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態】上篇
人類在地球混不下想去移民火星,但火星的生存條件可比地球艱難多了,如果連地球生態都沒弄明白,冒然前往火星還有生路嗎?

新世界的创造者
"跨国公司不受控制。他们摧毁了火星。他们是自私的,他们只关心自己。跨国主义是一种新的民族主义,但没有爱国主义。这是爱国钱,是病!这里的人们不像他们在地球上那样受苦。如果没有任何改变,人们将开始在火星上受苦。公司会杀了我们" Kim Stanley Robinson "Green Mars"

水世界又近又远。
航空航天业不可避免的浪漫目标之一是寻找外星生命。每一年,人类都变得更加务实,工程师的资源和劳动力变得更加昂贵,错误变得更加痛苦(尽管不那么频繁)——但寻找外星生命的梦想永远保持新鲜和人性化 至少找到细菌。今天我想谈谈这个话题。因为在将这样的梦想转化为行动时,第一个问题的明确答案出现了:我们要去哪里寻找外星生命?

当科幻成为现实
Vasimr 核火箭可以在一个月内将人类送上火星。这种导弹会不会很危险?

[Podcast]成為舊世界改革者,還是新世界建設者?ft. Matters 共同創辦人張潔平
從 2019 年的反送中到近期的《蘋果日報》停刊,香港正在直播如何一步步走回「牆內」。許多港人移民到英國、加拿大或台灣,但也有另外一批港人選擇繼續住在香港,只是逐步地將生活轉移到去中心化的數位世界。這集 podcast 邀請 Matters 的共同創辦人張潔平錄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