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
知识的主体、形式,和安心说话的场所
最近读的三条比较有启发的东西。知识的主体戸田昌子「写真表現と写真史の1970年代」『写真経験の社会史』可能是我看得不够多,不过一直觉得日本的摄影史、摄影论,虽然产量大,但是缺乏对文化和政治的反思性。造神性质的文字多,而对让摄影师成为一种职业身份、让照片在看照片的人中间流通起来,以及推动人去“写作摄影”的机制的思考少。
译 / 比恋爱更热烈地,更眩目地,爱上美少女
美少女,是和衣食住行相当的必不可少之物。
用《経典余師》的版式做了一份《阿伽门农》注疏,以及中间想到的事情
今年东亚印刷史课总算说可以用creative project代替期末论文,于是趁机用日本江户时期儒学读本《経典余師》的版式做了两页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的注疏,满足了我多年来在历史课上做设计不写论文的梦想……这篇日记是后来上交的项目说明的概要,其中讨论了一些东亚/欧洲古籍版式的异...
13年以来政治话语的消失:从举报到辟谣
记录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一、立场和是非前几天注意到一条新闻:一名香港籍外聘教师周佩仪因为“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不当言论”,“经学生举报”被社科院大学文法学院解聘。又是一宗恶性的高校内举报事件。由此,不由得想起过去与朋友之间的一件争论:学生向学校举报老师的事情,在近几年确实大幅增加了吗?
那一天,他们为什么冲进立法会?——写给豆瓣友邻的七一公海潜水笔记
本文是写给我在豆瓣网的友邻们的一篇说明文章,在此借地发布。作为一个“隔岸观火”者,我的观察或许有不少不准确之处。那我也不管那么多了。也许有人还有印象,40天前的7月1日当晚,曾有几张来自香港的照片流入墙内。那一天,香港的年轻人们用铁笼装满重物制成“攻城车”冲破立法会玻璃外墙,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