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莫扎特弦樂三重奏之後 蕭邦出 「新」 的圓舞曲? 朗朗: 「這不是蕭邦最複雜的音樂,卻是你能想像的最純正蕭邦風格之一。」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虛詞編輯部 繼上月莫扎特推出「新曲」弦樂三重奏後,最近古典音樂界又有大師發佈新曲。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紐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Museum)於館藏約索引卡大小紙片中,找到蕭邦未發布圓舞曲(Waltz)作品。

在春暖花開時節,與之搏鬥(?)
其實是確診時的心路歷程啦,文筆有點亂。

【魔音。番外】《歌聲魅惑》五之三 心之語言
琴音再起時,閉起眼的星蔭的臉上,不自覺漾起奇怪笑容。不能自已,笑意愈擴愈大,情緒高昂得不像話!《革命》沒了,換上的是《異戀》!是Shadow Rhythm那晚令星蔭迷上的第一首歌!到星蔭意識到自己的失常時,歌已被彈奏完。他再次抬高兩手,細看因從小習琴而練得纖長的手指,愣住了。

《窗邊故事集》:短篇小說—冬風狂想曲
狂風掃落葉,被蕭邦打了一巴掌的我。

蕭邦也移民
在華沙的最後演出中,蕭邦首演 Piano concerto no. 1 與 no. 2 。。。。。。單就 Allegro maestoso 的旋律而言,足以叫人聯想到:這首樂曲既包含離鄉别井的思緒,又流露出祖國被侵的悲憤。在衆多決賽選手中,筆者覺得反田恭平的演繹最能表達 Allegro maestoso 的情感。
鋼琴傳奇:波哥雷里奇
鋼琴家波哥雷里奇於1980年參加華沙蕭邦鋼琴大賽,但在第三輪就慘遭淘汰,當年評審之一的馬莎.阿格麗希卻不滿其他評審對他的評分,反而認為他是個百年一見的鋼琴奇才,並憤而退出評審團抗議!這則古典樂界的新聞喧騰一時,有八卦新聞般受到高度關注!導致當年首獎得主鄧泰山卻受到許多冷落,但到底波哥雷里奇是一位怎樣的鋼琴家呢?

那些年,我所追求的音樂...Frédé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 1
鋼琴詩人蕭邦的音樂不用解釋太多,自然而然地就能流進骨子裡,我們只要張該耳朵就能接收這些美妙又可口的樂音,時而像首詩,有時又像首情歌,果真妙不可言!

那些年,我所追求的音樂...Chopin Prelude no.15《Raindrop》, op.28
情感於細弱陰暗中又帶著點明亮光澤,是希望?彷彿在說著蕭邦所處的馬約卡島冬天多雨的天氣,偶然得見的陽光,是有多麼值得淘氣的一件事。

誰,可以給你排解負壓的能力?
上週日,帶著孩子回老家探望母親時,方從她口中得知我唯一的一位阿姨,病危。

那些年我所追求的音樂...Chopin Nocturne C sharp minor
同個時期,瘋狂聆聽蕭邦的那段日子裡,我,時時與傷為伍。是自我審視?還是刻意虐心?已經分不清。我所做的是隨音樂深入,尋找需要被醫治的每個創口,然後進行清創、消毒、包紮。然而已經看開的一切,我會直接送上輓歌,親手葬之。這首蕭邦的升C小調夜曲,在電影"The Pianist"中,殘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