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紀念在烏克蘭身亡的攝影記者Brent Renaud
Brent Renaud (10.02.1971--13.03.2022)

【當年今日】日本戰地攝影師沢田教一遇害,年僅34歲!
半世紀前的1970年10月28日,合眾社(UPI)日本戰地攝影師沢田教一(Kyoichi Sawada)在柬埔寨遭受毒打及槍擊後死亡,年僅34歲。

【Joe Rosenthal誕生110年】拍攝二戰經典相片「硫磺島升旗」
10月9日是美國攝影師Joe Rosenthal誕生110週年,他最廣為人知的照片是1945年拍攝的《硫磺島升旗》,相片捕捉六位美軍士兵在硫磺島豎立美國國旗,成為二戰經典照片,也獲得當年普立茲新聞攝影獎。

📚📑📝:《不合理的行為》、《旁觀他人之痛苦》| 照片創造了感性上的拉近,卻理性上的疏遠
除了爭論救人與否,我們還能如何看待戰爭攝影的作品?

光影紀實|用心靠近,小談攝影者與拍攝對象間的關係
在重視表現的時代,有多少攝影師願意先花時間與拍攝對象建立關係和信任才進行拍攝?我們是關心拍攝所得的「影像」,還是因關心而拍攝的「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