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承諾來得艱難
承諾本質上就沒有契約的 coercive power,只由語言作媒介,迴盪於人與人之間。只要人能把目光投向未來,能運用語言,他就能許下諾言。所以,承諾看似簡單。然而,承諾的重量,並不是來自像契約般「被容許的懲罰」或「被承認的暴力」,而是來自它所創造的關係。

《進擊的巨人》:家畜的安寧 人類的屈辱
小弟在這裡想談談進擊的巨人作者諌山創在故事開端所設定的世界,令我聯想起的一些哲學問題。

言論自由與包容的限度
自由與包容,都在現代社會十分重要,但這些價值的界線卻不易說清楚。近日香港也出現了相關的爭議,有人把自己的主張高掛,有人把別人的意見撕下。

唯有獨立的理由──共和主義的自由
普遍地說,是否所有獨立的理由,必定能以獨立以外的方法來實現?

【隨筆·誰筆···】給予世界多一份愛與悲憫——讀伯蘭特•羅素《西方哲學史》有感而發
愛固然重要,但是悲憫同樣也不能缺少。陰陽的兩面,不能總誇贊一面,而去忽略另一面。

思辯的擂台:《史上最强哲學入門》《街頭的哲學》
飲茶《史上最強哲學入門》,Eduardo Infante 《街頭的哲學》

flos 推書-《漢娜・鄂蘭》
她被後世定義去政哲,然而她本人其實極度拒絕這樣的定義,不論是哲學家,還是政治哲學。她其實自視為一個思想家。一個對生活、對政治生活著大量發想的思想家。她是漢娜鄂蘭。
論一部分中國人對烏克蘭的敵意下地位意圖(a.k.a.對人的一個惡意揣測)
「你不可殺戮:由於謀殺,劍被帶到了世上。」—Onkelos的托拉亞蘭語註釋,申命記20:13
📚📑📝:以個人主義反駁罪的繼承
既然你選擇拋棄,那麼這個人的好與壞都將與你無關

📚📑📝:《進擊的巨人》| 殺戮的循環
「戰爭不成就英雄或贏家,只造就輸家和遍野的傷者」

📚📑📝:《進擊的巨人》| 罪的繼承
不論如何受盡虐待、污辱、殺害,俘虜總是會被告知:「你們所做的都是為了償還你們國家所犯下的罪刑。」

🎥🎞️📝:「黑暗騎士」三部曲| 英雄的責任與負擔
在黑暗騎士裡,蝙蝠俠對戈登警長說:「我要讓蝙蝠俠成為一個精神象徵,每個人都能是蝙蝠俠。」

以法達義才像樣——讀《A Decent Life: Morality for the Rest of Us》
這亦是作者認為每個人身為社會一份子最低限度的道德義務,也能使我們充權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當我們強調道德責任時,循規蹈矩的重要性就顯得次要。

「我有我的正義」? 讀書會首聚筆記
by McGeddon CC-BY-SA 4.0沒想到第一次讀書會活動便有十位來自不同背景的朋友參加,實在鼓舞。第一次活動的簡報在這裡,歡迎使用 (license CC-BY-SA 4.0)。上篇提到,作者以三個維度採討公義的定義,通常會三者同時考慮,且互相帶有張力。

《公義課》讀書會
自 2014 年香港發生雨傘運動以來,因我認同社會運動,常被問及對「公義」的理解。其實每次我均只能支吾而對,或以堅定的語氣掩蓋背後那空洞的直覺。我得承認心中的「對」和「錯」其實主要因成長環境所模塑,背後原因卻不太了解。本以為某些價值如自由、人權、公平等是常識,卻發現身邊不少人的「...

用袁枚的一首詩,破解“中庸之道”背後隱藏的邏輯
中庸之道好像是一個萬能公式,它被人們用來解決很多現實問題。全世界範圍內,有許許多多的人都把它當作自己的人生哲學,一種大智慧。在西方文化中,兩千年前的古希臘人也掌握了這套處事哲學,英文稱之為“Golden Mean”。當面臨選擇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做出符合中庸之道的決定:買車既不買豪...

经济决定论的贫困——还原”时代革命“的”时代性“(1)
宽敞的房屋、快速的铁路、工作的体面、收入增长的预期、消费的充分。如果有谁反对,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也是每个人的合理欲求,那么这个人一定没有抓住现代的精神。但若更进一步,认为不论是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个体冲动,皆由以上的经济形式驱动和决定,则是另一回事了。

Under Liberal order, internationalism is only an intensified nationalism
Under Liberal order, internationalism is only intensification of nationalism(Provocative for mainstream, Garrulous trite for any genuine thi…
以規則效益主義檢視信奉惡法亦法者
台灣有不少人喜歡把依法行政和惡法亦法掛在嘴邊,其實惡法亦法這個信念也不像某些進步派人士說的如此低級,這個信念背後是有一套政治哲學的基礎,那就是規則效益主義。(關於規則效益主義的介紹,我簡單節錄維基百科的介紹,「規則效益主義是效益主義的一支,其學說認為,若每個人都永遠遵守同一套道德規範,就能產生最大快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