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究竟是有心還是無意啊!?淺說「諾布效應」(The Knobe Effect)
兩個情境只有一個明顯的分別:「破壞」與「改善」,即當中的副作用不一樣:一個是「破壞環境」,一個是「改善環境」。也就是說,一個副作用是壞的,而另一個反而是好的。Knobe 的解釋很直接:副作用價值上的好壞,會影響到結果是有意或是無意(或者比較保守地說,會影響到人如何判斷結果是有意還是無意)。

分析哲學要讀哲學史?
如此,問題的關鍵是:理解那些哲學問題與不同解答為何是重要的?哲學史可以告訴我們,某一個哲學看法,回應了甚麼社會時代脈絡的問題、突破了甚麼既有理論的困難、改變了過往流行的甚麼看法與引發了甚麼新的思潮。簡而言之,哲學史可以說明某一個哲學觀點的時代意義。

哲學ABC:後果論 vs. 非後果論
道德哲學在回答「我們應該/不應該做甚麼」時有兩大對立陣營:後果論 vs. 非後果論。這篇短文分三部分來介紹簡單版的與複雜版的後果論,最後是與之對立的非後果論。其中亦會介紹到一些哲學討論常會用到的術語,包括促進與尊重、義務論禁令與義務論權利。

漫畫中的哲學世界(二)應該同等地尊重不同時間的「我」的幸福和利益嗎?
這篇漫畫的主角是一位平凡的學生。他搬到新居的那一天,身邊突然出現一位不速之客。這人跟主角透露兩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第一,他就是九年後兩個月後的主角;第二,他即將收到改變一生命運的消息。就在主角驚魂未定之際,有人上門通知主角,他有位親戚死後留下一塊時值三億元的山林地,而主角就是法定繼承人。

漫畫中的哲學世界(一)歡迎來到異世界/哲學世界
看過這部作品的讀者會發現,藤子的創意其實不只局限在設計多啦 A 夢的法寶上,他的短篇漫畫很多都有背離固有道德規範以及一般常識的故事設定,但這不代表這些故事就是荒誕無稽:藤子並非想靠漫畫去宣揚某種與世人相悖的倫理觀或者世界觀,他的用心在於向讀者提出一種「懷疑」,即究竟支配現實世界的…

思想實驗:從零開始的FF世界?
「為何哲學會淪為很多人眼中的低等學問?」還記得之前有室友在樹洞問過這條問題嗎?豬文在回答時曾經討論到哲學是否不過是「吹水」,並且提到哲學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有時令人難以理解,例如思想實驗。我想在這裡淺談一下究竟什麼是思想實驗。

哲學樹洞:演化論與道德真理(二之二)
現代的演化論(以及演化心理學)已經提供充足的解釋,說明我們為何會持有某些道德信念。

哲學樹洞:演化論與道德真理(二之一)
達爾文問:如果道德的出現已經能用演化論去解釋,那麼還有道德真理可言嗎?

電競和圍棋算是運動嗎?
如果你看看那些關於亞運電競的網上新聞,底下大部分留言都顯示他們並不同意電競是運動,甚至覺得把電子遊戲視為運動顯然是荒謬的。究竟這些非傳統項目算運動嗎?

再談私隱權:比起個人資料,展現自我的自由才重要
試設想政府宣佈下個月開始無差別地監聽和記錄所有人的電話通訊及社交媒體訊息。即使大家有充分時間適應和準備,這種措施依然會嚴重侵害我們的私隱權。在現今社會,電話及社交媒體是我們控制與他人關係的關鍵途徑,失去這些可作私密互動的環境,就會令我們難以維持親密關係,嚴重削弱決定如何展現自我的能力。

談談私隱:私隱大家都很在意,但真有這種權利嗎?
在甚麼條件下才容許犧牲個人私隱以成就其他價值?要衡量私隱與國家安全孰重孰輕,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一個根本問題:甚麼是私隱權?

敘事與人生(三)︰結局的意義
要說明何謂朝向目的發展之事件,最好的方法就是觀察我們閱讀故事的經驗。而最能夠顯示這種經驗特性的,就是傳統偵探故事。

敘事與人生(二)︰形塑時間
要明白敘事為什麼具有這樣的功能,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敘事。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簡單的說明敘事的基本特徵。

敘事與人生(一)
「一個人永遠是講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別人的故事之中,通過故事來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努力像他講的那樣去生活。」

無罪推定
無罪推定是個規範,其要求大概是:若無足夠證據顯示 X 曾犯罪,便須假設 X 沒有犯罪。[1] 留意,這規範並非以求真為唯一目的。

也許相對很難 ── 道德相對主義要面對的困難?(下)
Boghossian 認為這便同時揭露了道德相對主義的內在問題。只要我們認識到道德相對主義其實是如此這般的立場的話,它便根本站不住腳。為甚麼?

「這不過是觀點與角度」── 究竟甚麼是道德相對主義?(上)
在現在這個「後現代」或「後真相」時代,彷佛我們都是「天然的相對主義者」。「客觀」、「絕對」這些詞只會讓我們眉頭緊皺。

時間旅行(下):想回到過去?可惜沒有可能
所謂「回到過去」的意思,正如上篇所言,牽涉時間方向上的落差 ── 時間旅行者以外的時間正常地往前走,但時間旅行者卻可以往後,回到過去裡。

時間旅行(上):我們都是時間旅行者!
時間旅行(time travel)是人類其中一個終極夢想。誰不想得到一個月光寶盒時,大喊一聲「般若波羅密」,回到過去拯救你的白晶晶?比起長生不老,人可能更想成為時間旅行者,親手彌補那些年裡無法磨滅的遺憾。

把握時間
虛渡光陰,沒有人會反對是個壞習慣,那麼把握時間,肯定是個好習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