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annnnn
如果你是一个好人,相信你对2+2=5的质疑
我知道2加2是等于4,就是等于4,不会也不该被等于5。

和与同
最近在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这本书的开头冯先生提到写的哲学史一般有两种体裁:记述式和选录式。记述式一般为作者尽量叙述自己所知所见的哲学史,欧美国家的哲学史书一般都是这种体裁。选录式则是作者选录各哲学家文学家的原来著作,在选录之际插入作者的主观见解。

难以集中的注意力,还是难以满足的注意力?
前两天听我一个朋友说,她在家看电影很难就只看电视屏幕而不同时再干点什么,如果她长期一直看着电视屏幕的光她偏头痛就会发作,所以她需要同时玩电脑上的游戏,甚至再一边在手机上跟别人聊天或刷Instagram,她才能把一场电影看下来。刚听到她这么说的时候,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心里的OS就...
生命的韧性:世界以痛吻我,我视痛为世界的本原存在
过去的一年我们送走了很多人,有熟悉的,但更多的还是陌生的,陌生到似乎只是新闻里每天增长的数字。尽管我们都知道,每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承载着一个人与这世间所有的联系,但当生命的逝去以数字累计的方式呈现时,那些联系不可避免地被抹去了,并且在我看来是硬生生地被抹去了。

世界是灰色的
世界是灰色的。前两天在洗碗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挥之不去。这句话大概来源于看《十三邀》的某一期节目,许知远和李诞的聊天。那期节目里,看起来苦大仇深但生活中是个享乐派的许知远推崇人要‘享受忧伤‘,享受忧伤的心境带来的细腻、敏感、沉浸式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