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遗忘 |用独立影像,守护那些被时代隐去的生命


独立影像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记录普通人的生活,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和他们的死亡有关。他们的逝去或无意,或刻意地被隐去。然而,这些纪录片执意讲述着普通人的生死悲欢,将那些被历史掩盖的真实重新呈现于世人面前。在清明节之际,CathayPlay 带来下面这几部非虚构类的影像合集。
✉️限时特惠,使用优惠码:REMEMBER2025 , 获得月度会员八折优惠。
⏰限期:2025.04.09-2025.04.23
🌼🌼🌼

《三里洞》| 林鑫 | 172分钟| 纪录
这是一部矿工之子拍摄的关于父辈的纪录片。1955年,300多位来自上海的热血青年,怀着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希望和梦想,来到陕西省铜川市的三里洞煤矿。50年后,当年的建设者大多不在了。在那片深埋着黑色煤炭的土地上,始终激荡的是矿工们的命运和呼吸。本片用15个片段记录了依然生活在当地的老矿工、已故者和那个即将消逝的时代,以矿工的群像见证了生命的坚韧和尊严。他们是:戚国其、顾龙祥、沈龙根、王正祥、姚洪昌、葛登发、张百生、陆荣初、周寿根、罗世俊、丁福珍、童光、高章顺、陈宜祥、朱永生。
影片由略显平淡的老矿工访谈组成,但是其中被隐去的历史令人动容,被问到来西北的动机,“我们都是被骗来的。响应号召嘛,支援大西北,那时说的是调到西北来当国家干部哩,他没有说下煤窑么,要是下煤窑谁肯来?你不报名不行,有人报了名不来了,整天把你弄办公室做思想工作。”受访者王正祥说。

据片中受访者统计,这些青年中,至少有140人在四年时间内因为各种事故死亡。
评论


《掩埋》|王利波 | 2009 | 116分钟 | 纪录
纪录影片《掩埋》以冷静、客观的视角深入、真实地再现唐山大地震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那一段历史到底埋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真相、痛苦与心酸,也许埋藏更多的是无奈。无论我们承认与否,真相是无法被掩埋的,历史永远是存在的。 影片通过采访事件当事者,以倒计时的方式详细再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预测和漏报经过,以及因当时中央对地震漏报的漠视态度而导致2008年汶川地震悲剧的重演。
片子里揭露的现实和人们想象的大相径庭,原来1975年我国的地震监测体系已经相当完备。早在1976年5月,多位地震工作者拿着明显异常的预测数据和国家地震局接洽,但最终由于熟悉的“系统性失败”,预警没有成功发出。
影片最后,本片主要受访人耿庆国激动地声音颤抖:“唐山大地震,我们没有水平预测准确到分的时间,但是我们有水平预测1976年七月底八月初,京津唐地区七级以上大地震,这个水平是绝对有的!”



《龙老》| 蒋能杰 | 纪录 | 58分钟
该片是2013年纪录片《龙老一生》的续集,也是纪录片导演蒋能杰发起的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
龙运松:一名普通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一直默默生活,不愿谈及英勇往事。龙老在耄耋之年,面对着镜头回顾自己一生;抓壮丁参军、转战南北、妻子另嫁、松山战役、接收日本投降等。
而今, 当年英雄疾病缠身,晚年落寞,老无所依,一直不明白,当年就是抗日了,为何就成了反革命和兵痞了,还想着晚年能得到国家的认可,2014年龙老归队,而葬礼的悼词让我们反思。
评论


《我还有话要说》| 应亮 | 2012 | 71分钟
影片并不着眼于杨佳袭警案本身,而是聚焦于事发后杨佳母亲的遭遇。杨佳母亲案件发生后被送入精神病医院5个月,直至杨佳已被判死刑,母亲赶到上海见到了儿子最后一面,法官则哄骗她回家去搜集帮助杨佳脱罪的证据。剧情的侧重点在杨佳母亲回家后的两天半,她努力地收集证据,写申述,见律师,给儿子准备过冬的衣物,直至两天半后,有媒体告诉她,当天上午杨佳已经被执行了死刑,影片至此结束。据导演称,电影的中心人物是杨佳的母亲,导演试图展现他特别被感动的部分,与观众分享其内心的情感。电影名称则来源于杨佳母亲的一句台词,即对法官讲“我还有话要说”。


《方舟》| 魏丹 | 2020年 | 101分钟
2020年初新闻中传出武汉爆发新冠疫情的第一批报道时,在国内其他地方,张秀华——正遭受着另一种疾病的折磨并为她自己的生命而战。医生们可能已经放弃了她,但是她的孩子和孙子们却没有,他们正在尽一切可能让她和他们在一起多呆一会儿。
这部作品以克制的黑白画面观察这个家庭、他们与母亲的处境、疫情造成的后果以及彼此之间的斗争。自尊心和对立的世界观最终使兄妹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但他们仍然没有从母亲那边让步。
对于家庭内部情况的呈现仍然是最重要的部分,但观众能不断地从新冠引发的危机和由此产生的限制中捕捉一些瞬间。通过这种方式,该片巧妙地将一场私人家庭危机与一场全球性紧急事件交织在一起,并在微观和宏观层面显示了它们对人类生活的相互影响。
✉️限时特惠,使用优惠码:REMEMBER2025 , 获得月度会员八折优惠。
⏰限期:2025.04.09-2025.04.23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