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s 24] Seidenstraßen (Silk roads 絲路)
前年在英國買了Peter Frankopan 的 ”The Silk Roads — A New History of the World” 後,總是課餘時間稍微翻翻,取自己喜歡的地方唸,卻不曾仔細研讀整本書的內容,就連去年做論文時,由於只研究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對台灣的影響,因而只著重讀這本書中 “The Road of Gold”(ch.11) 和 “The Road of Silver” (ch. 12) 這兩章。前者講述金如何流入造成16世紀歐洲蓬勃發展(包含荷蘭的黃金時代),以及如何產生趨近現代化的金融體系,而後者則可以跟另一個詞彙「海上絲路」(Maritime Silk Road)扯上關係,並且與16世紀末到17世紀各東印度公司在遠東的貿易有關。
然而,今天想分享的不是這兩章,也不是要分享過去不成熟的研究內容,而是,我赫然發現一直以來用著「絲路」這個詞彙,竟然是由一位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von Richthofen所定名的!讀到這段時,我就傻眼了,原來我竟連基礎都沒打好,就開開心心地一直用這個詞彙,甚至還用以它為基礎疊加上去的「海上絲路」這個詞寫報告...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於1833年5月出生於普魯士王國(據考證是現在的波蘭境內,然後他長這樣)。
成年後成為地理學家的他,參與了一個計畫名叫 Eulenburg expedition,跟著王室補助去探索亞洲,於1860-1862年探訪了包含錫蘭、日本、台灣、蘇拉威西、爪哇等地(Sources: In 1860, he joined the Eulenburg Expedition, a Prussian expedition which visited Ceylon, Japan, Taiwan, Celebes, Java, the Philippines, Siam, Burma between 1860 and 1862.)
而當時中國正值太平天國之亂,所以 Richthofen 沒有踏上中國做研究,可是正是這趟旅程引發了他的嚮往,並在未來實現探訪並研究中國地理。
1860 - 1862 年這趟的旅行並沒有為他帶來什麼顯著成果,而且很多資料都遺失了。不過後來他在1862-1868 年轉往美國研究,還發現了加州的金礦(goldfields),並在1868-1872年又再度探訪亞洲(中國、日本、緬甸和爪哇)
在探險回來後,他一邊研究中亞區域,一邊將地圖志的規則標準化(standardized the practices of chorography and chorology),同時一邊在大學中教書,並在 1877-1885年寫了一本 “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ündeter Studien.“ (English: “China: The Results of My Travels and the Studies Based Thereon“, 中文:中國:《我的旅行與研究》)
而Seidenstraßen這個詞彙就是從這本書出來的。
會德文想了解更多請點「此」。
[附註: Frankopan 這本書末所附的 Notes,指出Seidenstraßen (= Silk roads)這個詞彙是從 “Über die zentralasiatischen Seidenstrassen bis zum 2. Jh. n. Chr”* 中出現,不過其實就是上面提到的那本書中的一章拉!
*F. von Richthofen, (1877) "Über die zentralasiatischen Seidenstrassen bis zum 2. Jh. n. Chr" [On the Central Asian Silk Roads until the 2nd century A.D.]. Verhandlungen der Gesellschaft für Erdkunde zu Berlin (in German). 4: 96–122.]
雖然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的資料並沒有很多,但是因為最先開始使用Seidenstraßen 這個詞,所以名留至今,並成為談及無論是路上還是海上的貿易時,會使用的詞彙。
*
魚貓碎碎念:
這是一篇筆記,也是一篇提醒自己知識如何淺薄的文章[慚愧]。坦白說,我一直以為「絲路」一詞是來自漢代,因為記得小學每次講到張騫通西域,就會連同絲路這一詞一起講啊!沒想到這個詞竟然是由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所定名。
不過一直以來倒是知道絲路的定義並非指一條明確的路,而是比較像一張網,在網的各處會有節點 (nodes)讓來自各地的商人進行貨物交易。由於算是個國貿區域,當然也會有思想和文化上的彼此影響(小時候特別好奇當時他們到底怎麼溝通,一直在想第一個講中文的遇到第一個講中亞語的會是什麼模樣)。 因此在絲路上往往會產生許多新知識、新思想,甚至是宗教和語言方面的。
The Silks Roads 的作者 Frankopan 就提到:
There was good reason why the cultures, cities and people who lived along the Silk Roads developed and advanced: as they traded and exchanged ideas, they learnt and borrowed from each other, stimulating further advances in philosophy, the sciences, language and religion. Progress was essential... (p. xviii.)
而由於絲路交會、帶來又帶走各式各樣的思想與貨物,如何保持自己的節點(市場)安全,就是最後一句話 “Progress was essential.” 在變動很大的環境裡,如果不進步、變弱了,其實就散發出了讓人有幾可趁的氣息吧...(比方後來17世紀發展的海上絲路,許多印度與爪哇的王國,就在各東印度公司的角力下成為犧牲。)
在這裡,作者Frankopan還特別提到趙武靈王的說法——
‘ A talent for following the ways of yesterday ’, declared King Wu-ling in 307 BC., ‘ is not sufficient to improve the world of today. ’*2 Leaders in the past understood how important it was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 (p. xviii.)
就是指遵循昨日方式不足以推進今日的世界,要與時俱進,時時成長才行。
*2 Cited by N. di Cosmo (2002), “An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 The Rise of Nomadic Power in East Asian History”, p.137.
(趙武靈王的部分找不到中文原文。不過這也是之前做研究時同樣遇到的有趣之處,看英文資料回頭再更了解古代歷史,也可以順便看看西方人是怎麼理解這些概念,以及他們會怎麼詮釋這些概念。)
**
今天這篇分段分得有些亂,不過主要就是分享關於絲路定名的小知識,以及一點點關於絲路的概念:)
感謝閱讀到這裡的妳/你。
正因為有你們的閱讀,這篇文章才一次次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