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平台責任與言論自由的兩難
如同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該法案並非直接規範或涉及言論自由,而主要是從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的角度作評估,所以如此高度涉及政治或現實考量,不論從憲法上的嚴格或中間審查標準去看,很容易得出合憲的結論。更遑論網路平台的責任,就直接Get Out!

[譯文] 開放網路治理倡議者致聯合國公開信
涉及網路涉及治理與國際合作議題時,有不同運作模式,如網路標準制定的「多方關係人組織」或國與國對談的「國際多邊組織」。此次翻譯為「多方關係人組織」對上「國際多邊組織」的公開呼籲,期望降低科層治理所產生的風險。

打詐與網路治理規範—論平台商的反詐義務與責任
筆者認為應透過修法或立法適用於打詐之《刑法》或《數位中介服務法》的相關規範裡。換言之,如果要有效打詐,就應套用上開法理,在網站平台業者已明知他人利用其網站詐欺或犯罪,或可得知悉後仍不移除該資訊而縱容散布時,網站平台業者、服務提供者或管理者亦應構成刑法詐欺罪之幫助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