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 《行銷 5.0》#4 下一代技術

wenyi
·
·
IPFS
·
連結未來的技術

在未來十年即將成為主流的科技,將會成為築構行銷5.0時代的根基。

  • 運算能力: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和處理器尺寸不斷縮小,意味著運算能力越來越強大,能耗越來越低。

  • 開源軟體:通過協作,各大科技大廠以開源方式共同投入人工智能研究和算法開發。

  • 互聯網:互聯網連結了數十億的用戶和設備,為物聯網、區塊鍊、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語音等技術奠定發展基礎。

  • 雲端運算:因肺炎疫情,遠程工作需求提高,使企業對雲端計算技術更加依賴。雲端計算讓企業無需投資購買運形複雜程序所需的昂貴硬體設備,企業可以靈活升級付費使用模式。

  • 移動設備:高端手機的功能已變得和電腦一樣強大,輕便又提高個人工作效率,還實現消費者體驗分布式交付。

  • 大數據:大數據是推動下一代技術實現的最後一項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需要各種類型大量數據支持,以培養機器學習能力,並不斷改進算法。這些數據來自我們日常的網頁瀏覽、電子郵件、社交媒體、短訊息等應用軟體。隨著數據儲存成本不斷下降和儲存能力快速增長,大數據技術可實現對大量訊息的輕鬆管理。

下一代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包括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傳感技術、機器人、混合現實以及物聯網和區塊鍊。這些技術可以極大推動下一代行銷的發展。

人工智能

應用常見於客服領域的聊天機器人。利用社交媒體貼文、交易歷史紀錄和其他消費行為數據,人工智能可以對消費者進行分組,依靠數據幫助企業進行市場細分和定位。並針對不同市場提供定製化和個性化的產品推薦、訂價和內容行銷活動。當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做出反饋時,人工智能會不斷進行學習並修改內部算法。

自然語言處理

該技術目的是教會機器複製人類的溝通方式,包括書面語言和口語表達。人類語言具有模糊、複雜和層次化等特徵,在識別細微的語言差別時,機器需要大量的真實對話腳本和影片數據進行樣本分析。語音技術使消費者開始使用語音助手搜尋資訊和網上購物。語音助手會比較商品,根據歷史購買紀錄做出品牌推薦。購買產品越多,推薦的精確度就越高。

傳感技術

圖像識別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如通過瀏覽數百萬條的社交媒體貼文,企業可以掃描消費者購買和消費其產品的照片,向他們發送感謝信。在照片中識別到消費者在使用競爭對手的產品,企業可以向他們發出更換品牌的推薦建議。

超商使用機器人對貨架上的商品拍照,分析圖像發現缺貨和錯誤擺放等問題。通過掃描貨架上的商品,消費者可以獲得人工智能引擎反饋的關於該商品的所有詳細訊息。或是在收銀台安裝面部識別,用於識別酒類和香菸消費者的年齡。識別受眾人口特徵和情緒狀態有助於廣告商傳達相關內容,獲取受眾對廣告內容的面部反應可以幫助廣告商對廣告內容的形式進行改善。

自動駕駛嚴重依賴傳感器向人工智能發送實時路況訊息。依靠安裝在車身不同部位的攝影機、雷達、超聲和雷射雷達等傳感設備,智能車輛可以自動測量距離、識別路徑和偵測周圍車輛。傳感技術還可以幫助物流運輸和供應鏈化管理。車主可監控無人駕駛車輛,接收關於GPS模式、駕駛時間、里程、燃油分析等報告。還會自動提醒車主保養車輛。通過遠程通信傳感系統,保險公司會針對車輛使用狀況推出優惠保費項目。

機器人

自動化機器人在製造業表現巨大的成本節約效益,兼具工作持久性和時間靈活性。日本由於老齡化問題嚴重,一直在推動機器人的應用,並在該領域取得世界領先的地位。在護理、酒店服務等領域均投入機器人的使用。

機器人不一定具備實體形狀。軟體機器人通過遵循特定的指導原則,像人類那樣執行電腦工作。企業可以用這種技術完成高度重複的工作,如後臺財務管理的付款、開具發票,或員工入職流程、處理工資單等。

混合現實

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技術目標是要模仿人類的想像力,主要集中在娛樂和遊戲體驗。增強現實是把數位化內容添加到現實世界,虛擬現實是把用戶帶入數位化世界。

旅遊業、零售商、汽車製造行業等,可以利用該技術創造出更有影響力的商品和服務。

物聯網和區塊鍊

物聯網指的是可彼此通信的所有機器和設備的相互連通。手機、可穿戴設備、家電、汽車、智能電表和監控攝影機都屬於互聯設備。個人可使用物聯網打造智能家居,企業可遠程監控和跟蹤資產狀態,如樓宇安全和車隊狀況。

物聯網還可實現消費者體驗的無縫呈現。如迪士尼的 Magic Band 手環,手環內存有消費者的個人訊息,可同時做門票、房卡和支付手段。在遊玩過程中,手環會發射訊號,與周邊車輛、餐廳、商店和酒店中數以千計的傳感器進行通信。讓員工可以隨時觀察消費者位置,在幾公尺外提前迎接客人,做好充分的事前準備。

區塊鍊是另外一種分布式技術,一旦記錄完成,訊息就永遠無法更改。區塊鍊技術安全透明的記帳特點將顛覆傳統行銷活動。並可對整個交易鍊進行跟蹤,準確發現銷率低下的環節。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wenyi日常 / 心得 / 設計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設計 │ 再生方塊

Books
49 篇作品
設計
12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