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放下自己,一鼓作氣捱過去!
上回提到,因為一時糊塗,突然心急,我重複訂購了 Tim Wendelboe (TW) 的咖啡豆。巧合地,TW 今個月的主題是同一個莊園同一個品種的咖啡豆 Caturra,在不同收成時的分別和比較,結果我今個月就只有 1kg 的單一品種。剛剛今天,我完成了頭兩包共 500g,想借這個機會,紀錄一下我對這個旅程的一些感受。

我越要平靜,咖啡總越是波濤洶湧。。。
關於手沖咖啡,不經不覺都在家中自己沖泡兩年多了。平常工作天就是早上 25g 的豆,週末在家中時間更多,通常會在下午再沖泡一回。如此算來,每個月也就消耗共 1kg 左右的豆了。現在,我固定的 Monthly Subscription 店商有兩家,第一家是挪威的 Tim Wendelboe (TW),另一家是香港的隱啡。

我想喝一杯怎樣的咖啡?(下)—— 沒有唯一的味道,只有自己的味道
曾經,我在咖啡裡看見了宇宙。一杯手沖咖啡,沖泡時間,或因工具而不同,一般三四分鐘左右。時間太短,咖啡發揮不足,味道或會比較單薄。時間太長,咖啡過度反應,讓一些苦味浮現出來。甚麼是短?甚麼是長?這因人而異。有些人,喜歡味道單薄的咖啡,他們説這樣子清新,讓他們能集中欣賞他們喜歡的味道。

千迴百轉的嘗試:咖啡給我的啟示
每月訂咖啡,每天沖咖啡,也差不多兩年了。不敢說自己沖得好不好,至少,經過兩年的歷練,消滅超過 15 公斤咖啡豆後,我找到了自己沖煮的方法,而質素味道也越來越穩定。我沒有特定要喝的一種咖啡豆,我反而喜歡 Monthly Subscripton,總之店商給我甚麼,我這個月便喝甚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