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雪」如何作為文學/抗爭的主體:韓江文學中的抵抗宇宙
權明娥教授的演講主題訂為:「『雪』如何作為文學/抗爭的主體」,這裡的中譯是我權衡的結果。原文中的「눈」主要確實是指韓江作品中經常出現的「雪」,但權明娥一開始即表明,「눈」也是「眼睛」,並以「視線的暴力」開啟對於結構性暴力的討論。譬如《素食者》中的父權凝視(有時以同理為名義)、《少…

溫柔而硬頸地活著並註視著——《少年來了》書評
拳頭是不自知贏不過槍嗎?韓江借小說揭橥東亞中老年人的典型思維方式,也是東亞社會普遍存在的責任與道義的扭曲,在此語境下,權力不再是壓迫的來源,反而將壓力轉嫁受害者,迫使受害者承擔起反思的責任,挑剔自身如何不足和無能,從而得出結論:少年的做法是不正義和徒勞的,弱者反倒要包容和體諒強者的不容易。

專訪》韓國創批出版社編輯談新世代韓國文學代言人張琉珍
新經典文化日前推出「怪物新人」張琉珍(장류진)的第二本短篇小說集《我們都有一顆星星》。張琉珍在韓國擁有「引領新世代的韓國文學代言人」美譽,展現不同於多數韓國文學的新世代感,筆下的職場故事更讓亞洲各地上班族都能有高度共鳴。張琉珍與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韓江同樣隸屬於韓國創批出版社(Changbi Publishers)。

835 反抗父权和厌女文化:诺奖作家韩江与“韩女文学”
野兽按:在韩江获奖之前,没读过她的作品。最近才购读了她的《不做告别》和《素食者》。也读了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今天在德国之声中文网的“海外文摘”栏目看到一篇综述: 台湾 上报 发表文章《韩江若是中国人,就是韩奸、卖国贼、反动文人了》,作者何与怀指出,在自由的环…

童書書房》張友漁、陳致元與劉旭恭首度入圍林格倫紀念獎,及其他藝文短訊
瑞典政府設立的國際兒童暨青少年文學獎——林格倫紀念獎(Astrid Lindgren Memorial Award)2025年入圍名單裡三位台灣作家張友漁、陳致元與劉旭恭,皆是首度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童年閱讀。➠2024年韓國圖畫書大獎小說類首獎《如何成為真正的朋友》…

“素食者”韩江与东亚的“政治抑郁”:一种面对暴力的伦理姿态
从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历史创伤”。一切源自韩国的现代政治中那场由国家权力所施行的暴力——“光州事件”。

【2024諾貝爾文學獎】韓國小說家韓江獲獎:「不論所處的環境充斥著多少暴力,我們永遠都能做些什麼。」
「不論所處的環境充斥著多少暴力,我們永遠都能做些什麼。」

【2024諾貝爾文學獎】令人懼怖的溫柔——關於韓江小說裡的叛逆者
極致的陰性聲音,往往藏著一種可怖的溫柔。可怖所指的是,女性溫柔之中的韌性,如懷孕誕嬰的那個身軀,可以急速膨脹收縮,破損流血之後,面對凶暴狂亂之後,又能承受十級痛楚,只是為了孕育,迎來新生。

从《素食者》和电影《天浴》谈起
我理解她们,但不可否认的是,浓稠的溺水感、深深的窒息和强烈的不适,是这两部作品带给我最大的感受。

2024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素食者》
這部小說為亞洲首部榮獲國際曼布克獎的作品。

2024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少年來了》
以1980年5月18日發生在光州的武力鎮壓為背景。

韩国女作家获诺奖与韩国文化繁荣的原因、对中国文化凋敝的省思
10月10日,瑞典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韩国女作家韩江。韩江也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韩国人。韩江也是继金大中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韩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韩国女性。诺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称韩江“以诗意的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示人类生命的脆弱”。

不必讀|韓江的《希臘語課》
可是,我依舊非常喜歡這本書的封面⋯⋯算是封面控的課稅啦😂

閱讀《素食者》韓江 |致 向生而死的自由
『生命是靠著吞食其他生命才得以生存 吞食生命的我總有一天也會被生命吞噬 如果我很美味的話就好了 』─ 谷川俊太郎『恐竜人間』

《素食者》:暴力背後的慾望投射
韓江憑《素食者》一書奪得英國曼布克獎,成為首位榮獲此文學獎的韓國作家,而韓江在奪得此國際大獎前,已屢獲韓國文學大獎,可見實力非凡。韓國是男性主導的國家,女性一直處於弱勢,而素食主義者在肉食世界更被視為異數。一個弱勢的異數就算沒有遭遇排斥與歧視,也難以找到真正的接納和認同。

韓文筆記 #2 : 超越作者的「創作型翻譯」
雖然今年才過一半,但我已經能夠自信的說,今年最讓我驚艷也最喜歡的一本書,一定會是「素食者」。我在二月看完了這本書,這五個月來,幾乎每個月都有重新點開過,喜歡到前陣子在馬特市裡到處推薦,想盡辦法要引起大家的興趣,就為了能有討論此書的機會。所以,當我知道她們真的要讀時,內心不知道有多...

共讀心得分享03_《素食者》_隱形地獄中的反抗者
進入本文之前的小碎念:七月份閱讀了四本小說一本散文,會陸續更新分享文,但是很明顯的小說內容都偏沉重,想換點口味,結果書櫃找了找就是沒有幽默歡快有趣類的書籍,歡迎大家留言推薦,感激不盡。《素食者》(電子書)這本小說由三個篇章所組成,分別以丈夫、姊夫與姊姊的角度切入,講述一名平凡到不...

書評•評書|Human Acts(《少年來了》)
八零年出生的人,今年四十歲了。如果四十年過去了,他還會是當初那個少年嗎?不會,除非他死了,停留在那年、那天——四十年前的今天。韓江的《少年來了》由Deborah Smith譯成英文,題目作「Human Acts」。題序裡,Deborah寫道,那麼多作者寫光州事件,各式各樣的切入點...

《素食主义者》
最近看了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