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卡斯
新聞、謊言與民族主義——“文革 2.0”還有多遠?
兩天前,沉寂許久的李澤華終於更新了他的 YouTube 頻道。他是一個來自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的年輕人,畢業后曾短暫就職于中國央視。今年二月,也就是中國武漢疫情達到最高峰的時期,李澤華辭職離開北京,獨自一人前往武漢,與律師陳秋實、武漢市民方斌一起,成爲了武漢疫情期間的著名“公民記者”。

“悲觀”的表象與“樂觀”的内核——“加速主義”思潮的興起
近來,以 Twitter 爲首的中文社交媒體上開始興起一股名爲“加速主義”的思潮。傳播的群體以生活在大陸的年輕人和海外留學生為主,他們希望通過鼓勵甚至縱容中共作惡的方式來加速其走向滅亡。這原本只是一種戲謔的情感表達,卻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真接受並實際履行。

從“金正恩病危”流言看獨裁制度的脆弱性
今天(4月21日)早些時候,CNN發出一條引起網絡熱議的新聞:“美官員称,美国正在監控有关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手术后处于病危的情報。”一時間,各類謠言四起,人們開始對朝鮮半島未來的證據走勢,以及其可能對世界局勢造成的影響展開了討論。但據我個人判斷,在排除陰謀論或者外力干涉的情況下,...

“逆全球化”與“民族主義”的復蘇——社交網絡的困境與出路
多年以後,當我們回望歷史,可能會將2016這個年份作爲某種歷史時期的劃分界限。因爲在2016年,英國人民決定脫離歐盟、川普就任美國總統,而在遙遠的東亞,那個曾經一度以超快速經濟增長標榜自己的中國也被衰退的陰雲所覆蓋。隨著難民問題的持續發酵,西方左翼思潮嗅到了危機的味道,各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開始擡頭,逆全球化進程悄然開啓。

“體制改革”的死局與習近平的“新路”——如何走出“庚子國難”的詛咒?
對於將“庚子年”這一詞彙同中國的“國運”聯繫起來的諸多玄學理論,我們或許並不陌生。因為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經歷過太多令人扼腕的苦難,而這其中最令人沒齒難忘的,非“庚子國變”和“大躍進”莫屬。這兩次被許多人稱為“民族浩劫”的事件,恰巧都發生於舊曆的“庚子年”,而今年(2020年)恰好又是一個“庚子”。
