屘土音滿皆以己意譌撰祠廟
故坔為俗字, lom3(漳腔)/lam3 都是 漉 lok8/lak8 ->lop8 /lap8 陽入轉字 lom3/lam3 音!
漢羅>坔
解說(漢羅)(1) 泥、砂等泥濘。 (2) 用腳出力踢。(->蹋)
解說(日文)(1)泥[どろ]や砂[すな]など泥濘[ぬか]る。 (2)力[ちから]を込[こ]めて蹴[け]る。
例(漢羅)(1) 路真∼;∼ 田;chhōa伊落∼(=花柳巷)。 (2) 用大腳chiⁿ∼;∼腹肚邊。例(日文)(1)路眞坔[lō͘ chin làm]=路[みち]が泥濘[ぬか]る。坔田[làm chhân]=泥濘[ぬか]る田[た]。深田[ふかだ]。𤆬(挈帶)伊落坔[chhōa i lo̍h làm]=彼[かれ]を泥濘地[ぬかるみ]へ入[い]れる、彼[かれ]を花柳[くゎりう]の巷[ちまた]に連[る]れて行[い]って墮落[だらく]させる。 (2)用大脚㬹坔[ēng tōa kha chiⁿ làm]=足[あし]で强[つよ]く蹴[け]る。坔腹肚邊[làm pak tó͘ piⁿ]=橫腹[よこっぱら]を蹴[け]る。(->蹋 tap8 ->lap8 ->lam3)
註解: 㬹 tsinn =tsing 舂字! (泉)用拳頭母phah。=[掙(cheng)]。
結論:
撈,有可能是 「漉」字的舒音 lok8 -> loo, 也有可能是 「羅」字 lo5, 的另造形聲字!
坔,有可能是「濫」字起源,水坔,水氾濫的意思! 坔土,則是 「漉 」字的陽入轉字 lom3/lam3 音!亦有可能是塌t(h)ap8/t(h)ap4土!->lap。漯(塌)底山的“漯”念“thap4”,台語念“塌(lap4)底山”。
番外篇: 胡說 <-浮說!?
浮言。
無根據的話。《書·盤庚上》:“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唐張九齡《與李讓侍御書》:“我有獨見之明,物無浮言之信。”淸蒲松齡《聊齋志異·仇大娘》:“因邵寡,僞造浮言以相敗辱。”
浮華不實的言論。《後漢書·安帝紀》:“所對皆循尙浮言,無卓爾異聞。”
空乏不切實際的語言。《紅樓夢》第八九回:“兩個人見了面,只得用浮言勸慰。”
表面的應酬話。趙樹理《李有才板話》八:“得貴跟著恒元吃了多年殘剩茶飯,半通不通的浮言客套倒也學得了幾句。”
胡說
何說,怎么說。《墨子·節葬下》:“今執厚葬久喪者言曰:厚葬久喪,果非聖王之道。夫胡說中國之君子爲而不已,操而不擇哉?”畢沅校注:“猶言何說。”王煥鑣校釋:“胡說,何說,怎麽說。”
沒有根據地或沒有道理地亂說;瞎說。宋朱熹《答石子重書》之八:“仁者其言也訒,蓋心存理著,自是不胡說耳。”元喬吉《兩世因緣》第三折:“俺家裏酒色春無價,休胡說生香玉有瑕。”明唐順之《與劉寒泉通府書》:“執事試考其年月,皆四年以前胡說也。”《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這話胡說!天下那裏有個冒認父親的!”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七:“小芹聽了這話,知道跟這個裝神弄鬼的娘說不出什么道理來,干脆躲了出去,讓他娘一個人胡說。”巴金《長官意志》:“他們隨便胡說什么,都有人吹捧,而且要人們照辦。”
猶胡鬧。《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他這兒子就更胡說,混穿混吃,和尙、道士、工匠、花子,都拉著相與,却不肯相與一個正經人!”
胡1 hoo5 <-何 ho5 音變
1.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什么。問事物,亦可置於名詞前問事物性狀。《詩·小雅·小旻》:“我視謀猶,伊於胡底。”《墨子·兼愛下》:“此胡自生?此自愛人利人生與?”漢賈誼《論積貯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衆,國胡以饋之?”《漢書·王褒傳》:“其得意若此,則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太平廣記》卷三五八引唐陳玄祐《離魂記·王宙》:“向今五年,恩慈間阻,覆載之下,胡顔獨存也?”
2.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爲什么。問原因。《詩·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呂氏春秋·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爲其不可得而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爲者也?’”宋歐陽修《秋聲賦》:“此秋聲也,胡爲而來哉?”
3.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怎么;怎樣。多用以加強反詰。《詩·邶風·日月》:“胡能有定?寧不我顧!”《國語·周語上》:“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後漢書·橋玄傳》:“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爲此辭哉!”明劉基《擢彼喬松》詩:“靡依靡歸,胡能勿悲!”淸黃宗羲《蔣萬爲墓志銘》:“庸人之論,以爲名公钜卿,數百年以來無不起於科目,科目胡可少也!”
胡2
任意亂來。《朱子語類》卷五:“元來無所有的人,見人胡說話,便惑將去。”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法聰頻勸道:‘先輩休胡想。’”《西遊記》第三四回:“都去地下亂摸,草裏胡尋。”淸李漁《奈何天·攢羊》:“[生:]‘有多少人馬?’[末:]‘難胡應,又不曾到沙場看點兵。’”魏巍《擠垮它》五:“有客人在這兒,可別胡開玩笑!”
胡3 鬍的茲乳字!
古代稱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爲胡。對西域諸國,漢、魏、晉、南北朝人皆稱曰胡(包括印度、波斯、大秦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