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圈
青行灯
主理
1 人关注
15 篇文章
青行灯

You and your ego:又自卑又自大的博士生

为什么要用别人的标准评价自己呢?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不好吗?——不好,我进入学术圈,就是因为我希望说服别人接受我的观点。我读博是因为我想改变世界。

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UCI逻辑和科哲系首位Woman of Color博士毕业生 | Ask Me Anything

我其实完全不是一个从小特别喜欢哲学然后会在课余时间读哲学的人,不管是哲学爱好者还是正式的学生,我觉得哲学一定要是一个兴趣为导向的东西(因为真的除了兴趣没别的理由去学……找不到工作,找到也不赚钱 )所以对于读什么书来说,完全应该以自己的体验为上。

青行灯

【学术圈指南】学术茶艺班,aka如何拒绝帮人背锅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删掉)绿茶生存守则(删掉)学术圈里与人合作时展现自己价值而不去帮人背锅的话术。

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AMA | 想给学植物学/动物学/昆虫学姐妹一些小tips

植物学背景的她乡象友小顶在论坛发 Ask Me Anything 贴,分享学习植物学/动物学/昆虫学的心得,欢迎大家来论坛回帖提问!

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如何在学术会议 Network | Ask Me Anything

对我来说,我会把只要我这次去开会,认识了一个新的人,就定义为我这个会议Network 成功了。

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她说学术 | 让写Paper事半功倍的好物和好习惯推荐

挑选舒适的办公设备、养成高效的写paper习惯对于减小阻力保持paper持续产出至关重要,来看看她乡某位PhD在读姐妹的推荐吧。

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她说x学术圈 | 走进象牙塔——教职到底是什么样的职业?

当上教授之后才发现,学术圈虽说是象牙塔,其实也是个小社会。它可能会比外面的社会单纯一点,但还是一个社会,有一些复杂的关系。

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她说x学术圈 | 作为系里唯一的女性,还是有色人种,是怎样一种感受?

在第二期,【她说x学术圈·走进象牙塔】活动里,我们会讨论学术圈内 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 (DEI)方面的话题。这个是一种笼统来讲就是帮助少数群体发声,保护少数群体利益,一同构建学术圈内更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这一类活动的统称。

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她说x学术圈 | 写Funding Proposal发Paper?教授生涯要面对哪些挑战?

作为教授的一天是什么样子的?对教授来说最有意思、最枯燥、最烦恼的部分都是什么?当教授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大家一起听听看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授们怎么说!

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她说x学术圈 | PhD们该如何找到和适应工业界的工作?

大部分拥有学术博士学位的人最后都不会做教授。那么离开了象牙塔他们都去了哪里?她们又是怎样进入这些工作的呢?

青行灯

有些事我希望你永远也不会懂

有时候我会有一点恶毒地想,你去吧,带着你对我软弱的判断去吧,十年以后你会感受到我的无力感。你会变成一个软弱又多疑的人,去面对下一代的不信任。可是我又会想,也许你并不会懂。如果我们真的成功了,你们永远不知道我们曾经成功过。那也挺好的。

青行灯

【学术圈指南】关于学术network的一些迷思

(文章同步发表在公众号:青行灯不会做饭) 对很多学者来说,学术圈最可怕的一个方面就是“networking”。毕竟大部分人都是玩不转现充那一套才会躲来象牙塔的,结果快毕业的时候一听说学术圈也要networking才能找工作,简直恨不得当场把学位还给学校(bushi 最近和几个比我...

青行灯

写一点非常self indulgent的关于公众写作的心灵历程

最近机缘巧合和朋友聊天聊到一些事情,这个其实是我挺早的时候就预料过可能出现的情况,也未雨绸缪调整过心态,只不过它也是直到最近才真正发生,并且我预测再过一段时间它就不再会是我的困扰了。所以作为一个忘性很大好了伤疤就立刻忘了疼的人,在伤疤完全好之前我打算记录一点感想,可能有些乱。

青行灯

【学术圈指南】给社交苦手处理学术社交提供一个思路

学术圈的社交真的是学术非主流(跨文化或者社交焦虑)人群心中永远的痛。特别是开会啊系内开趴这种场景,一大堆互相不太熟悉的人,又有职业上的交往,凑在一起按头networking,只要想一下腿都软了。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别的思路,那就是:从功利角度出发,扬长避短。

青行灯

如何处理失败

来自一个没有办法理性看待失败的人的处理失败的体验。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