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uncanLa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蘋果我們 同關閉一章

DuncanLau
·
·
蘋果公司俏俏地宣布,iPod最後一個型號Touch,將會終止發展,即是不會再有新款,也不會有新貨,現在存貨仍然可以買到,售完即止,iPod這產品將會成為歷史。

iPod在2001年推出,已有超過二十年歷史,是蘋果產品中,最長壽的。以科技產品來說,真有點落後,而且疲態畢露,今天誰會想買一部?

其實,現存的一款型號Touch,就是一部沒有電話的iPhone,只拿來聽歌,未免浪費。和其他iPad型號相比,又覺屏幕太小,不夠暢快,因此只能關閉這一章。老實說,在商言商,當日撤退iPod時,為甚麼不留下Nano呢?我當時真的打算繼續用Nano的,它小巧,有彩色屏幕,有內置收音機,step counter,還支援無線耳機,真是剛剛恰到好處。

iPod初出之時,已有其他的mp3播放器,不少形狀似一排香口膠大小,容量是100Mb左右,只夠儲存十來首歌,跟那時候相當普及的Walkma隨身聽比較,只是體積較小較輕巧而已。而iPod則標榜可以儲存一千首歌,而且簡約設計,操作容易,馬上成為話題。不過,它需要透過iTunes軟件去上傳歌曲檔案,當然地只有Mac版,所以很多人只有觀望不能行動。

iPod廣告着重那條耳機線,相當經典。

當時也是mp3大盛的年代,大家透過共享檔案軟件,在網上搜尋下載音樂,垂手可得,免費早餐盡情享用。蘋果一早已和幾大唱片發行接通,用戶可以透過iTunes購買並下載音樂,同樣是可以只買單曲,不用買整張專輯,現在看來,也算是重新規範,重整秩序之舉。但這個理由也令不少樂手拒絕蘋果的代理權,當中包括The Beatles, Led Zeppelin, The Eagles, The Rolling Stones, Metallica等超級巨星,都以種種不同理由-堅持只以專輯形式銷售,壓縮檔案音色欠佳,蘋果的利潤回報太低,抗拒「數碼化」等等,他們的作品並沒有在蘋果店出售。

在加拿大生活時,多是自己開車,CD機也能播mp3擋案,亦有插頭連接iPod,對長途旅行是提供一定的方便。後來轉換了工作,改乘公共交通,途中的空白時間最理想仍是聽歌。雖然手機已支援播放mp3,但效果不太滿意,而管理軟件又不盡如人意,所以遲遲未拍板。蘋果當時最明智的決定,是推出iTunes的視窗版,即是其他PC用家也可以享用,當iTunes 推出那個旋轉唱片封套的顯示時,我便見獵心喜,先下載在個人電腦內試用管理音樂檔案,馬上被説服這便是我那杯茶。將所有音樂和多媒體檔案重整,全面交托給iTunes,繼而決定買一部iPod Shuffle。

當年蘋果對色彩的觸覺真的令人心花怒放,相比今日的甚麼玫瑰金,真有些眼冤。

之前,在iTunes上購買的音樂檔案全是m4p(m4a的購買版)模式,不能轉作其他模式,不能算方便,而且那時的檔案全是128bit,音色僅算合格。多年下來,數碼技術不斷改良,大家也對音樂數碼化的印象越來越接受,規範也算上了軌道,很多限制也一一打開。上面提的一班樂手已相繼作出妥協,當中以The Beatles最為觸目,除了是彼此的官司訴訟得以解決之外,唱片公司也隆重其事,將全套The Beatles的目錄(catalogue) 重新再版發行,iPod有屏幕的型號也進入彩色顯示,甚至可以看視像。

我的iPod Shuffle當時只有1 Gb的容量,但體積小而操作簡易,而衣㚒的設計,可以將Shuffle隨意㚒在衫上,皮帶或褲袋,我甚至質疑為甚麼這個設計不用在其他的型號。我唯一不滿的是無法知道電池的狀態,很多時在途中才知道電量所剩無幾。後來在它價格調低時,多買一部。當時蘋果也加入《Red》product 行列,推出紅色的iPod產品,支持我有足夠理由,多買一部。一用多年,一向相安無事,直至在09年回港小住,才留意到開放式耳筒在香港的環境是完全無用,加上經常因電線被勾住而被強行扯落,簡直受罪,於是便想到用無線(藍牙)耳筒。

Nano其實有一代真的有衣夾設計,還有彩色屏幕,不知為何沒有繼續。

上網一查,原來iPod Nano是支援藍牙耳筒的,非常雀躍而買下,可算自己最滿意的蘋果產品,幾乎所有的都是恰到好處,不多不少,輕巧易收藏,唯一有點質疑的,就是為何不用衣夾設計。然而太輕巧卻成了它的死因,一次疏忽,洗衣服之前忘記拿出來,就此報銷,真是傷心欲絕。而剛是他們停產Nano和Shuffle之後,要再買另一部已不能,即使eBay和一些外國地方仍有售,但隔山買牛,有些還是二手的,自己不打算冒險了。

這幾年在家工作漸多,都在電腦上聽歌,而那些iPod Shuffle 也漸受淘汰,即使可以如常操作,但新軟件已不支援,科技巨輪推着走,不許人間見白頭。嘆息亦已無用,試問還有多少人會另用一部裝置來聽歌,反而追求高檔路線也許仍有銷售點,例如Sony的高清Walkman ,過萬元及更高價一部,絕不是一般人的玩意,退而求其次,便是在手機聽歌吧。

iPod各型號全盛時期,真有點目不睱給。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